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的編制需要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計劃的質量關系到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果。
打電話教學設計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102頁內容。
課程標準中指出:綜合與實踐是一類以問題為載體,以學生自主參與為主的學習活動。它有別于學習具體知識的探究活動,它是教師通過問題引領、學生全程參與、實踐過程相對完整的學習活動。因此,本節課我努力做到引導學生廣泛參與實踐,這里的“廣泛”,既是指“過程的廣泛”,也包括“形式的多樣”,還包括“交流的充分”。
《打電話》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的一節綜合與實踐應用課。學生在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中,通過沏茶問題、烙餅問題等簡單事例,初步嘗試了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的方案,初步體會了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本節課主要通過打電話這一生活常見事例,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識解知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還通過畫圖的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
從生活經驗看,學生大都有通知多人的經驗。從知識儲備看,參與完成此任務及畫圖表示、計算等綜合知識,但都是較簡單的計算。從思想方法看,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中已安排了有關優化思想的學習。這節課旨在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優化思想在生活的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畫圖的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1.通過實際的事例,進一步體會優化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并能用符號表示。
2.經歷從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過程,進一步學會探索數學規律的方法,培養學習數學興趣愛好。
3.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探究和理解“打電話”的最優方案。
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發現隱含的規律。
多媒體課件、表格、畫圖白紙等。
一、課前互動,引入新課。
1.觀看旬陽美景視頻。
2.引入:“五一”歌詠比賽,老師接到緊急通知:要求合唱隊的15名同學到廣場參加彩排,你認為可以用哪些方式通知呢?揭示并板書課題:打電話。
二、設計活動,學習新知。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我們來發揮集體智慧幫老師設計一個打電話的方案。
2.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1)出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b.說一說:把你想到的方案和小組內的同伴交流。
c.畫一畫:小組四人合作,設計一個打電話方案(畫圖表示)。
d.算一算:你們設計的方案共需要幾分鐘?
(2)學生自主探究,設計方案,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并比較得出最優方案。
(1)學生匯報。
逐個通知。
分組通知(對比分組通知方案,根據方案,思考:是不是分的組越多用的時間就越短呢?)。
全員通知。
(2)比較方案,總結最優方案。
(3)學生用學具展示最優方案。
(4)討論:你們認為怎樣做,才能使通知的時間最少呢?
4.小組合作:結合最優方案,完成表格,并觀察表格,看看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1)根據示意圖填表,師巡視指導。
略
(2)交流發現的規律。
三、應用規律,學以致用。
1.5分鐘最多可通知多少人?6分鐘呢?
2.我班有xx學生,最少需要多少分鐘通知到每一位同學?
4.介紹幾何倍增學。
四、總結學法,延伸拓展。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2.還記得我們是怎樣學習的嗎?
3.夸夸自己或同伴吧。
打電話。
立即不空閑。
磁鐵樹狀圖(略)。
打電話教學設計
(1) 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2) 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3) 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2. 教材分析
口語“打電話”由四部分組成 :首先提出問題:“你打過電話嗎?”“應該怎樣打電話呢?”這不僅是提示學生回憶自己“打電話”的經歷,思考應該怎樣打電話,也十分明確地告訴學生這次口語交際的要求和內容。
3.學情分析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基本上已有打電話的體驗,但可能禮貌用語不夠規范,不太會傾聽,還不太會在聽后做出恰當的評價。
4、教學目標
1、學會打電話的方法,說話內容要清楚,語言要簡潔,有禮貌。
2、初步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
3、在輕松、自然的氛圍中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5、評價任務:
1.借助“打電話”這首歌,讓學生回憶打電話的情景。(達成目標一)
2.通過小組情景練習,模擬打電話等方式。(達成目標二)
3. 通過交流、表達、聯系生活等積累語言。(達成目標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板書設計:
打電話
內容 清楚
語言 簡潔、有禮貌
語氣 得當
表情、動作 自然、大方
數學打電話教學設計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102至103頁。
1.通過引導學生尋求“最省時的打電話”方案,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2.通過畫圖、填表等方式引導學生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推理能力。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優化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通過畫圖等方式探究“打電話”省時的最優方案。
通過圖表等方式發現“打電話”隱含的規律。
課件、題卡、彩筆、圓形和方形磁性板。
1、整理信息。
師:你從我剛才的介紹里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a、每人通知7位老師到校。b、通知一位老師要1分鐘。c、我完成通知的時間越少越好。
2、初步感知。
a、逐一打。用圖片的形式出示我自己逐一打的方案。
師:這樣打電話行嗎?為什么?
b、討論。
師:要想贏過劉老師,完成通知的時間當然是越少越好。同學們幫幫我吧,有什么節省時間的好辦法。
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話說清楚,或通過簡單表演的形式讓其他學生明白他們的意思。
2、開放探究。
呈現合作要求:
(1)同桌合作,設計一個打電話方案。
(2)將設計的方案記錄在作業紙上。
師巡視,指導學生開展合作,聽取學生對方案的解說,并發現典型設計。
3、對比分析。
a、展示部分方案,帶領學生讀一讀。
學生設計的方案按照表達形式來分,可能有如下幾種:一是純文字表達的;二是圖文結合記錄的;三是借助符號來表示的。
教師展示若干份在巡視過程中發現的采用不同形式表達的方案。
師:你喜歡哪個方案,說說你的想法!
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優化方案,選取用借助符號來表達的方案,實現數學化。
b、選取一個方案解析,優化形成最優方案。
師:那就用這個方案和劉老師進行比賽,好嗎?
師:哪里還可以節省時間?怎樣修改?
引導學生優化形成最佳方案,并對最佳方案進行整理,將每一分鐘所通知的人放在一起(如上圖)。
師:還有用的時間更少的方案嗎?
c、反思“不空閑”,形成全面認識。
師:想一想,如果要通知8人,需要幾分鐘?
4、整理歸納。
師: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發現打電話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方法,在這些不同的方法中我們找到了用時最省的方案?,F在讓我們一邊回顧,一邊填寫表格。
師:知道消息的總人數包括我自己嗎?
師:第4分鐘知道消息的總人數會是多少呢?猜一猜吧!為什么是16人?
師:那第5分鐘呢?第6分鐘呢?
師:已經通知的人數是什么意思,不包括誰?怎樣計算?
師:第n分鐘呢?
1、結合填寫的表格,師生一起討論解答如下的問題。
a、照這樣,5分鐘最多可以通知到幾個人?
b、照這樣,要通知50人至少需要幾分鐘?
c、照這樣,通知33個人與通知多少個人所用的最少時間是一樣的?
2、師:找到了這個最優方案,現在我可以通知了吧?想一想,會出現什么情況?
1、回顧優化過程,感悟優化思想。
2、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收獲與體驗。
師:學完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想和大家說說嗎?
師:在這里,我們看到打電話的人數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成倍地增長。其實在生活中,像這樣的成倍增長的事情還有很多。
課件播放:你知道嗎:拉面、阿米巴原蟲、紙的折疊。
打電話教學設計
1.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了解相聲主要內容。
(1)學生自學,自由讀課文。
(2)檢查自學,正音。呃、耗子、嗦、n兒啷。
(3)交流:這個相聲說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通順。
(1)找一個小伙伴分角色練習對話,并互相評價。
(2)擂臺賽:各小組推薦兩人,競賽讀。(教師、他生當評委)。
二、再現課文,深入領悟。
1.討論:甲、乙說話各有什么特點?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
(1)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著?猜不著使勁猜。呃,猜不著我告訴你。我姓,我叫嗦。
乙:是夠嗦的。
甲:對,是我,我找小王講話,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廢話,可不是女的嘛。
(2)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嗎?學習嗎?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
乙:廢話。
甲:討論嗎?不討論。
乙:人家沒事。
甲:太好了。我請你聽戲好不好?票都買好了。長安大戲院,樓下十排三號五號,咱倆挨著。票價八毛一張的,我買了兩張,一塊六,我給了他五塊,他找了我三塊四。
乙:他在這報賬呢!
2.歸納:作者在這里極盡夸張之能事,把一個嗦者說話嗦表現得淋漓盡致。
3.小組練習:小組內練習表演《打電話》。
4.集體推薦兩人上臺表演相聲《打電話》,教師計時。
板書特寫:_______小時。
小結板書:嗦、耗時、誤事。
5.暢所欲言:通過觀看相聲《打電話》,你受到了什么樣的啟迪?
6.小結:說話太嗦不但浪費自己和他人的時間,還會耽誤事情,我們平時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得體,還要說得簡練才行。
三、學生選讀,了解相聲。
1.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片斷瀏覽,體會相聲特點。
2.學生談自己對相聲語言特點的感受。
3.教師小結:通俗易懂發,如話家常;幽默、風趣、夸張。
4.欣賞表演,進一步感受相聲藝術的魅力。
播放事先錄制的該相聲表演錄像,一邊欣賞一邊感受相聲藝術的魅力。
四、自選作業:
(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項完成)。
1.創設情境,嘗試創作。
(1)語言情境一:甲沒有太高的文化水平,而又喜歡夸夸其談顯示自已有知識,僅就“海馬”一詞,就出入意料地鬧出了一連串的笑話。
(2)語言情境二:悅悅是一個冒失鬼,又是一個機靈鬼,他常常用機智巧妙的語言幫自己擺脫困境。
(3)語言情境三:有兩個小朋友常常在一塊比吹牛,誰也不服誰,這不,他們又吹上啦。
(4)語言情境四:小明是一個很具幽默感的孩子,同學們常被他逗得開懷大笑。
選擇自己喜歡的話題,和同桌一起創作幾句。
2.熟讀《打電話》,想象當時的情景,用敘述的方式寫下來,并表達自己對此種現象的看法。
打電話教學設計字
1、通讀課文,體會故事中的人說話啰嗦的特點,明白說話要做到簡潔、明快的重要性。
2、能對相聲感興趣,喜歡聽相聲,試著說相聲。
在笑聲中得到啟發: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還要說得簡練得體。教學難點:
了解相聲在語言表達上的特點。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最喜歡什么樣的電視節目呢?
(唱歌、跳舞、小品、戲劇等)。
好,那你們說了這么多,我們今天來學習另外一種藝術表演形式——相聲,簡潔相聲這一藝術形式,引出本文。
1、疏通生字詞:呃、啰嗦、耗子等。
2、讀相聲,想想相聲主要說了一件什么事?
3、故事里的甲說話有什么特點?
1、正像同學們說的,這個打電話的人說話非常啰嗦、廢話連篇,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呢?請從課文中找到你的依據,說說你的理由。
2、學生自主學習。
3、師生探討:(這樣的例子文中比比皆是,下面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甲:老張呀。哎呀,我沒聽······呃,不是老張,是。
老劉呀。呃,不是老劉?
甲:是耗子呀。這人外號叫耗子。
甲:四害之一,接電話來了,好哇。前些日子消滅。
四害你沒敢出來吧?嗯,我是誰?我是誰你不。
知道?
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著?猜不著使勁猜。呃,
猜不著我告訴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甲:對,是我,我找小王講話,我的未婚妻,她是。
女的呀。
(說話和主題無關——啰嗦)。
甲:喂,小王,我是啰嗦呀!
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嗎?學習嗎?
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
甲:討論嗎?······不討論。
甲:太好了,我請你聽戲好不好?票都買好了。長。
安大戲院,樓下十排三號五號,咱倆挨著。票。
價八毛一張的,我買了兩張,一塊六。是一塊。
六,我給了他五塊,他找了我三塊四。
甲:什么戲呀?你猜猜?
甲:嗯,京戲?不——對。嗯,評戲?不——對。
越劇?哎!
甲:不——對。
(說事語言不精練——啰唆)。
小結:作者在這里極盡夸張之能,把一個說話啰嗦者說話啰嗦、廢話連篇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把他取名為啰嗦,真是名副其實,讓人不由得發笑。
4.甲這樣打電話,聽電話的小王會是什么感覺?
(無奈、煩躁)。
5.如果你此時站在甲的旁邊,正等著打電話,你心里會怎么想?你會怎么做?
(這人說話真啰嗦,浪費自己和他人的時間,還耽誤了事情,真是缺乏公德心。)。
1、播放視頻,學生觀賞。
2、相聲的語言特點:通俗易懂、貼近生活、風趣幽默、極其夸張,有很濃的諷刺意味。
3、啟發:要有時間觀念及公共道德,打電話與人交流要簡明扼要。
打電話。
啰嗦。
害人害己更誤事。
同桌之間分角色朗讀相聲《打電話》。
打電話教學設計字
這篇課文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的變化。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城市和農村的差距在逐步縮小。課文有兩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紹我想念住在農村的爺爺奶奶。第二自然段,介紹我和爺爺奶奶打電話。我從電話中聽到了爺爺奶奶的笑聲,好像離他們很近很近。書上的兩幅插圖生動地表現了打電話的雙方都很高興,體現了電話為大家的生活帶來的許多方便。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字,掌握新筆畫:提。
2.朗讀課文。
3.了解農村的變化,體會電話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
掛圖兩幅、有條件的班級可以讓學生帶來玩具電話、生字卡片。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使學生對電話的作用有個基本認識)。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農村生活的樂趣,如:農村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可以介紹給其他小朋友聽。勾起學生對農村生活的美好回憶和對爺爺奶奶的思念之情。
問:在你想念奶奶爺爺的時候你怎么做的?引出電話。教師適當告訴學生,生活越來越好,農村變化也很大。
出示掛圖。
認認圖上的小朋友,說說她在干什么。
(二)認識生字,朗讀課文。(通過反復朗讀體會我對爺爺奶奶的思念之情)。
1.鼓勵學生先自讀課文。做到:
1.手到,眼到,口到。逐步培養學生做到:聽到,看到,讀到,想到。
2.讀后標出自然段序號和不認識的生字。初步培養查找、批畫的能力。
3.出示認識的字的生字卡片,自己想辦法記住它。小組比賽看誰記得多記得快。
4.反復朗讀課文,多形式地朗讀課文。教師范讀,帶讀。
學生模仿讀,小組讀。
讀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
讀最能表達很想念爺爺奶奶的一段。
愿意表演給同學們聽的同學再讀。
(三)創設對話情景。(讓學生在交際中學會打電話)。
可利用玩具電話增加直觀性,提高學生說話興趣。
情景一:師生互動,我對爺爺奶奶說些什么?
情景二:小組互動,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電話能幫助我們?教師隨機告訴學生幾個號碼的作用:110、120、119。
(四)表演打電話,總結。
打電話教學設計
1、理解致詞內容及歌曲該諧幽默的風格,掌握念白的說唱特點。
2、能用夸張的表情變現小老鼠的心估變化,并唱準歌曲中的休止符。
3、體驗與同伴共同表演、游戲的樂趣。
物質準備:課件,歌由音樂分3段(音樂1:開始到念白前:音樂2:念白部分:音樂3:開始到念白結束),《小老鼠打電話》完整歌曲音樂。
經驗準備:有獨白打電話的經驗,知道打電話時的語言。
一、引導幼兒觀察猜想圖片內容,理解歌詞。
1、出示小老鼠圖片,提問:這是誰?在干什么?
獵一豬小老鼠打電話想要邀請誰干什么?小老鼠好朋友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呢?小老鼠是怎么知道好朋友電話號碼的?(電話本是用來記錄電話號碼的)。
2、引導幼兒聽音樂第一段,聽聽歌曲里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3、教師范唱音樂1段,引導幼兒感受小老鼠邀請好友到家里玩耍的高興心惜。
二、學習歌曲念白部分,掌握歌曲的休止符,引導幼兒練習有節奏的打電話。
1、諸幼兒運用已有經驗模仿打電話。
引導打電話時要禮貌問候語,說消楚打電話有什么事。
2、欣賞音樂第2段,引導幼兒學說耿曲中的念白,掌握其中的休止符。
教師有節奏的示范小老鼠打電話的語言:"眼,喂,你好呀,請你快到我的家?!?/p>
請幼兒用輕柔、有禮貌的聲音打電話。注意小老鼠此時打電話高興和白信的表情和心情。
教師有節奏的示范有節奏的接電話的語言:“好,好知道了,馬上就到你的家。”請幼兒用干脆、有節奏的聲音學說小獵接電話的語言。
3、游戲:“打電話”,掌握念白部分。
4、看圖片聽音樂第3段,學唱歌由從開頭到反復記號處。
三、引導幼兒感受歌曲最后兩句節奏放慢,感受小老鼠無奈后悔的悄感。
1、猜想小老鼠把電話打給了誰?小老鼠是什么樣的心惱?請幼兒模仿。
2、完整欣賞歌曲,引導幼幾用聲音、表情、節奏表現小老鼠的心估變化。感受最后兩句節奏的變化。
3、根據課件,教師幼兒一起完整演唱歌曲。
四、通過游戲,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和表現。
玩“小老鼠打電話”的游戲,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引導幼兒大膽形象的表現出開門、貓叫、關門時的夸張表悄,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特點。
請幼兒活動區時到表演區創造性的表演《小老鼠打電話》。
打電話教學設計
生:可以先打給某某幾個同學,這些同學再打給其他同學。
師:學生回答后,課件出示“分組打”。
想一想:
課件出示“逐個打”示意圖。
師:觀察示意圖,想一想,逐個打要幾分鐘?(15分鐘)。
師:分組打又要幾分鐘呢?
師:請同學們拿出“思考一”,想一想,連一連,需要幾分鐘?
師:調整每組人數,想一想還有更節省時間的方法嗎?
數學打電話教學設計
1、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畫圖的方式,使學生找到打電話的最優方法。
2、感受猜想與驗證的重要性。
打電話的各個方案并從中優化出最好的方案。學習難點:通過畫圖的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
老師剛接到學校緊急通知,要合唱隊的15人去參加演出,怎么可以盡快地通知到這15個隊員呢?”同學們幫忙想想辦法吧!
1.逐個通知,還是分小組快一些呢?
2.請你把你如何通知15個同學的想法寫一寫?合作探究:
1.你們組有哪些方案?各種方案耗時幾分鐘?
2.根據用時的多少整理方案,畫出示意圖。
3.想一想,為什么各種方案用時不一樣呢?并比較一下,哪種方法最好?
4.想一想,從剛才的.比較中,你領悟到什么了沒有?有沒有規律?
第幾分鐘1、2、3、4……。
接到通知人數1、3、7、15……。
第n分鐘所有接到通知的隊員總數就是(2n-1)人。5分鐘一共通知多少人?6分鐘一共通知多少人?這樣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多少分鐘?總結:
(1)今天學到了什么新的知識?
(2)從打電話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反思:這節課本來就是十分抽象的。這個規律學生找起來也是五花八門的。但是只要學生找的規律正確就可以了,不一定非得和老師的一樣。
打電話教學設計字
2、能確定商的小數點的位置。
3、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教學重點: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計算方法。
1、復習舊知,為新課做鋪墊。孩子們,我們來個開火車游戲。真不錯,我們的火車順利到達。合理的運用數學規律能幫助我們很快地解決數學問題。
2、創設情境,引出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課件出示教材情境圖,引導學生找出數學信息,并發現數學問題。引導學生觀察笑笑和淘氣打電話,笑笑打國內長途,每分0.3元,共花5.1元;淘氣打國際長途,每分7.2元,共花54元。
3、提出問題:誰打電話的時間長?設計意圖:把情境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估算。(先估計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1)小組討論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2)分組匯報估算過程。學生匯報:國際長途每分7.2元,大約是國內長途每分0.3元的`二十幾倍,如果笑笑和淘氣打電話的時間相同,那么淘氣的電話費應該是笑笑電話費的二十幾倍,但是54元大約是5.1元的10倍,所以笑笑打電話的時間長。5.1大約有十幾個0.3,那么笑笑打電話的時間是十幾分,而54里沒有10個7.2,那么淘氣打電話的時間一定不到10分,所以笑笑打電話的時間長。
2.列式并計算。
學生理解題意后列出算式:5.1÷0.3,54÷7.2。
(1)學生獨立試算5.1÷0.3。
(2)組織學生交流算法。
方法一:把0.3元化成3角,5.1元化成51角,變成51÷3,是我們以前學過的除數是整數的除法,51÷3=17(分)。
方法二: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把除數0.3變成整數,擴大10倍,要使商不變,被除數也要擴大10倍變成51,被除數的變化隨除數的變化而變化。51÷3=17(分)。方法三:用豎式計算。
(3)理解用豎式計算的算理。指導學生在教材7頁的小數直觀圖上圈一圈,理解0.3是3個0.1,那么5.1就是51個0.1。要看5.1中能圈出多少個0.3,也就是看51中有多少個3。討論如何用豎式計算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師指出:除數擴大到原來的10倍,除數就變成整數了,為了使商不變,被除數也要擴大到原來的10倍。然后示范豎式的書寫方法。引導學生進行驗算。
(4)總結計算方法,指名匯報:將除數擴大,使除數變成整數。除數擴大幾倍,被除數也應該擴大相同的倍數。按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進行計算。
5.比較誰打電話的時間長。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探究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不同的學生思考的角度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同,在學生獨立思考后,給他們一段交流的時間,互相啟發,互相學習,共同解決問題。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打電話》教學設計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132~133頁。
1、通過對“打電話”(綜合應用)的探究,初步感受運籌思想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習在問題情境中應用優化思想解決問題。
3、指導學生用畫圖、表格等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學會運用“化繁為簡”的數學思想解決問題。
1、親身經歷尋找最優方案的全過程。
2、通過圖表的方式發現“打電話”隱含的規律。
課前談話:
師講故事:印度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國王要獎勵國際象棋的發明者——他的宰相,就讓他提一個要求。當時正鬧饑荒,老百姓沒飯吃。宰相說:“我向大王要米,您只要把我的棋盤上的第一個格里放1粒米,第二個格里放2粒米,第三個格里放4粒米,每一格均是前一格的2倍,以此類推,直到把這個棋盤放滿就行了?!眹豕笮φf:“就依你說的?!?/p>
當放第一排的8個格時,1、2、4、8、16、32、64、128粒米,旁觀者大笑著,指指點點。但放到第二排中間時,笑聲漸漸消失了,而被驚訝聲所代替,因為小堆的米不久就增成了小袋的米,然后倍增成中袋的米,再倍增成大袋的米……你猜猜看,國王要給宰相的米會有多少?請你簡單形容一下。
其實,這是我們數學中的倍增問題,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問題也和它有關。
一、情境導入:
師:學校的“小蜜蜂”藝術團,為有文藝特長的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從學校到中央電視臺她們一路成長,也獲得了不少獎項。當然,這都源自于她們平日里辛勤、認真地練習。這不,在一個周末,學校又接到緊急任務,合唱隊的老師要盡快通知63名隊員來學校參加排練,請你說說老師會用什么辦法通知呢?(打電話、發校訊通、qq群發、寫信……)。
師:哪種辦法既方便快捷又能確保對方接到通知呢?(打電話)。
師:是的,老師就是采用打電話的方式來通知合唱隊員的。板書:打電話。
二、初構模式。
假設打一個電話需要一分鐘,所有隊員都在家。
1、逐一打(需要63分鐘,太慢了)。
2、分組打(思考:為什么能節約時間?)板書:同時打。
3、教予“化繁為簡”的方法。
師:63這個數字有點大,我們研究起來不方便,怎么辦呢?
4、先從打給“7”位隊員研究起。
三、合作探究。
要求:小組合作學習,設計打電話的省時方案,并用通俗易懂的記錄方式把方案寫在本子上。
1、四人小組討論,在本子上呈現方案;。
2、展臺展示方案,確定用畫圖的方式比用文字敘述的方式更為直觀、簡單。
四、優化方案。
1、生說方案,師將方案展示在黑板上。
方案一(7分鐘)方案二(5分鐘)方案三(3分鐘)。
2、對比方案,為什么方案二和方案三都比方案一更省時呢?(沒有同時打)。
3、為什么方案二比方案三多用時間呢?(有人沒有打電話)板書:不閑著。
五、總結規律。
2、學生完成表格。
3、發現規律:每過一分鐘知道消息的人數就比前一分鐘知道消息的人數多一倍。第n分鐘,知道消息的人數就是n個2相乘。
4、繼續完成表格:每一分鐘通知的總人數。(用知道消息的總人數—1)。
5、告訴合唱隊的老師,通知63名隊員需要用6分鐘,應注意:同時打,不閑著,不重復。
六、鞏固規律。
1、舞蹈隊老師通知33名學生需要多少分鐘?(使學生產生疑問,到底是5分鐘半,還是6分鐘)。
3、翻開書第132——133頁,看看今天學習的知識,并解決書中的問題。
七、應用規律。
八、總結全課。
你收獲了什么?
打電話教學設計
1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認識本課生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課后的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感悟情境,積累文中寫得生動、具體、形象的句子,體會瓜娃娃愛媽媽的美好情感,激發學生愛母親、愛親人的情感。
3在交流中,體驗合作的樂趣,增強競爭意識。 教學重難點
目標一、二: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卡片、小黑板、音樂帶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揭題 1?今天,老師要講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孩子們想聽嗎?(隨音樂講文中的故事。)
一棵翠綠翠綠的冬瓜秧爬上了瓜架,葉子們只知道一個勁兒地向風兒招手,向雨絲兒點頭,多貪玩啊。而瓜娃娃呢,他悄悄地躲在葉子下面,牽著藤兒給根媽媽打電話,他說:媽媽,您為了給我們送來甘甜的乳汁,讓我們快點兒長大,日日夜夜在地下操勞。謝謝您啦,好媽媽!
2這么美好動聽的童話故事,你們想學嗎?(想。)那我們就一起翻到86頁學習15課(板書:瓜娃娃打電話)。
1請孩子們借助拼音試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邊讀邊圈出文中紅色音節的生字娃娃,多讀幾遍。(師巡視。)
3把你圈出的生字娃娃大聲地讀給同桌聽聽,不會的互相教教。
4老師檢查識字效果。(看老師的生字卡片,一起讀讀。) (1)出示帶音節的卡片,抽生讀易錯的音節,小老師教讀后鼻韻母:秧、胖、丁,平舌音:翠、絲、操,翹舌音:招。 (2)去拼音認讀。(小組交叉讀、接力賽讀、開火車讀等。) (3)重點字指導。
5表示動作的字:招、操。學生擴詞語。 b?用悄組詞語,說話。 三、美讀,學文
6孩子們,漢字娃娃剛和你們交上朋友,又悄悄地躲到課文中去了,你們還能認準它們嗎?自由再讀課文。(要求讀得更準確通順流利。)
7孩子們,在讀文的時候,老師要給大家提個醒,看小黑板上的幾個詞語(一個勁兒、風兒、雨絲兒、藤兒、快點兒),老師教讀,學生跟讀三遍。再出示課后第二題的詞語練讀。 3分段匯報讀。
(2)充分議論之后,帶著自己的感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第一段,可以加表情,加動作讀。
(3)個別匯報讀評全體學生加動作齊讀嘗試背誦。 (4)匯報讀第二段。 邊讀邊思考:當快樂的葉子正迎著風兒、雨絲兒快樂地生長時,葉子下面又發生了什么故事呢?師提示讀第二段,一個胖胖的瓜娃娃悄悄地躲在葉子下面給根媽媽打電話。指導讀好胖胖的、悄悄地的語氣。找出瓜娃娃給根媽媽打電話時說的話,畫上橫線讀一讀。
(5)多媒體或小黑板出示瓜娃娃說的話,個別讀小組讀女生讀。
a?讀了這幾句話,你知道瓜娃娃為什么要給根媽媽打電話了嗎?抓住重點詞操勞進行理解,根媽媽為瓜娃娃操勞了什么? b?瓜娃娃應帶著怎樣的感情來對媽媽說這幾句話呢?請你代表瓜娃娃來讀這幾句。(個別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重點指導讀好謝謝您啦,好媽媽的情感。 c?你覺得瓜娃娃可愛嗎?為什么? (6)美讀全文(可伴音樂朗讀)。 多么可愛的瓜娃娃,多么有趣的故事!讓我們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吧。
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記憶字形(引導學生借助舊字快速記字)。
2?學生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師范寫絲字。 3?學生練習書寫。
。
《打電話》教學設計
1、通過對“打電話”(綜合應用)的探究,初步感受運籌思想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習在問題情境中應用優化思想解決問題。
3、指導學生用畫圖、表格等方式發現打電話中隱含的“倍增”規律,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探究“打電話”省時的最優方案。
教學難點:
通過圖表的方式發現“打電話”隱含的“倍增”規律。
課件出示:剛接到學校通知,有一個緊急演出,讓我們學校的合唱隊去參加,離演出時間很少了,合唱隊共有15人,如果用打電話的方式,每分鐘通知一個人,幾分鐘能通知完,請大家幫助設計一個“通知方案”。
(1)引導畫圖的方法。
(2)獨立思考,畫圖表示。
讓學生先獨立思考“打電話”的更優方案,并用圖表示出來。
(3)展示匯報,介紹方案。
1、教師在巡視中了解學生設計的情況,讓學生上展臺展示方案。
2、選擇有代表性的方案進行點評指導。
提問:你設計的方案需要幾分鐘?(選擇有代表性的設計方案展示。)。
(預設)方案一:分組方案。
方案二:最優方案。
(4)啟發引導,優化方案。
思考:為什么“方案二”比“方案一”節省時間?比較步驟:
1、讓展示的學生先比較這兩個方案有什么不同。
2、師生共同將局部優化方案完善成最優方案。
3、電腦演示最優方案的結構圖。
小結:只有每個接到通知的人員都繼續往后通知,直到全部通知到為止,這樣的方案才是最省時的。
(1)發現規律。
師:剛才我們研究的這個最省時的通知方案到底有什么規律呢?(電腦演示)。
學生獨立思考,完成活動二:探索規律。
1、填表思考:通過填表,你發現了什么?
2、小組交流發現的規律。
3、各小組匯報交流。
4、小結:后一分鐘知道消息的人數是前一分鐘知道消息人數的'2倍,即知道消息的人數是成倍增加的。接到通知的總人數比知道消息的總人數少1人。
(2)運用規律,快速搶答:
1、那么5分鐘最多可以通知多少隊員呢?
2、老師要通知50位學生,也用打電話的方式,最少要多少分鐘?
文檔為doc格式。
打電話教學設計
1、通讀課文,體會故事中的人說話啰嗦的特點,明白說話要做到簡潔、明快的重要性。
2、能對相聲感興趣,喜歡聽相聲,試著說相聲。
在笑聲中得到啟發: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還要說得簡練得體。教學難點:
了解相聲在語言表達上的特點。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最喜歡什么樣的電視節目呢?
(唱歌、跳舞、小品、戲劇等)。
好,那你們說了這么多,我們今天來學習另外一種藝術表演形式——相聲,簡潔相聲這一藝術形式,引出本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疏通生字詞:呃、啰嗦、耗子等。
2、讀相聲,想想相聲主要說了一件什么事?
3、故事里的甲說話有什么特點?
三、再讀課文,深入感悟。
1、正像同學們說的,這個打電話的人說話非常啰嗦、廢話連篇,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呢?請從課文中找到你的依據,說說你的理由。
2、學生自主學習。
3、師生探討:(這樣的例子文中比比皆是,下面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甲:老張呀。哎呀,我沒聽······呃,不是老張,是。
老劉呀。呃,不是老劉?
甲:是耗子呀。這人外號叫耗子。
甲:四害之一,接電話來了,好哇。前些日子消滅。
四害你沒敢出來吧?嗯,我是誰?我是誰你不。
知道?
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著?猜不著使勁猜。呃,
猜不著我告訴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甲:對,是我,我找小王講話,我的未婚妻,她是。
女的呀。
(說話和主題無關——啰嗦)。
甲:喂,小王,我是啰嗦呀!
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嗎?學習嗎?
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
甲:討論嗎?······不討論。
甲:太好了,我請你聽戲好不好?票都買好了。長。
安大戲院,樓下十排三號五號,咱倆挨著。票。
價八毛一張的,我買了兩張,一塊六。是一塊。
六,我給了他五塊,他找了我三塊四。
甲:什么戲呀?你猜猜?
甲:嗯,京戲?不——對。嗯,評戲?不——對。
越劇?哎!
甲:不——對。
(說事語言不精練——啰唆)。
小結:作者在這里極盡夸張之能,把一個說話啰嗦者說話啰嗦、廢話連篇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把他取名為啰嗦,真是名副其實,讓人不由得發笑。
4.甲這樣打電話,聽電話的小王會是什么感覺?
(無奈、煩躁)。
5.如果你此時站在甲的旁邊,正等著打電話,你心里會怎么想?你會怎么做?
(這人說話真啰嗦,浪費自己和他人的時間,還耽誤了事情,真是缺乏公德心。)。
四、播放視頻《打電話》,了解特點。
1、播放視頻,學生觀賞。
2、相聲的語言特點:通俗易懂、貼近生活、風趣幽默、極其夸張,有很濃的諷刺意味。
3、啟發:要有時間觀念及公共道德,打電話與人交流要簡明扼要。
打電話。
啰嗦。
害人害己更誤事。
六、作業布置。
同桌之間分角色朗讀相聲《打電話》。
《打電話》教學設計
1、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
2、讓學生認真傾聽他人發言,學會交流,培養表達、應對能力。
3、培養大膽、大聲、大方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的習慣。
4、使學生知道打電話這種交際手段的一般常識和基本要求。
5、培養有禮貌的說話態度,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
把事情說清楚,說完整,正確使用禮貌用語。
說話簡潔、明了。
師生活動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一位朋友,請同學們猜一猜它是誰?經常丁零零,十個數字不離身,有耳朵,有尾巴,沒鼻子,沒眼睛,一邊說來一邊聽。誰先來猜?(電話)師出示電話實物。
2、家里有電話的請舉手。老師這里有幾部電話,大家請看(課件),這是老式電話,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話的種類已經越來越多,座機、無繩電話、手機等。
過渡:電話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這節課老師就要和小朋友們玩這個打電話的游戲。(板書課題:打電話)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過渡語:打電話時一定要把事情講清楚有禮貌。
2、課前老師讓同學們回家預習了99頁內容,現在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課件)指名讀。檢查預習:
(1)誰給誰打的電話?
(2)為什么事打電話?
(3)電話中會說什么?
三、進入情境,雙向互動。
1、師當記者,采訪同學們打過電話的情況。主要采訪話題可以是:你打過電話嗎?該怎樣打電話?你們交談的是什么內容,可以告訴我們嗎?……通過采訪對話,讓學生進一步了解:
(1)打電話要知道對方的電話號碼,如果不知道,可以通過撥通“114”臺查號或查閱電話號碼簿得到(當然必須是上面登記了的)。
(2)如果拿起電話機,當聽到“嘟、嘟、嘟”短促的“忙音”時,應放下稍等候再撥號。如果聽到“翁——”的“撥號音”時,便可以撥號。撥完號碼后,如果聽到“忙音”,說明對方電話占線,仍要稍等再打。
(3)打電話前,先想好要說什么,再撥電話。內容要簡短清楚,還要有禮貌。
2、提出要求:語言規范,用普通話,態度大方,大膽、大聲,有禮貌。記住一定要把事情說清楚。
3、組長組織學生四人一組開始玩打電話的游戲。
4、學生進入游戲狀態,并在組內進行評價。(兩人打電話,兩人評價)
四、展示個性,了解打電話要求。
兩名學生在臺前表演,其他評議,師板書:說清楚有禮貌
3、禮貌用語不僅打電話時要用,平時生活中也有經常使用,這樣人與人之間才能更友好的相處。
4、觀動畫片:打電話(學生評價)
5、課間休息。(課件)師帶讀,生齊讀。
電話歌:打電話,先撥號;問聲你好,把名報;說事情,要簡要;人不在,記姓名;打錯了,對不起;說再見,再掛機。
五、拓展延伸,引向生活。
1、學習了電話歌,知道了打電話的要求,那你現在會不會打電話了?
訓練內容:
(1)你生病了,打電話向老師請假。
(2)忘了作業,打電話向好朋友或老師詢問。
(選選一題和同桌練一練。)
2、同桌合作練習表演。
3、匯報表演,師生點評。獎勵。
4、在生活中,如果我們遇到了緊急情況,該打什么電話呢?(課件)師讀、生匯報。
緊急情況:火災險情(119)突發疾?。?20)交通事故(122)搶劫報警(110)
5、這幾個電話號碼,不能隨便撥打,只有在緊急情況下,我們才能撥打。
6、再次播放《電話歌》。
六、做一做:1、晚上回家別忘了給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或親戚打電話問候一下。2、星期天打電話邀請你的朋友到你家做客。
板書設計:
說清楚
打電話
有禮貌
《打電話》的教學設計
1、邊聽錄音邊瀏覽課文,了解相聲的藝術特點和語言特色。
2、通讀課文,體會故事中的人說話啰嗦的特點,明白簡潔明快地說話的重要性。
3、了解相聲是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語言表演藝術,能對相聲感興趣。
在笑聲中得到啟迪;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還要說得簡練得體。
了解相聲語言表達上的特點。
一個掛鐘。
事先錄制相聲《打電話》片斷。
2、揭題:打電話。
3、談打電話。
(1)導語:同學們一定都打過電話,電話使人們的交流變得方便快捷,打電話的時候最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呢?(盡量地節約時間)
(3)模擬計時表演。
(兩個學生上臺模擬表演,教師計時。)
板書特寫:_______分鐘
小結板書:簡練、得體、明白。
(4)這么一點兒事,如果有人打了兩個多小時,你們信不信?讓我們一起欣賞相聲《打電話》。
1、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了解相聲主要內容。
(1)學生自學,自由讀課文。
(2)檢查自學,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兒啷
(3)交流:這個相聲說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通順。
(1)找一個小伙伴分角色練習對話,并互相評價。
(2)擂臺賽:各小組推薦兩人,競賽讀。(教師、他生當評委)
1、討論:甲、乙說話各有什么特點?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
(1)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著?猜不著使勁猜。呃,猜不著我告訴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夠啰嗦的。
甲:對,是我,我找小王講話,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廢話,可不是女的嘛。
(2)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嗎?學習嗎?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
乙:廢話。
甲:討論嗎?不討論。
乙:人家沒事。
甲:太好了。我請你聽戲好不好?票都買好了。長安大戲院,樓下十排三號五號,咱倆挨著。票價八毛一張的,我買了兩張,一塊六,我給了他五塊,他找了我三塊四。
乙:他在這報賬呢!
2、歸納:作者在這里極盡夸張之能事,把一個啰嗦者說話啰嗦表現得淋漓盡致。
3、小組練習:小組內練習表演《打電話》
4、集體推薦兩人上臺表演相聲《打電話》,教師計時。
板書特寫:_______小時
小結板書:啰嗦、耗時、誤事。
5、暢所欲言:通過觀看相聲《打電話》,你受到了什么樣的啟迪?
6、小結:說話太啰嗦不但浪費自己和他人的時間,還會耽誤事情,我們平時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得體,還要說得簡練才行。
1、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片斷瀏覽,體會相聲特點。
2、學生談自己對相聲語言特點的感受。
3、教師小結:通俗易懂發,如話家常;幽默、風趣、夸張。
4、欣賞表演,進一步感受相聲藝術的魅力。
播放事先錄制的`該相聲表演錄像,一邊欣賞一邊感受相聲藝術的魅力。
(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項完成)
1、創設情境,嘗試創作
(1)語言情境一:甲沒有太高的文化水平,而又喜歡夸夸其談顯示自已有知識,僅就海馬一詞,就出入意料地鬧出了一連串的笑話。
(2)語言情境二:悅悅是一個冒失鬼,又是一個機靈鬼,他常常用機智巧妙的語言幫自己擺脫困境。
(3)語言情境三:有兩個小朋友常常在一塊比吹牛,誰也不服誰,這不,他們又吹上啦。
(4)語言情境四:小明是一個很具幽默感的孩子,同學們常被他逗得開懷大笑。
選擇自己喜歡的話題,和同桌一起創作幾句。
2、熟讀《打電話》,想象當時的情景,用敘述的方式寫下來,并表達自己對此種現象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