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班主任德育論文篇一
【摘 要】中國作為具有五千年文化歷史的文明古國,自古以來都十分強調道德教育。即使在科學文化不斷發展的今天,道德教育也依然不容忽視。高中生作為基礎教育的高級階段,更應加強對道德教育的重視,這就需要加強對班主任道德的培養,以加強其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對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成班級的積極學風與良好班風,發揮班主任的榜樣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對學生的道德教育。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班主任能夠加強對德育工作的重視性,并且懂得怎樣開展德育工作。
【關鍵詞】德育工作;班主任;高中
一、注重道德教育促進時代發展
在這個工程中,班主任應注意到既要將德育工作作為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要注重德育工作開展方法的正確合理性,通過總結,創新將其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即通過社會、家庭、校園三個有機的個體進行合作,為學生的德育培養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環境。由于德育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社會更好地發展,所以只有整個社會對德育的重視程度提高,并讓學生融入社會去才能具體地實現學生道德素養的提高。
班主任同時也需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交流,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來更好地培養學生,其具體方法可以是與對學生進行家訪、開展相關講座、進行調查問卷等。最后,因為學生在校園的時間較長,所以在德育工作中最為重要的即是班主任在校園生活中對道德素養的培養,創造出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也讓校園文化促進學生成長,實現學生與校園文化共同發展。通過這三者的共同發展,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并實現對學生分析、判斷能力有很大提高的目標。
二、正確選擇德育內容,促進學生未來發展
在對德育內容進行選擇時,既要源于實際,又要適當超越。首先,班主任應根據需要選擇正確的德育內容,這樣做有利于保證德育取得實效。其次,在依據綱要選擇內容時,既要切合時代內容,還要顧及學生的發展實際,總之,要正確處理好幾者的關系。然而,現實卻是,在關于指導學生生存發展的德育內容上,教育系統卻沒有給予多大的重視。
在班主任德育上,應多關注學生的日常消費是否合理、人際交往是否正常、校園安全是否受益,這樣做不僅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能使之理解生活真諦,學會獨立生活。在學校德育內容上,要以社會教育、社會德育為目標,不僅要以學生年齡性格特征、品德發展方向為依據進行基礎的、系統的教育,同時,又必須思考做法的效應性,是否適應學生個體發展,是否對其有促進作用。這樣,既保證了實施內容的較為完整、具體,同時又兼具了學生的實際的接受情況。
三、不斷探索總結,實現德育價值
采取怎樣的方法決定了德育工作能否順利開展,也決定了德育工作的成果情況。在這個過程中,應對教育理念、德育目標、班主任與采取方法的關系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一者,德育目標是由教育理念與班主任所確立的,而不同的德育目標對所要采取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再者,班主任只有采取了適當的德育方法才能使得德育目標更好地實現。所以,根據以上情況,德育工作應注意到:
將德育工作從封閉轉化為開放,結合學校的有限的課堂和社會的這個大講堂。
把戶外實踐、社會調研、多校合作等活動由班主任組織并帶領學生參加,通過給學生切身的實地感受體驗和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理論和實踐,使學生的政治理念、道德水準、思想價值與社會行為能夠適應市場的需要,培養學生能夠做到開拓進取,勇于創新,達到讓學生的心理素質能夠適應社會需要的目的。
強調班主任的以身作則,避免一味的說教。
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教育者,具有很好的示范,領導作用。充分發揮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是提高學生道德素養的有效方式。這就意味著,班主任需要做到通過自身榜樣作用的,即借助語言、行動、形象等體現自身的道德素養。同時,也要注重對班級文化的培養,即利用相關的書籍、材料實現課下教育,發揚積極向上的和諧班級相處氛圍等。最終實習班主任對道德素養提高的榜樣作用。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對自身道德素養提高的積極性。
在德育工作中,最為關鍵的即是如何讓學生接受道德素養教育,其根本的解決方式是在于提高學生對其的認同度。這就要求了班主任需要將傳統的教導與實際活動結合起來,即將學生這個主體與德育工作相結合,使得學生樂于接受對其道德素養的要求,并能夠實現長效性,讓其成為學生的內在特質。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方法采取的有效性與學生的實時情況,這是一個變化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不斷創新的過程。想要更好地推動這個過程的發展,就需要班主任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明白了解學生的想法、需求以及獨特的見解。改變以往的將自己作為教育的中心,真正的走進學生,給予學生最需要的幫助,完成德育的目的。
四、總結
想要真正有效地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完成對高中生的人格、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培養的具體目標。這既是對班主任的挑戰,也是對班主任加強自身培養的要求,只有班主任在不斷提高知識水平、糾正不足性格、總結失敗經驗、創新教育方法的前提下,結合社會、家庭、校園與學生的密切關系,進行科學、有針對性的道德素養培育,才能真正實現道德素養教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巧英.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分析[j].時代教育,2013,(10):128.
[2]劉平.做好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j].時代報告(下半月),2011,(11):330.
高中班主任德育論文篇二
1. 貫徹全新德育教學觀念。
明確德育工作是為每一個學生服務, 德育工作是大方向的教育教學理念。充分重視德育在教育過程中的主觀能動作用, 充分理解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環, 充分認識德育工作在學生全方位綜合教育中發揮的作用。在此基礎上重新設立德育的教學目標, 進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明確班主任的工作職責是綜合性的, 區別于單純的管理的工作。正確理解班主任的榜樣作用, 正確認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明確自身崗位職責的基礎上開展教育工作, 從生活和學習上切實發揮作用。工作中與學生、學生家庭建立良好的溝通環境, 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心理動向, 并結合當前社會切實需求, 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德育教育。
2. 把握現實需求、結合實際現象進行德育工作。
高中階段的德育教育要具有針對性以適應現實需求, 從學生本身和社會需求兩個方面出發。每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都是不同的, 班主任應通過多種渠道不斷完善對學生個體的了解, 對學生共性的問題加以歸類, 對學生個體的問題加以標記。并根據共性和個體問題有針對性地選擇德育內容, 并結合生活實踐, 避免單純的說教教學, 充分發揮德育的實效性。在教學過程中應牢牢把握當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方向, 根據社會需求作為參考項制定部分德育教學內容和目標, 以期未來進入高等學府的深造學習中能很好地適應社會人才培養。
3. 創新開拓德育新方法。
要實現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就要求班主任能夠將德育教育與科學發展理論結合。高中班主任應在充分理解貫徹教育科學發展理念的基礎上, 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科學發展, 開拓新的教學方法, 使德育與當下的教育理念有機結合起來, 更容易滲透理解。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還應當結合素質教育, 現代教育科學發展倡導素質教育, 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恰當結合素質教育, 可以充分發揮德育的本質特性。另外, 可以將德育與生活實踐相結合, 采用事實說話的教育方法, 使學生能夠理解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進而使學生重視德育課堂。
高中班主任德育論文篇三
最近在一個教育論壇上看到一個教師的提問:按道理來說,德育工作應該是學校工作的核心。但事實上,各個重點高中都在為抓分數、抓重點人數而奮力拼搏。重點指標統領著全校的工作。那么德育工作呢?德育是為教學服務的。理由是德育工作做得好,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成績就會上升。
這其實是目前國內重點高中教育的一個普遍現象,也是很多教師的困惑與無奈。德育與教學并不是簡單的從屬關系,不能簡單地說誰為誰服務。對于學生而言,兩者并存,相互補充,缺一不可。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生存的第一要素,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重視升學率的同時,教師也要認識到育人與育才的同等重要性。對一個人的整體發展來說,成人應該比成才更重要,對于一個優秀的班主任來說,做好“人師”要比做好“經師”更重要。班主任只有自我內心充滿了正能量,才有可能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正能量,學生才會敬重你,才會服從你的管教。這正是古人所說的:“教育有道,道在心靈?!?/p>
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與影響,絕不僅僅是講道理、傳知識,而是要把自己的精神能量傳遞給學生,維護學生的心力,讓他們能夠成為一個內心強、勇于奉獻、敢于擔當的人。而學生這種盡力的生成是靠養成的,是一個慢慢內化的過程。好的德育是不經意中的點悟,而非刻意的規范;是潤物無聲的滋養,而非外在行為的管制;是從外到內的精神熏染,而非終端結果的速成。
有位教育專家說:“如果我想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我必須成為那樣的人。我希望他們舉止優雅,我也必須非常優雅,即使我想對他們發火的時候,也必須非常優雅,即使他們氣得我想扔他們到窗外,我也必須保持優雅。我想讓孩子們努力,我自己就必須成為我孩子從沒見過的那么努力工作的人。”作為班主任,如果能夠用對學生的要求來要求自己,那就非常了不起了,這樣的德育教育必然成功。
[1] 李長偉,徐瑩暉.功利主義教育目的與人的工具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17(9):5-7.
高中班主任德育論文篇四
1. 教育觀念落后。
在教育過程中, 不能確切理解教育的本質是全方位教育的教育理念, 教育觀念狹隘片面, 使得教育工作的主旨有所偏頗。當下很多班主任對自身的教育工作理解片面, 僅僅是將班主任工作定義為管理工作, 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不夠重視, 片面的管理不利于建立良好的班級風氣。只有有靈魂的班集體, 才能影響學生的思想建設。班主任對教育的片面理解導致班主任不能與學生, 家庭, 社會這些具象的方面相連接, 不能從各個方面掌握學生的心理動向, 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也就脫離了現實意義。
2. 德育工作脫離實際。
在現階段的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脫離實際的問題。德育教育的設定應該從實際出發, 在生活和學習上加以引導, 而不是寬泛片面的書本教育。僅僅從書本理論上進行灌輸性教育是不會有實質性作用的。寬泛的教學設定使得學生個體不能很好地理解吸收。每個學生存在的問題是不盡相同的, 寬泛的德育教育失去強有力的針對性, 變得不痛不癢, 不能切實發揮作用。
3. 德育工作方法單一。
好的教學方法能夠使教學效果實現最大化, 但是當前德育工作方法片面單一, 寬泛的說教方法不能與科學發展相結合, 不能與素質教育學相貫通。單純的說教課程不能使學生有主觀認知, 也不能使學生產生共鳴感, 致使德育工作的實效低。
高中班主任德育論文篇五
班主任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對目前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現狀及其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幾點對策。
班主任;德育;問題;原因;對策
面對新形勢、新情況,作為學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德育工作,既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班主任德育工作將成為當今時代給我們提出的重要課題。
1.當前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德育隊伍水平不高。目前,德育工作隊伍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班主任工作隊伍思想不穩定,信心不足,對德育工作的價值認識不夠,沒有把德育工作當作一項事業來做;學生工作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欠缺,不能很好地解決學生的思想政治問題;工作效果達不到要求等。
德育途徑和手段單一。在德育工作中,往往存在著只注重課堂教學的作用,而忽視隱性課程在德育中的特殊作用的現象。在實際德育工作中,往往對隱性課程的作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學校教育中重智育輕德育;重知識灌輸輕行為養成;重課堂教學輕社會實踐;重校內教育輕校外教育的現象仍然存在。從而使德育手段和途徑陳舊、單一。
2.當前班主任德育工作問題的成因。
學生原因。許多學生獲得的信息,并不完全來源于課堂,而是來源于大眾傳播媒體,但學生已形成的基本觀點以及僅有的生活經驗,并不具備處理眾多信息的本領,特別是他們對社會的了解太少,這是當代學生普遍存在的“貧血病”。
家庭原因。現在的青少年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許多家庭忽視了對孩子進行道德品質教育,家長對孩子的獎懲也是重物質獎勵輕精神鼓勵。班主任不僅在德育和學校的教學活動中占重要的地位,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應該發揮重要的作用。
學校原因。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特點、規律研究不夠深入。學校教育中重智育輕德育;重知識灌輸輕行為養成;重課堂教學輕社會實踐;重校內教育輕校外教育的現象仍然存在。德育工作缺乏保障機制和隊伍激勵機制,往往是領導重視就紅紅火火,領導不重視就是冷冷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