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語文板書設計篇一
初中語文相關的教案設計應該要怎么進行設定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初中語文教案設計模版,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
1.理解“海燕”這一敢于搏擊暴風雨的勇敢形象,學習它不懼怕困難的戰斗精神。
2.進一步學習象征、映襯、對比等寫作技巧。
1.理解詩歌所描繪的海上景象和海燕的形象。
2.學習象征手法。
教學時數: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人(激趣導入)
海燕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常在海面上飛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詞含有“暴風雨的預言者”之意,在高爾基充滿激情的描繪中,海燕的勇敢形象更給人一種鼓舞人心的力量。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嗎?好,就讓我們一起學習高爾基的深受列寧、斯大林的贊賞,被譽為“戰斗的革命詩歌”——《海燕》又稱《海燕之歌》。
二、檢查預習情況(現代文預習6步法)
學生回答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海燕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為什么?
1)暴風雨即將來臨時,海燕是以其革命的激情、迅疾的行動
表現了對暴風雨的渴望,在海上高傲地飛翔。
2)暴風雨迫近時,海燕是一個搏風擊浪,積極戰斗,以其歡
樂的情懷,必勝的信念,迎接暴風雨的到來的形象。
3)暴風雨將臨時的奇觀,反復抒寫海燕是一個呼喚暴風雨的戰斗者的形象。
2、課文贊美海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態度?
贊美海燕的勇敢、樂觀、大聲疾呼的形象,不懼怕困難的戰斗精神。
如:“碰”寫出勇敢低飛,觸及海浪;“沖”寫出迅猛高翔,銳不可擋。用擬人的手法,寫海燕斗志昂揚,渴望暴風雨的到來。然后著重寫“聲音”。正面描寫“叫喊”的勇敢,再從烏云聽出了“叫喊”的憤怒的力量和勝利的信心,側面烘托這“叫喊”具有震懾敵膽的威力,運用排比句式突出海燕敢于斗爭的精神。
四、深入探究
本文除了海燕,還描寫了海鷗、海鴨、企鵝的形象,起了什么作用?
形成鮮明對比,突出海燕形象的高大。
五、體驗與反思
1、學習本文后,你喜歡哪一形象?并說明理由。
2、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類似暴風雨的考驗。面臨生活的暴風雨,你應該怎樣做呢?試就這個話題,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六、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飛翔時,它會對海鷗、海鴨、企鵝說些什么?試以“海燕的宣言”為題,寫一段話,充分表現出海燕的心理活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人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高爾基的《海燕》。
二、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重音、停頓的處理。
三、深入研討:
1、文中的象征手法。
象征是“托義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海燕象征什么?象征英勇善戰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海鷗、海鴨、企鵝象征什么?象征害怕革命會破壞它們的安樂窩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2、象征與比喻的比較:
兩者都是“借此言彼”,有幾分相似,但適用的程度和表達的范圍上明顯不同。
比喻只是借助喻體形象化地表現本體;而象征不同,用作象征的事物,既是自身,又不僅僅局限于自身,還蘊含著別的意義。而詩的意圖,象征的對象,恰如隱身在那別的意念之中。所以象征技巧擅長于用單純的揭示復雜的,用形象的暗示抽象的,是一種托具體形象、寄深遠意蘊的藝術手段。比喻只是一種修辭手法,只針對一種現象。
如“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這個比喻突出海燕的敏捷、矯健。象征是一種創作手法,往往體現在一段或一篇之中,如果孤立的從一句話來看,不容易看出它的象征意義。如《海燕》作者用象征手法構思全文,把一切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讓它們分別象征斗爭的形勢、環境和各種力量,表現了在1905年俄國革命前夜的社會現象,預示了無產階級革命風暴的到來。
四、小結
作者創造了“海燕”的藝術形象,歡呼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為無產階級唱出了一曲充滿戰斗激情的頌歌。《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鮮明的抒情詩,又是一幅富有音樂的節律和流動感的油畫,具備詩的音樂美和繪畫美,給人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今天,也可以從另外角度來閱讀這篇散文詩,如不懼怕困難,迎著困難前進,與困難斗爭,其樂無窮等。
五、布置作業
1.研討與練習四。
2.學習本文后把你的感想寫下來。
六、附板書設計
高傲飛翔 大聲疾呼 穿過烏云
海燕 勇敢 對比
海鷗 海鴨 企鵝 膽怯
不怕困難 迎接困難————戰斗精神
初中語文板書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理清小說結構層次,感悟作者情感脈絡及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強烈愿望。
2、分析通過對比寫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領會小說所表現的主題思想。
3、揣摩、品味課文的抒情意味的語言,摘抄積累詞語、句子和精彩語段。
4、在閱讀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思維,養成良好習慣,教給閱讀方法。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運用對比寫法表現小說的主題思想的寫法。
2、品味小說語言,領悟作者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強烈愿望。
教學難點:
領會小說所表現的主題思想。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檢查預習:
教師導入:同學們喜歡不喜歡讀小說?能說說你們是怎樣讀小說的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魯迅創作于1921年的一篇小說《故鄉》,并通過這篇小說的閱讀,探討閱讀小說的方法。
學生交流預習情況:
1、讀各自圈劃查注的生字詞,交流自學生字詞情況。
2、從名、時、地、著、評方面說說作者及《故鄉》創作情況。
二、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1、想一想,小說的敘事線索是什么?理清小說的結構層次。
2、根據你對對課文內容的感受,在原題目《故鄉》前加上定語。
三、反饋展示,討論交流:
預設以下問題,引導學生交流:
1、討論課文的敘述的線索和小說的結構層次。
(學生發言討論后明確:小說按以“我”回故鄉的見聞和感受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的小說,按時間先后為順序,全文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5段),寫的是故鄉的蕭條景象,“我”的復雜心情,交代了“我”回故鄉的目的;第二部分(6—77段),寫“我”在故鄉的所見、所聞、所憶、所感,重點寫了閏土的變化;第三部分(78—88段)寫“我”離開故鄉時的種種感觸,表達我追求新生活的執著信念。)
2、學生展示各自在題目故鄉前所加上的所加的定語,并引用文本信息闡釋的理由。
四、合作探究,分析形象:
1、作者在中都寫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說的主人公是誰
(明確:寫的人物有閏土、楊二嫂、母親、水生、宏兒和“我”;閏土就是的主要人物,“我”是的線索人物。)
2、小說是怎樣來描寫閏土這個人物的?從哪些方面去對比?請細讀課文,搜集信息,完成下邊的表格。(用小黑板或投影顯示以下表格)
對比內容外貌
少年閏土十一二歲,紫色圓臉,頭戴小氈帽,頸上套一個銀項圈,有一雙紅活圓實的手。
中年閏土臉色灰黃,很深的皺紋,眼睛周圍腫得通紅,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4個省略號(5處對話)說明閏土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說也說不完。
說話前的神態是“歡喜--凄涼--恭敬”說話吞吞吐吐,斷斷續續,謙恭而又含糊,顯得遲鈍麻木。說話后的神態是“只是搖頭,臉上雖然刻著許多皺紋,卻全然不動,仿佛石像一般”
9個省略號(5處對話)說明閏土心里有說不盡、道不明的苦處。
對我態度
“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送我貝殼和鳥毛,告訴我很多希奇的事。對“我”友好,熱情,和“我”建立了純真的友情。
恭敬地叫“老爺”,要水生“給老爺磕頭”,認為少年時的“哥弟稱呼”是“不懂事”,不成“規矩”。和“我”之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生活態度
捕鳥、看瓜、刺碴、拾貝、觀潮……
——天真活潑、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
揀了“一副香爐和燭臺”。
——將希望寄托于神靈。
(討論并歸納:少年閏土,天真活潑、無憂無慮,懂得很多生產知識,簡直是個小英雄;中年閏土,變成了滿臉愁苦、麻木的迷信的木偶人?!岸嘧樱嚮?,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笔欠饨ńy治的壓迫,使閏土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
4、“我”對閏土的態度前后有什么不同?為什么?閏土這個形象表現什么樣的主題?
(明確:當年,“我”因閏土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而羨慕不已;現在,“我”為閏土與我之間的不了解和隔膜感到悲哀,使“我”與閏土之間的關系產生了冷漠、隔膜。閏土這個形象閏土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級觀念對群眾精神上的壓抑和毒害)
(討論并歸納:其實這也是一種過對比手法,小說以楊二嫂楊二嫂的自私、尖刻、貪婪、勢利來對比襯托閏土的淳樸誠實,從更廣泛意義上展示人與人關系的隔膜,深入揭露封建社會傳統觀念對他們的精神毒害,造成人們純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這兩個人物形象,真切地抒發了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熾熱感情。)
6、課文從哪些方面去描寫楊二嫂的?表現她什么樣的性格特征?
(明確:通過肖像、語言、神態、動作的細節描寫,表現了楊二嫂的自私、尖刻、貪婪、勢利的性格。)
五、品味語言,體會感情:
齊讀第三部分課文,品味、領悟小說語言的含義。
1、同學們對這部分課文中,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語句?為什么?
(讓學生從內容和語言方面談個性感受)
2、從文中看,“我”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明確:文中的“我”是一個有作者影子,具有進步思想傾向,同情、熱愛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形象。)
(討論并歸納:指封建思想,等級觀念毒害下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淡隔膜。)
(討論并歸納: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5、“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為什么“害怕”?
(討論并歸納:因為魯迅當時還是個進化論者,這種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只是“我”的理想,但怎么實現,“我”無法回答,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實現,自然便害怕起來。)
6、為什么說“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遠罷了”?
(討論并歸納:閏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過上幸福生活,所以說“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過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實現還是未知數,所以茫遠。)
7、課文再次出現海邊奇異的圖畫,表現了什么?
(討論并歸納:海邊奇異的圖畫是“我”對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在學生討論后歸納: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這句話告訴人們: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實踐,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沒有;雖然實現希望困難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實踐,希望才有實現的可能。)
六、理解朗讀,積累詞語:
老師告訴過大家這么一句話:“學理如建樓,學文如堆沙”。學習語文,強調的是在文本閱讀過程中,要注意積累詞語、格言警句和精彩語段,豐富自己的詞匯,為今后的更好地讀寫打基礎,下面,請同學們拿出詞語作業,摘抄中你喜歡的詞、句、段,然后全班交流。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全文,圈劃摘抄文中詞語。
2、挑生讀一讀各自摘抄的詞語、句子、段落。
七、回顧過程,交流收獲:
2、同學們都采用了什么方法來學習《故鄉》?我們是學習按怎樣的步驟來學習課文的?請同學們回顧學習一下學習的過程。
(引導學生回顧故鄉的學習過程,歸納小說閱讀的方法:感知小說內容——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感悟語言——摘抄積累語詞。并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將這種方法運用到今后的小說閱讀中去,反復訓練,形成能力。)
八、拓展訓練,布置作業:
課外選讀魯迅先生的兩篇作品,并給魯迅先生寫一封信,談談對他的作品、思想、生活經歷、人生哲學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
九、附板書:
小說閱讀方法:感知內容——分析形象——品味語言——積累語詞。
初中語文板書設計篇三
2012年11月我參加了在我校舉辦的語文教研活動教學研討會,感觸很多,收獲頗多。
在這次教學研討會上,我們首先聽了我校語文教師雷幫才的《散步》。我被于雷老師語文課深深吸引了,他知識淵博,熱情洋溢,雷老師語言的運用這堂語文課教給我上課的一些方法和技巧。首先考慮對象,其次考慮場合,再次考慮目的,最后考慮表達方式。雷老師通過實戰演練、仿寫句子教給了我們做題的方法、技巧。明確了以后的語言教學一定要和生活緊密結合,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一下,并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要得體。
總之,這節課我們獲益匪淺,給我們以后的教學明確了方向。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把這些方法教給我的學生。
最后我總結了自己的教學方法,并提出了下一步計劃。特別是重點強調了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想象力,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傳遞量,彌補教師自身不足,完善課堂教學結構。給我們以后的教學提出了合理的意見,今后的教學一定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人為本。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手段要與傳統手段結合。在今后教學楊主任要求我們一定要注意語言的表達要得體。
總之,通過參加這次研討學習,讓我不僅拓寬了知識視野,還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更讓我的思想得到了升華,使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更加熱衷于教育事業。今后,我會更加努力學習,把在這次學習中學到的知識和經驗運用到語文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努力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施俊峰
觀風海中學
2011年12月
初中語文板書設計篇四
一、【設計理念】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會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詞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詞,并嘗試背誦
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詩的意思和表達的情感
中想象的能力
利用課文插圖及多媒體課件,借助想象,加深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習閱讀古詩的興趣
體會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贊美
體會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懷鄉思親、孤獨寂寥、壯志難酬、與友人依依惜別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古詩內容,想象并描述詩句所描繪的畫面
難點:通過反復朗誦,入情入境地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
四、【課前準備】
1.了解詩人的創作背景
2.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上課導入:
1、(播放音樂)平時大家積累了許多古詩,想和老師對對詩嗎?
二、解詩題,知作者
1、你知道作者哪些詩或事?從題目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教師隨機點撥學習方法:是啊,搜集資料,也是理解古詩的一個方法!題目中的關鍵詞我們都知道了,你能連起來說說題目的意思嗎?(生試著說題目意思)
2、以前學習詩歌,你有什么好方法呢?板書“讀”
過渡:你看,這些都離不開讀對于古詩學習,多讀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今天我們仍然用這個方法來學習(打開課本)
三、“三讀”知詩意
1、趣讀,體會音韻美
(1)要你來讀,你怎么讀? 生:讀出223的節奏停頓
(2)能不能讀得更有趣一些? 老師這里還有一種節奏呢!想聽嗎?你能給它配上動作打出節拍嗎?比如,輕叩桌子其實還有很多有趣的形式呢!比如拍手讀,你會嗎?(自己拍、同桌互拍、輕拍桌子)
(3)練習趣讀:可以加上詩里的動作讀,搖頭晃腦的讀、還可以和同學合作讀呢!只要想辦法,讀古詩是多么有趣的事??!下面你可以選擇剛才你喜歡的方法練一練,也可以自己想出新的辦法讀這首詩,盡量要讀得有趣一些!下面四人一小組,練習一下待會老師看看哪組讀得最有趣!
a自由練習趣讀,師巡視指導 b展示匯報:
誰愿意展示一下?(預設:讀得怎么樣?他們都喜歡你這種方式!大家也來試一試)
你覺得誰讀得有趣,推薦一下(預設:你讀得真動聽!大家都情不自禁的跟著你一起讀了!老師發現一個有趣的,我來推薦他一起來!
過渡:這首詩不但是一首動聽的歌,更是一幅秀美的畫呢!來,請閉上眼睛(1)聽讀想象畫面:
仔細聽老師朗讀這首詩,你透過詩里的文字去想象畫面(配樂)(2)學生描述句子:
方法引導:為了讓同學也能感受到你的畫面美,可以使用平時積累的好詞好句,運用比喻、擬人的寫法把句子說生動些聽起來才這么美(4)再聽讀,強化畫面:
請閉上眼睛,再來聽一遍(配樂范讀)想象畫面(5)組內交流:
請睜開眼睛接下來像老師那樣,選擇一句,和同桌一起說一說,比比看,誰描述的更美,也許古詩旁邊的注釋對你的理解和想象有幫助哦!師相機指導(6)匯報展示:
a.指名描述:誰來描述一下你想到的畫面?還有誰也想描述這句詩?
b.齊讀:帶著你的想象和感受,一起來讀這首詩
3、背讀,感悟情感美 a.引導領悟情感
七、【作業】
1、課后積累作者詩句
2、用你的畫筆畫一畫這首詩
望天門山
飲湖上初晴后雨 夜書所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詠柳 春日 乞巧 嫦娥 題西林壁 游山西村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元二使安西 獨坐敬亭山 望洞庭 憶江南
鄉村四月
四時田園雜興 漁歌子 泊船瓜洲 秋思 長相思 七律長征 牧童
舟過仁安 清平樂村居
初中語文板書設計篇五
2012年3月9日我有幸參加了在杏壇中學舉辦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研討會,感觸很多,收獲頗多。
在這次教學研討會上,我們首先聽了劉莊中學于世源老師的詩歌閱讀課。我被于世源老師語文課深深吸引了,他知識淵博,熱情洋溢,從古代的古體詩到現代的敘述詩、抒情詩由淺入深的引導學生進入了詩歌的殿堂,我們和學生一起去領略了詩歌的美妙、詩歌的內涵。在于世源老師熱情洋溢的語言中,我們感受了作者那深深的情感。并掌握了欣賞詩歌的方法,知道了賞析詩歌首先從詞句、修辭等方面去賞析,然后從詩歌所描寫的事、物、景等方面去理解詩歌的情感。于世源老師還結合中考具體給我們歸納了做題的技巧??傊?,這節課我們獲益匪淺,給我們以后的詩歌教學明確了方向。在今后的詩歌教學中,我一定把這些方法教給我的學生。
聶潤梅老師語言的運用這堂語文課教給我們做題的一些方法和技巧。首先考慮對象,其次考慮場合,再次考慮目的,最后考慮表達方式。聶潤梅老師通過實戰演練、仿寫句子教給了我們做題的方法、技巧。明確了以后的語言教學一定要和生活緊密結合,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一下,并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要得體。
其次,梁丘三中、朱天二中等學校的老師代表發表了精彩的典型發言,特別是崔老師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典型發言知道了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因此,教師的中心任務不再是讓學生學會,而是讓學生會學;教給學生獲取加工、分析處理信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便于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李老師的攜手共進,共創輝煌發言,告訴我們應以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樹立孩子的自信,愛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抬頭做人,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我們教師應盡的責任,在平常的教育過程中,我們應努力做到呵護、理解、信任每一個學生,不論學習,不論表現,不論家庭背景,都以欣賞的眼光看待他們,努力讓孩子們都對前途充滿美好的憧憬。
最后張秀琴教研員總結了2011年的工作,并提出了下一步計劃。特別是重點強調了電子白板在講課中的運用,電子白板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想象力,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傳遞量,彌補教師自身不足,完善課堂教學結構。張秀琴教研員給我們以后的教學提出了合理的意見,今后的教學一定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人為本。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手段要與傳統手段結合。在今后教學張秀琴教研員要求我們一定要注意語言的表達要得體。總之,通過參加這次研討學習,讓我不僅拓寬了知識視野,還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更讓我的思想得到了升華,使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更加熱衷于教育事業。今后,我會更加努力學習,把在這次學習中學到的知識和經驗運用到語文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努力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邵長梅
2012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