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寫總結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作總結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淀粉車間工作總結篇一
20xx年開始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我鎮退耕還林4000多畝,退耕農戶1488戶,占我鎮耕地的40%,占謝家集區退耕還林面積的一半以上,工程實施至今10年,樹木已長大,林地已經不能種植其它農作務,現在退耕還林的補貼由原來的230元/畝降到125元/畝,低于種糧貼補180元/畝,再加上楊樹現在價格低,每棵40元左右,遠遠低于當初宣傳的價格,以至于退耕農戶意見很大,已出現少數毀林種糧的現象。如何使退耕還林工程平穩實施下去,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這已是各級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
淮南市菌發食用菌有限公司,注冊資金30萬元,主要從事林地食用菌的種植、加工、銷售,項目基地建于xx鎮東南部500畝退耕還林的林地之中,計劃投資120萬元,新建鋼架塑料大棚40棟,配套建設標準制種室一間,建消毒滅菌設施一套,打機井一口,維修生產道路300米。建成一個占地100畝的林地種菇生產基地,年創產值200萬元。
目前,面積50畝的林下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已初步建成,年產食用菌130噸,實現產值104萬元,年利潤45萬元。項目單位已成功申請注冊了“春申”牌食用菌商標,嚴格按綠色食用菌種植操作規程,生產綠色、健康的食用菌產品,把“春申”牌綠色食用菌做大做強,走品牌發展道路。
公司成立以來,緊緊圍繞當地農業產業化發展,以為政府分憂、助農增收為己任,加強內部管理,強化為農服務,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1.建設示范基地,培育特色優勢產業。
根據我鎮退耕還林面積大,約占全鎮耕地面積的一半以的特點,經過認真研究、反復實驗,多方考察認證,發現利用林地進行食用菌生產具有很大的.發展優勢,一是林地資源豐富,可大面積規模化種植。發展食用菌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可以緩解農林爭地的矛盾。二是林地枝繁葉茂,樹冠遮蔭,可減少建房搭棚遮蔭的設施投資成本;三是林間氧氣含量充足,比林外溫度低、溫差大、空氣濕度大,適合食用菌生長,生長條件來源于自然,無需人工創造氣候條件,管理粗放,省工省力。四是林地空氣清新,沒有污染,可以生產綠色無公害食品,生產的食用菌品質好,菇味濃,營養豐富。五是食用菌生產用過的廢料可以用作燃料,也可直接為林木生長提供有機肥,既可以促進樹木生長,也減少了廢料處理,符合生態農業的要求。目前,已建成一個占地50畝,年創產值100萬元的林下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引導退耕農戶進行食用菌栽培。預計此項目可使增加農民收入500余萬無,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潛在的巨大收益。
2、推行科技成果,擴大種植規模。
目前,公司已聘請技術指導專家及林地食用菌新技術的研發;舉辦林地食用菌種植新技術培訓班4期260人次,為農民提供產供銷信息服務(建立銷售網絡)。新建鋼架塑料大棚20棟,配套建設標準制種室一間,建消毒滅菌設施一套,新菌種的培育及新品種成果鑒定正在進行中。林地高溫香菇、黑木耳的種植技術正在研發中,預計成功后,可使農民每年增收益500萬元。
3、讓利于民,增加農民收益
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基地帶農戶的模式,與農戶簽訂了香菇最低保護價收購合同,在市場情況不好時,公司保證以每公斤8.00元的價格收購,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公司以高于市場價5%的價格收購香菇。這種方式從根本上解決了種植戶食用菌銷售問題,為我鎮食用菌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下一步,公司將在改良品種、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培育品牌上下功夫,以規范的管理、實實在在的效益吸引更多農戶加入到公司的大家庭中來,公司規模的壯大,必將進一步提高在市競爭中的優勢,二者相互促進,和諧發展;同時,探索農戶以產品入股的形式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中來,使企業的利益與農戶的效益實現更加有效、緊密的銜接,每年從利潤中拿出一部分作為發展基金,進一步降低種植風險,并實現“二次分紅”,使農戶能夠享受產品增值部分的收益。
淀粉車間工作總結篇二
根據《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安徽省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皖農質〔20xx〕5號)和《關于印發合肥市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合農〔20xx〕9號)文件要求,我區將全面推進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現總結如下:
一、制定實施方案,加強組織領導
蜀山區農林水務局及時制定了《蜀山區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并下發給各鎮農業主管部門,成立了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工作領導小組,由沙勇局長擔任組長,王道兵副局長擔任副組長,成員由各鎮農辦主任和區農林水務局各相關科室負責人擔任。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周密安排部署。區農林水務局統一印制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積極動員部署,做好政策宣傳,截止目前共印制50000張合格證,已發放21200張合格證,已出具433張合格證。
(二)建立主體名錄。目前已在前期建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主體監管檔案數據庫的'基礎上,進一步摸清并完善轄區內種養殖生產者名錄,形成合格證制度試行主體庫(包括種養殖生產者名稱、地址、類型、生產品種等信息),確保了試行規定范圍的主體全覆蓋。
(三)強化監督檢查。全區建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臺賬機制,定人定崗實行臺賬管理,將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宣傳和開具納入日常巡查檢查重要內容,嚴肅查處虛假開具合格證、承諾與抽檢結果不符的生產主體,并納入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管理,加強執法監督頻次。累計共出動執法人員40人次,抽檢樣品16批次。
(四)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媒體宣傳引導企業積極參與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同時通過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心做好對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養殖大戶等開具主體的指導服務,推動合格證制度全面試行。
三、下一步打算
(一)任務到人、責任到人。高度重視試行工作,切實提高思想認識,細化任務分工,建立工作責任制,保障工作抓緊落實。
(二)加強保障支持。加大經費預算。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技術服務、農產品認證等相關人員的業務能力水平,組織開展合格證制度宣講和業務培訓,確保合格證真實開具、有效使用。
(三)加強績效考核。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作為重點內容納入食品安全考核評議、質量工作考核,進一步推動各鎮農業主管部門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確保試行措施落實到位、責任到人。
(四)實施合格證制度管理“四掛鉤”。將落實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情況與各級農業發展扶持項目、農產品品牌推選工作、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認定工作以及參加各級主辦的農業展會資格掛鉤。
蜀山區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這項工作得到各級領導關注,雖然我們工作做得扎實,但是我們還要不斷進步,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給國家和人民送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淀粉車間工作總結篇三
9月5日,市農委派出調研組到蘇仙區棲鳳渡鎮、北湖區石蓋塘鎮就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試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實地調研。
調研中發現蘇仙區棲鳳渡鎮被確定為首批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的試點鄉鎮以來,鄉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班子,安排人員,摸清底子,開展宣傳,認真研究合格證發放過程的對策,解決困難和問題,積極開展各項準備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北湖區石蓋塘鎮對區域內擬納入試點的生產經營主體進行了摸底對接。調研中,市農委副主任唐甲良,市農委質監科科長賀璽毓,蘇仙區、北湖區農業局領導,棲鳳渡鎮、石蓋塘鎮有關鎮領導,鎮農產品質量監管站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就如何更好的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試點工作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研究,為擬在9月下旬召開的全市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試點工作推進暨業務培訓會打下良好基礎。
在調研中了解到,棲鳳渡鎮今年以來為合格證試點工作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一是根據本鎮產業特點選定了4大產業11個經營主體,共2400畝種植面積作為首批試點的范圍。二是指導11個經營主體開展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三是鎮檢測中心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抽檢樣品216個,合格率100%,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四是開展對農業投入品的專項整治活動,先后對轄區內農資經營店、市場銷售種子、農藥、肥料、生物肥料激素等進行專項檢查,嚴防違法行為出現。
在隨后召開的工作座談會上共同學習討論了《郴州市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試點工作方案》,并對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試點工作相關要求、一些應注意的重點難點作了深入討論。同時將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試點工作目的意義、試點范圍、試點內容以及投入品經營過程監管、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監管、建設溯源信息平臺等進行了解釋說明,并邀請開發建成由郴州市農委主辦的《郴州農產品質量溯源和安全監管信息平臺》的郴州聚農信息公司總經理黃彪兵到現場用投影儀作了平臺設計使用的業務演示講解。
淀粉車間工作總結篇四
兩節食用農產品安全整治的工作總結為嚴厲打擊違法生產、經營、使用農業投入品犯罪行為,保障蔬菜等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按照省食安辦、省公安廳《關于印發全省打擊食品藥品違法犯罪保障“兩節”飲食用藥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市農業局和縣食安辦的部署安排,我鎮深入開展了打擊農產品質量安全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采取有效措施,加強了“元旦”、“春節”期間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治理,保證了節日期間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現將“雙節”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匯報如下:
一、領導重視,組織有力
鎮黨委、政府召開會議,研究布署雙節期間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制定雙節期間食品專項治理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分管領導任組長、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派出所、工商所、衛生院、藥檢所等部門負責人及各社區書記任成員的專項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嚴格落實網格化執法監管責任體系,并建立了鎮領導包社區社區書記包村的逐級包靠責任制。
二、統一思想,廣泛宣傳
節前,我鎮召開了不同層次,不同部門參加的會議,統一思想認識。同時,我鎮動用宣傳車2輛,發放宣傳資料0余份,提高了廣大群眾對食用農產品的安全意識和監督防范能力,()引導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合法生產,依法經營。
三、全面檢查,不留死角
(一)開展集中檢查行動
我鎮農產品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針對“雙節”期間熱銷和易出問題的蔬菜、食用菌等食品,深入開展專項整治,疏堵結合,嚴厲打擊違法生產、經營、使用農業投入品的行為,做好食用農產品種植、產地貯存環節技術指導,推廣使用高效低毒農藥、綠色防控技術,全力保障了群眾的食品安全。我鎮一共開展了5次各部門聯合檢查,重點對王裒院、西王、王俊、河西以及寺后的大棚蔬菜,高家樓、邢李、田樓、李莊、杜韓及丁家營的韭菜,阿陀、西趙、宅科、王鳳及董孟的大姜進行了抽樣調查,排查重點區域20余處,檢查結果良好,未發現食用農產品安全問題。
(二)進行不定期抽檢摸排
為了保障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我鎮開展了大范圍的.摸排抽檢行動,采用暗訪暗查、走訪群眾等多種形式,拓寬發現線索的渠道,進行產品抽樣檢查30余次,抽檢結果合格,未發現食用農產品質量問題。
(三)落實風險隱患排查責任
我鎮根據網格化監管體系,明確了具體責任人,確保監督到所有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單位和農產品種植戶,保證了責任追究制度的全面落實,按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要求,做好應急準備,及時、有效、妥善處置可能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并做好事故上報工作。
總之,在雙節期間,通過各個部門的共同協作,全鎮沒有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發生,使廣大群眾度過了一個安定祥和的節日。
營丘鎮人民政府
淀粉車間工作總結篇五
根據《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安徽省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皖農質〔20**〕5號)和《關于印發合肥市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合農〔20**〕9號)文件要求,我區將全面推進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現總結如下:
蜀山區農林水務局及時制定了《蜀山區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并下發給各鎮農業主管部門,成立了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工作領導小組,由沙勇局長擔任組長,王道兵副局長擔任副組長,成員由各鎮農辦主任和區農林水務局各相關科室負責人擔任。
(一)周密安排部署。區農林水務局統一印制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積極動員部署,做好政策宣傳,截止目前共印制50000張合格證,已發放21200張合格證,已出具433張合格證。
(二)建立主體名錄。目前已在前期建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主體監管檔案數據庫的.基礎上,進一步摸清并完善轄區內種養殖生產者名錄,形成合格證制度試行主體庫(包括種養殖生產者名稱、地址、類型、生產品種等信息),確保了試行規定范圍的主體全覆蓋。
(三)強化監督檢查。全區建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臺賬機制,定人定崗實行臺賬管理,將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宣傳和開具納入日常巡查檢查重要內容,嚴肅查處虛假開具合格證、承諾與抽檢結果不符的生產主體,并納入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管理,加強執法監督頻次。累計共出動執法人員40人次,抽檢樣品16批次。
(四)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媒體宣傳引導企業積極參與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同時通過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心做好對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養殖大戶等開具主體的指導服務,推動合格證制度全面試行。
(一)任務到人、責任到人。高度重視試行工作,切實提高思想認識,細化任務分工,建立工作責任制,保障工作抓緊落實。
(二)加強保障支持。加大經費預算。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技術服務、農產品認證等相關人員的業務能力水平,組織開展合格證制度宣講和業務培訓,確保合格證真實開具、有效使用。
(三)加強績效考核。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作為重點內容納入食品安全考核評議、質量工作考核,進一步推動各鎮農業主管部門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確保試行措施落實到位、責任到人。
(四)實施合格證制度管理“四掛鉤”。將落實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情況與各級農業發展扶持項目、農產品品牌推選工作、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認定工作以及參加各級主辦的農業展會資格掛鉤。
蜀山區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這項工作得到各級領導關注,雖然我們工作做得扎實,但是我們還要不斷進步,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給國家和人民送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