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廣播稿精選篇一
(背景音樂)
曾:尊敬的老師
程:親愛的同學們
曾、程:大家中午好!
(背景音樂)
曾:總有一種聲音讓你溫暖。
程:總有一種聲音讓你回味。
曾:我們把真誠融入電波,我們把真情化為祝福。
程:放飛兒時的夢想與榮光,綻放童稚的微笑和清亮,把心靈放夢于遠方
曾:一種寧靜,一刻豪放,一縷芳香。
程:很高興我們能在廣播中相約,愿紅領巾廣播站與你共享精彩好時光。
(背景音樂)
曾:我是主持人曾艷婷
程:我是主持人程喆,這次紅領巾廣播站的主題是《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我們?yōu)榇蠹野才帕恕缎@直通車》、《讀書星空》、《故事講壇》和《哆來咪點歌臺》這四個欄目。
(背景音樂)
曾:回顧一周要聞,濃縮校園資訊,這里是《校園直通車》欄目。
1、程:今日我們?nèi)熒紩秤卧诹斯旁姌穲@,本周周二周三,我們進行了古詩詞背誦考級過關,同學們個個都是小能手,每個人都印上了光榮的過關印章。
2、曾:前不久我們還進行了仰臥起坐比賽,操場上每位參賽的同學都竭盡全力地起著,經(jīng)過努力,大家都取得了好成績,尤其是獲得冠軍的班級:302班,402班,501班,602班,做得最好。
3、程:體育在風風火火舉行,我們的科學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五年級組綠豆芽研究實驗組任務今天完成,他們將要參加一次競爭更加激烈的比賽,讓我們預祝他們試驗成功吧!
4、曾:校園是我們成長的樂園,也是我們增長知識的學園,期中考試就要接近了,校園里每個班級都在抓緊時間認真地復習著,老師們也在一堂堂的公開課中進行學習和磨練,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吧!
(背景音樂)
程:一篇美麗動聽的文章,能把我們帶往多姿多彩的春天,一本好書,又會給我我們帶來怎樣的啟迪與收獲呢?今天我們503班的同學為大家推薦的好書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曾:這是一個集聾、啞、盲為一體的殘疾人海倫.凱勒寫的一本書,這本書中無不洋溢著她對生活的熱愛,她用熱情的態(tài)度勸戒世人應珍惜享有的一切。她祈望擁有三天的光明去看人的面孔,狗的眼睛,看自然景觀……海倫.凱勒想看的事物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三天光明,對于常人來說只是人生長河中的短暫一瞬。對于雙目失明的海倫.凱勒來說,卻是可想而不可及的。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中,用自己堅強樂觀、積極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向世人揭示了一個道理:一個人最可貴的是樂觀向上、永不言敗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就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坎坷中不斷前進,在逆境中獲得新生。
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部書的內(nèi)容令我受益匪淺,我從中找到了學習的動力,找到了自信、堅強與樂觀。真的,一部好書能讓我們受益終生,它不但讓我們增長知識,還能使我們看透人生,理解人生,感悟人生。“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很高興能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交上朋友!今天也把這本書介紹給大家,同學們,拿起書,讓我們一起走進海倫.凱勒的世界吧,讓海倫.凱勒的精神成為我們學習的動力。
(背景音樂)
程:中華民族悠悠5020xx年的歷史長河,閃耀著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創(chuàng)造的璀璨文明。中華禮儀是祖先留給我們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中國以“禮儀大國”、“禮儀之邦”的美譽著稱于世。我們作華為新世紀的接班人,要繼承先輩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把這屬于炎黃子孫的傳統(tǒng)美德發(fā)揚光大。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些禮儀小知識,相信它一定會在我們怡小每個同學的心中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讓我們成為講文明、懂禮貌的怡小人。
曾:問候禮儀
平時見到老師、客人,要面帶微笑,行禮問好;遇見一位老師,要說“老師好”;遇見幾位老師要說“老師們好”,與同學相處要和睦友善,語言文明,不講粗言臟話;常用文明禮貌用語14字:“請、您、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再見”;使用體態(tài)語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禮讓、回答問題起立。
2023年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廣播稿精選篇二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 養(yǎng)成良好習慣,做優(yōu)秀中學生。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千斤重的大象。你相信嗎?(不信)其實這是真的。在印度和泰國隨處可見這樣荒謬的場景。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那些馴象人,在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就用一條鐵鏈將它綁在水泥柱或鋼柱上,無論小象怎么掙扎都無法掙脫。小象漸漸地習慣了不掙扎,直到長成了大象,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時,也不掙扎。人們說,小象是被鏈子綁住,而大象則是被習慣綁住。你看,習慣的力量多大啊!
習慣又分為好習慣和壞習慣。好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就會成為支配人生的一種力量。
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記者問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里學到了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呢?”出人意料,這位白發(fā)蒼蒼的學者回答說:“是在幼兒園。”這位學者的回答,代表了與會科學家的普遍看法。他們認為終生所學到的最主要的東西,是幼兒園老師給他們培養(yǎng)的良好習慣。
我們都羨慕科大少年班的學生,認為他們智力超群,是天之驕子。而他們在談到自己成績優(yōu)異的原因時,又是怎么說的呢?13歲進入科技大學的少年大學生周峰,認為自己成功的秘訣就是從小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周峰認識漢字,記憶英語單詞,都是每天10個,即使走親訪友時也從不間斷。就這樣,一年下來,便記住了3 000多個漢字和3000多個英語單詞。這是他量化的學習習慣。周峰該學習的時候就一心一意學習,該玩兒的時候就輕輕松松地玩兒,自覺性極強,從不需要別人提醒,更不需要別人強制。他聽英語廣播學英語,一到點便準時打開收音機。這是他定時的學習習慣。周峰學習時總是全神貫注,思想從不開小差,精神略有溜號,便立即作出調(diào)整。這是他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
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中學生了。中學階段是各種習慣尤其是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最佳時期。那么,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呢?我用我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來告訴你吧:我以前膽子特小,有問題不敢問老師,只有問同學,有很多時候,同學也講不清楚,弄得我一頭霧水。后來一次課堂上的經(jīng)歷鼓舞了我:那是一節(jié)自然課,我有一個疑團,左思右想可仍得不到答案。我想把問題說出來,可又怕別的同學認為這個問題很幼稚會笑話我,我就沒面子了。于是幾次話到嘴邊又咽下去。過了一會兒,我看到陳欣和楊敏不停地問問題,而且每當老師告訴了他們答案的時候,他們顯得那么開心。我鼓起勇氣舉起了手,向老師提出了我的問題,老師很明確的告訴了我答案,我心中的疑問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取而代之的,是獲得的喜悅。老師還說,學習就應該不懂就問,老師最喜歡勤學好問的學生。從那以后,我不懂就問,漸漸養(yǎng)成了好習慣。后來,我還明白了,除了問老師,還可以問電腦和字典。
當然,要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是很不容易的。開始的時候,需要時時提醒自己,嚴格要求自己。這是一個長期發(fā)展的過程,也是磨練我們意志、性格、品質(zhì)的過程。它需要我們付出不懈努力的。但我們是新時代的青年,為了我們的明天,為了展示我們的青春風采,讓我們——養(yǎng)成良好習慣,做優(yōu)秀中學生!
2023年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廣播稿精選篇三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七彩童音廣播站又和大家見面了,我是主持人:張博鑫,今天我們?yōu)榇蠹野才诺氖恰缎W生安全常識》,希望大家要嚴格遵守《小學生守則》,聽從老師的教育和父母的正確教導,時刻注意安全。
一、在校安全:
1、過樓道要輕聲慢步,禁止大聲喧嘩、跑動。
2、同學之間發(fā)生矛盾時應多做自我批評,不準吵罵、打架。
3、課間活動要注意安全,嚴禁相互推搡、打鬧;不得坐在走廊欄桿上,不得在樓梯扶手上滑行;上下樓梯靠右行,不要擁擠。
4、在校不吃零食或其它“三無”食品。
5、注意室內(nèi)安全,不亂動教室的電器。
6、嚴格執(zhí)行請假制度,有事要向老師請假,批準后方可離校。
7、不得攜帶可能危害到他人安全的物品到校。
二、路上安全:
1、遵守交通規(guī)則,靠右邊行走,過馬路左右看,未滿12歲不得騎自行車。
2、按時上學,路途較遠的同學上、放學要結(jié)伴同行。
3、上學或回家途中發(fā)生意外情況必須馬上和老師或家長聯(lián)系。
4、放學后立即回家,不在路上長時間逗留、活動,中途不得去游戲廳、網(wǎng)吧等不良場所。
5、遇到壞人要大聲求救,機智周旋,記住壞人特征,及時報警。
三、在家安全:
1、注意用電、用煤氣安全,掌握相關的安全常識。
2、未經(jīng)家長或?qū)W校許可不得私自游泳。
3、不私自組織野游、野炊等活動。
4、不參與吸煙、酗酒、賭博、打架、偷盜等違紀違法活動。
5、不進電子游戲室等不適宜小學生涉足的娛樂場所。
6、不看宣兇殺、迷信的壞書刊或錄像影碟。
7、不曠課,因事或因病不能到校者,必須與老師聯(lián)系。希望大家時刻注意安全,珍惜我們現(xiàn)在所擁有的幸福生活!時間過得真快呀,又到了和大家說再見的時候了,老師們,同學們,我們下期節(jié)目再見!
2023年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廣播稿精選篇四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話的內(nèi)容是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一)養(yǎng)成舉止文明的習慣
2、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
4、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微笑著向別人致謝
5、向別人請教,態(tài)度要誠懇。
6、不打架,不罵人,公共場所不喧嘩
7、不給同學起綽號,不歧視身體有殘疾的同學
8、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做到 “快、靜、齊”,觀看比賽文明喝采。
(二)培養(yǎng)誠實守信的習慣
一個人來說, “誠實守信”既是一種道德品質(zhì)和道德信念,也是每個公民的道德責任,更是一種崇高的 “人格力量”。
細化目標: 1、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應的事確實難完成的,應向?qū)Ψ秸f明原由,用誠摯的態(tài)度向?qū)Ψ奖硎厩敢狻?、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按期歸還,說話要算話。
(三)養(yǎng)成尊重他人的習慣
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與受人尊重一樣,尊重他人是我們的需要。
細化目標: 1、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2、用心聽對方說話,不要一邊聽一邊考慮自己的事。3、聽到別人的批評時,不要激動,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4、不打擾別人的學習、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礙了他人要及時道歉。5、未經(jīng)允許,別人的東西不亂動。
(四)養(yǎng)成守時惜時的習慣
養(yǎng)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從小懂得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從小養(yǎng)成守時惜時的良好習慣。
細化目標:
1、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床。
2、放學后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達玩耍。
3、回家后,馬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當天事當天畢。
4、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
(五)懂得感恩的習慣
學會感恩是人性的體現(xiàn),懂得感恩是責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為時代的呼喚,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
(六)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
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目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刻不容緩。
(七)遵守秩序的習慣
規(guī)則和秩序是社會公共生活中的基本準則。沒有秩序任何集體活動都無法開展。
(八)勤于動手的習慣
自己動手可以提高學生自理自立能力。
(九)鍛煉身體的習慣
健康的身體,是學習、工作、成才的基礎。鍛煉身體不但能讓身體結(jié)實健康,還能磨煉人的意志。
(十)講究衛(wèi)生的習慣
講究衛(wèi)生是每一個人應有的生活習慣。在現(xiàn)代社會中,小學生養(yǎng)成講究清潔衛(wèi)生的好習慣特別重要。它是一個人文明的表現(xiàn),既體現(xiàn)了良好的個人面貌,又包含了對他人的尊重。
2023年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廣播稿精選篇五
大家好!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有關養(yǎng)成教育方面的話題。我校特別重視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養(yǎng)成教育有利于學生成才、成人;養(yǎng)成教育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養(yǎng)成教育有利于社會的進步。養(yǎng)成教育可以使學生修養(yǎng)更高,行為更規(guī)范,成為一個有教養(yǎng)的文明人,它為同學們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養(yǎng)成教育的研究成果表明,成功人士的的兩個關鍵內(nèi)因是有著良好的習慣和個性。因此養(yǎng)成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經(jīng)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yǎng),凡是好的態(tài)度,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內(nèi)化為習慣”、美國教育家洛克也曾說過“一切教育都歸結(jié)為養(yǎng)成兒童的良好習慣,一個人的幸福往往都歸于自己的習慣”。
我想起烏申斯基的一句話:“好習慣是人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chuàng)舉失敗,并把他引到道德破產(chǎn)的地步”。概括一下就是:你如果養(yǎng)成了好的習慣,你會一輩子享受不盡它的利息;要是養(yǎng)成了壞習慣,你會一輩子都償還不完它的債務,這就是習慣。因此,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勞動習慣、與人交往溝通習慣,是保證同學們健康成長的基礎。
一位考取清華大學的學生在總結(jié)她的學習方法時說道:“所謂方法,不如說是一種習慣,是在一定時期內(nèi)在學習中不斷總結(jié)、修正、發(fā)展而來的習慣。
要想找到開啟成功之門的‘金鑰匙’,就一定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即養(yǎng)成最適合自己的習慣。今天的習慣主宰明天的命運。”一個人,光有遠大的志向、刻苦的攻讀、鉆研的毅力或過人的稟賦,而沒有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是不會取得很大成就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有所成的關鍵。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勞動、學習中經(jīng)常看到有些同學個人衛(wèi)生差、衣冠不整。少先隊員佩戴紅領巾不規(guī)范,自己的衣物、鞋襪不會清洗,有的小學生上學了還要家長給穿衣服、洗手洗臉、簡單的家務活不會干。學具不會整理,上學路上讓家長背書包,在馬路上行走不靠右行,用過的物品不知道放回原處。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不能獨立完成課前預習,課后作業(yè)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yǎng)成。在校園里經(jīng)常看到有的同學“亂扔果皮、紙屑、飲料瓶、包裝袋、亂吐口香糖”等廢物。經(jīng)常看到有的同學隨意踐踏花草樹木,踢門打窗,經(jīng)常發(fā)生損害公共財物和設施設備,以及不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等現(xiàn)象。課間操、大型活動、集會上一些同學大喊大叫,亂打亂鬧等不文明的行為習慣。這些不文明的行為習慣嚴重影響著我們少年兒童一代的健康成長和良好的人格品質(zhì)的形成,嚴重阻礙著校園文化的發(fā)展和辦學品位的提高。
上很不協(xié)調(diào)的扔著一團廢紙,平時養(yǎng)成的隨手揀拾習慣使羅明走上前撿起了紙團,招聘人員對他說:“展開紙團”。羅明展開紙團,看到紙上寫著幾個大字:“祝賀你,你被錄取了!”原來這是一個被特意安排的試題,意外嗎?其實,習慣是在生活中養(yǎng)成的,一個不經(jīng)意的動作,就可以看出你的品德修養(yǎng)、人生態(tài)度。
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包括哪些呢?它包括禮儀習慣、誠信習慣、勤儉習慣、學習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全體學生應該加強自我教育,不斷提升文明素養(yǎng)。
在這里,我代表學校給同學們提出一些要求:
一是“三管好”的要求:
一要管好自己的口,不說臟話,不隨地吐痰,不在公告場所大聲喧嘩等,看見老師、長輩要主動問好;二要管好自己的手,隨手關燈、關水龍頭,不隨手丟棄紙屑果皮,不隨手向窗外扔雜物,不摘花不折樹,不帶手機等通訊工具進學校;三要管好自己的腳,不踩花草,愛護公物,不踢門、踢墻,更不向他人動手動腳。認真落實禮儀規(guī)范,爭做文明向上的好學生。把尊師愛校、團結(jié)同學真正落實到行動中。
二是遵守紀律、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要求。勤學樂學,多思善問。要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上課注意力要集中,不在課堂上睡覺、打鬧,認真學習,不頂撞老師,作業(yè)要按時保質(zhì)保量完成,不懂就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更好的條件下學到更多的知識。
展危險性游戲,杜絕同學之間鬧矛盾打群架。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把情況告知學校或老師,這是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高度負責的表現(xiàn)。
同學們,今日的習慣,決定明天的你們。因此,在今天的學習生活中,同學們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比如:主動打掃衛(wèi)生,形成熱愛勞動的習慣;使用禮貌用語,形成以禮貌待人的好習慣;每天堅持鍛煉,形成健康的體魄;與同學友好交往,和諧相處,學會尊重;誠實守信,說到做到;用心觀查生活,學會發(fā)現(xiàn);勤奮自強,努力學習,提前預習,及時復習,形成高效的學習方法;講究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接每一天。同時,希望全體同學在這美好的春天里“種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行為;種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種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最后,送給同學們幾句話——積一千累一萬,不如有個好習慣。習慣養(yǎng)得好,終身受福;養(yǎng)得不好,則終身受累、“扔一次垃圾,心靈上就蒙上一層灰塵;撿一次垃圾,心靈就添上一塊凈土”、“文明謙讓,讓出安全,讓出和諧”、“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同學們,希望你們從小將好習慣、好人生“的種子埋下,用恒心去澆灌,去成就你們生命的精彩!謝謝大家!
2023年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廣播稿精選篇六
大家好!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養(yǎng)成教育這個話題。在今天的會議議程上重提養(yǎng)成教育,可見我校特別重視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也從另外一個層面說明養(yǎng)成教育在我校的長期努力下,在取得一定成效的情況下,還有待大力加強與提高。養(yǎng)成教育的研究成果表明,成功人士的的兩個關鍵內(nèi)因是有著良好的習慣和個性。因此養(yǎng)成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有哪些呢?各自又有哪些具體要求呢?今天就圍繞我們中學生的日常生活我主要談談行為習慣,思維習慣,學習習慣,衛(wèi)生習慣,文明禮儀習慣和安全習慣的養(yǎng)成。
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1.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在清晨盡早開始一天的工作,他每天五點半起床,做早操,喝杯牛奶吃塊面包,然后就開始工作,當他習慣了六點鐘開始工作以后,又努力再提早十五到二十分鐘,幾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他三十幾本教育方面的書和三百多篇學術論文都是在早上五點到八點寫成的。好習慣成就了一位舉世聞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
2.華盛頓是美國歷史上最令人尊敬的、堪稱美德典范的總統(tǒng),他的誠實故事家喻戶曉。他從小看得最多的一本書,是一本隨身攜帶的小冊子———《與人交談和相處時必須遵循的文明禮貌規(guī)則110條》。好習慣成就了一個偉大的總統(tǒng)和一個偉大的人。
3.一九八八年世界各國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聚會。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是最主要的東西呢?”這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學者回答道:“是幼兒園”“在幼兒園能學到什么東西呢?”“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東西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道歉,午飯后安安靜靜地休息,”由以上的三個例子可以看出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哪怕是小小的一個)對一個人的成功影響是多么巨大!
那么,不良的行為習慣又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危害呢?
在美國珍珠港,這句話寫給中國人——“垃圾桶在此”
在巴黎圣母院,這句話寫給中國人——“請保持安靜”
在泰國皇宮,這句話寫給中國人——“輕便后沖水”
20xx年1月18日下午1時46分,在武漢某高校研究生考點外,一考生被幾個保安人員攔下,被告知超過了規(guī)定入場時間(1時45分),眼睜睜地失去了考試資格。該考生說,為了專心備考,他辭掉了網(wǎng)絡公司的工作,犧牲了很多東西,到頭來卻因為這個緣故被拒之門外。在上海,也有考研生因為進不了考場而痛哭流涕,類似的情形其他地方也存在。淚水,值得同情;規(guī)則,應該遵守。
思維習慣的養(yǎng)成
學生回答:“做實驗”。
“那你早上做什么呢? ”
“做實驗”。
“那么整個白天你也在做實驗嗎?”。
“是的”。
盧瑟福說:“那么這樣一來,你什么時候思考呢?”
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2)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靜地等著老師上課。
(1)上課認真聽講,不亂說亂動,勇于提問,積極回答,積極思考;回答 問題要起立,聲音響亮;要發(fā)言,先舉手。
(2)上課座姿要端正,讀寫姿勢要正確,
(3)作業(yè)要字體端正、規(guī)范,書寫格式正確,紙面清潔,不邊做邊玩。
(1)先復習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然后再做作業(yè)。
(2)按時、獨立、認真地完成作業(yè)。
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
1.慎重結(jié)交朋友。交友不慎,是青少年養(yǎng)成不良行為的重要社會環(huán)境因素。對此,青少年應該予以高度重視。應交哪些朋友,不應交哪些朋友,一定要認真辨別,慎重選擇。
2.培養(yǎng)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3.防微杜漸。“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好的行為習慣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潛移默化的、日積月累、逐漸養(yǎng)成的。因此,平時只有經(jīng)常提醒自己,事事認真,處處嚴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從一點一滴做起,就能改掉壞毛病,養(yǎng)成好習慣。
4.加強意志力的鍛煉。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有決心、有恒心、有毅力。
5.制訂切實可行的制度。訂立制度,有章可循,便于對照落實,嚴格遵守,好的行為習慣就容易養(yǎng)成。
6.好友監(jiān)督。結(jié)合自我提醒,自我監(jiān)督,可請有好習慣好行為的朋友嚴格監(jiān)督自己,請他們隨時挑毛病,也有助于壞習慣的糾正,好習慣的培養(yǎng)。
講究衛(wèi)生是每個人應有的衛(wèi)生習慣。在現(xiàn)代社會中,它是一個人文明的表現(xiàn),既體現(xiàn)了良好的個人面貌,又包含了對他人的尊重。
1、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服,睡前刷牙、洗臉,飯前便后洗手。
2、清潔區(qū)和教室每天要清掃干凈。
3、保持桌椅的干凈整潔,定期整理課桌和清理書包。
4、不在墻壁上亂貼、亂寫、亂畫。
舉止是一個人在活動中的姿態(tài)。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勢和表情等。文明的舉止是一種修養(yǎng),是一種財富。
1、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行注目禮,高唱國歌。
2、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自覺使用“請、謝謝、您好、再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
3、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微笑著向別人致謝。
4、向別人請教,態(tài)度要誠懇。
5、不打架、不罵人,公共場所不得喧嘩。不追逐、打斗、玩有危險的游戲。
6、不給同學起綽號,不歧視身體殘疾的同學。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哄、不嘲笑。
7、集合出入按指定路線和順序,不插隊、不推搡,不爭先恐后,上下樓梯腳步要輕,右行禮讓。
8、到別人家時應輕敲門,待主人應聲許可方可推門進入,進入教師辦公室要喊“報告”。
9、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姿勢正確。
10、積極參加大課間活動,能自覺鍛煉身體。
2023年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廣播稿精選篇七
曾: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程: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曾: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jīng)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程: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舒適的環(huán)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發(fā)我們?nèi)ゲ粩嗵剿髑笾?/p>
程:讓歌聲為你送上深情的祝福,讓歌聲傳遞你美好的心聲!這里是哆來咪點歌臺。把這首《文明禮儀之歌》送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
曾:同學們,就讓我們?nèi)楹昧晳T的纜繩纏上恒心的索鏈吧。當他牢不可破之時,讓我們拉桿起航,成就生命的精彩!時間過的真快,今天的廣播到這里就要和大家說再見了,讓我們下期再見吧!
程:再見!
2023年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廣播稿精選篇八
你們好!紅領巾廣播準時和大家見面啦!我是六(1)班的趙柯夢。男:我是六(1)班的王珂。今天我們紅領巾廣播的主題是《有教養(yǎng),益終身》。
女:讓我們在校做個好學生。
男:在家做個好兒女。
齊:在社會做個好公民,認真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
男:《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第20條中規(guī)定——要看有益的圖書。
女:是啊!我們的一生中有許許多多的朋友,其中,有兩位最忠實的朋友那就是——好書、好報。
男:是呵,看一張有益成長的好報,讀一本知識豐富的好書,會給人帶來智慧和力量,使人終生受益。
女:可有些同學卻迷上了壞書、壞報,結(jié)果越看越糊涂,越消沉,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女:所以,我們看書看報看錄象,一定要認真選擇。
男:和好書好報交朋友吧。
女:它能使你快樂。
男:它能教給你尊敬他人,也尊敬自己。
女:它能鼓舞你奮發(fā)向上,它能教育你愛人類,愛和平。齊:愛書愛報吧,它是你知識的源泉。
女:我知道!那是因為它們在動物園里很少活動,心臟和主動脈管變得十分脆弱,運動量一大就受不了了。
女:《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告訴我們,“堅持參加課內(nèi)外體育活動,認真做廣播操和眼保健操;讀寫姿勢端正”,這對身體沒有發(fā)育完全的少年兒童來說十分重要。
男:在這里,我送大家兩句健康諺語:凍凍曬曬身體強,捂捂蓋蓋臉皮黃。練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齊:讓我們熱愛運動吧!
2023年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廣播稿精選篇九
大家好!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有關養(yǎng)成教育方面的話題。我校特別重視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養(yǎng)成教育有利于學生成才、成人;養(yǎng)成教育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養(yǎng)成教育有利于社會的進步。養(yǎng)成教育可以使學生修養(yǎng)更高,行為更規(guī)范,成為一個有教養(yǎng)的文明人,它為同學們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養(yǎng)成教育的研究成果表明,成功人士的的兩個關鍵內(nèi)因是有著良好的習慣和個性。因此養(yǎng)成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經(jīng)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yǎng),凡是好的態(tài)度,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內(nèi)化為習慣”、美國教育家洛克也曾說過“一切教育都歸結(jié)為養(yǎng)成兒童的良好習慣,一個人的幸福往往都歸于自己的習慣”。 我想起烏申斯基的一句話:“好習慣是人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chuàng)舉失敗,并把他引到道德破產(chǎn)的地步”。概括一下就是:你如果養(yǎng)成了好的習慣,你會一輩子享受不盡它的利息;要是養(yǎng)成了壞習慣,你會一輩子都償還不完它的債務,這就是習慣。因此,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勞動習慣、與人交往溝通習慣,是保證同學們健康成長的基礎。
一位考取清華大學的學生在總結(jié)她的學習方法時說道:“所謂方法,不如說是一種習慣,是在一定時期內(nèi)在學習中不斷總結(jié)、修正、發(fā)展而來的習慣。
要想找到開啟成功之門的‘金鑰匙’,就一定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即養(yǎng)成最適合自己的習慣。今天的習慣主宰明天的命運。”一個人,光有遠大的志向、刻苦的攻讀、鉆研的毅力或過人的稟賦,而沒有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是不會取得很大成就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有所成的關鍵。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勞動、學習中經(jīng)常看到有些同學個人衛(wèi)生差、衣冠不整。少先隊員佩戴紅領巾不規(guī)范,自己的衣物、鞋襪不會清洗,有的小學生上學了還要家長給穿衣服、洗手洗臉、簡單的家務活不會干。學具不會整理,上學路上讓家長背書包,在馬路上行走不靠右行,用過的物品不知道放回原處。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不能獨立完成課前預習,課后作業(yè)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yǎng)成。在校園里經(jīng)常看到有的同學“亂扔果皮、紙屑、飲料瓶、包裝袋、亂吐口香糖”等廢物。經(jīng)常看到有的同學隨意踐踏花草樹木,踢門打窗,經(jīng)常發(fā)生損害公共財物和設施設備,以及不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等現(xiàn)象。課間操、大型活動、集會上一些同學大喊大叫,亂打亂鬧等不文明的行為習慣。這些不文明的行為習慣嚴重影響著我們少年兒童一代的健康成長和良好的人格品質(zhì)的形成,嚴重阻礙著校園文化的發(fā)展和辦學品位的提高。
上很不協(xié)調(diào)的扔著一團廢紙,平時養(yǎng)成的隨手揀拾習慣使羅明走上前撿起了紙團,招聘人員對他說:“展開紙團”。羅明展開紙團,看到紙上寫著幾個大字:“祝賀你,你被錄取了!”原來這是一個被特意安排的試題,意外嗎?其實,習慣是在生活中養(yǎng)成的,一個不經(jīng)意的動作,就可以看出你的品德修養(yǎng)、人生態(tài)度。
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包括哪些呢?它包括禮儀習慣、誠信習慣、勤儉習慣、學習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全體學生應該加強自我教育,不斷提升文明素養(yǎng)。
在這里,我代表學校給同學們提出一些要求:
一是“三管好”的要求:
一要管好自己的口,不說臟話,不隨地吐痰,不在公告場所大聲喧嘩等,看見老師、長輩要主動問好;二要管好自己的手,隨手關燈、關水龍頭,不隨手丟棄紙屑果皮,不隨手向窗外扔雜物,不摘花不折樹,不帶手機等通訊工具進學校;三要管好自己的腳,不踩花草,愛護公物,不踢門、踢墻,更不向他人動手動腳。認真落實禮儀規(guī)范,爭做文明向上的好學生。把尊師愛校、團結(jié)同學真正落實到行動中。
二是遵守紀律、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要求。勤學樂學,多思善問。要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上課注意力要集中,不在課堂上睡覺、打鬧,認真學習,不頂撞老師,作業(yè)要按時保質(zhì)保量完成,不懂就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更好的條件下學到更多的知識。
展危險性游戲,杜絕同學之間鬧矛盾打群架。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把情況告知學校或老師,這是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高度負責的表現(xiàn)。
同學們,今日的習慣,決定明天的你們。因此,在今天的學習生活中,同學們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比如:主動打掃衛(wèi)生,形成熱愛勞動的習慣;使用禮貌用語,形成以禮貌待人的好習慣;每天堅持鍛煉,形成健康的體魄;與同學友好交往,和諧相處,學會尊重;誠實守信,說到做到;用心觀查生活,學會發(fā)現(xiàn);勤奮自強,努力學習,提前預習,及時復習,形成高效的學習方法;講究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接每一天。同時,希望全體同學在這美好的春天里“種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行為;種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種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最后,送給同學們幾句話——積一千累一萬,不如有個好習慣。習慣養(yǎng)得好,終身受福;養(yǎng)得不好,則終身受累、“扔一次垃圾,心靈上就蒙上一層灰塵;撿一次垃圾,心靈就添上一塊凈土”、“文明謙讓,讓出安全,讓出和諧”、“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同學們,希望你們從小將好習慣、好人生“的種子埋下,用恒心去澆灌,去成就你們生命的精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