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方案的制定需要考慮各種因素,包括資源的利用、風險的評估以及市場的需求等,以確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成功實施。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春天方案篇一
1.讓孩子、家長、老師共同分享參與游戲的樂趣,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2.給孩子表現自我的機會,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促進孩子交往能力的發展。
3.通過活動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孩子的心愿,促進家園同步教育。
尊敬的家長:
你們好!
我們班定于5月12日(周六)上午8:30——11:00在朝陽公園北門舉行戶外親子活動,歡迎各位家長朋友前來參加。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放飛美麗的風箏。
活動的具體安排及注意事項如下:
活動安排:
8:30——8:40在朝陽公園北門集中
8:40——8:50提出制作風箏的要求
8:50——10:30鼓勵幼兒與家長自由大膽設計風箏
10:30——11:00家長把孩子的心愿記錄下來,老師、家長和孩子一起放飛風箏。
11:00結束活動、幼兒由各家長送至幼兒園午餐。
愛心提示:
1.請家長帶一盒筆(水彩筆或油畫棒均可,老師會帶水粉)。
2.請家長給孩子穿適量的衣服、輕便的鞋子。帶適量的水和食物,自帶攝像機或照相機。
3.5月12日早上8:30準時在朝陽公園北門集中。
4.活動中注意培養孩子合作、互助、分享的良好的社會性行為
5.教育孩子愛護環境,不攀折花草樹木。
6.教育孩子注意安全,不攀爬欄桿,不在河邊逗留、玩耍。
7.為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請各家庭在活動結束時清理自己的垃圾,并教育孩子不能隨便扔垃圾。
8.11點左右結束活動,活動后自行安排活動,沒有特殊要求。
9.請家長關注自己孩子的安全。
10.參加家長人數不受限制。
11.活動中,以孩子繪畫為主,家長參與繪畫前、用色前,要征求孩子的意見。
12.重點:設計的畫面,要講求對稱,家長必要時要做指導。
小班春天方案篇二
1、通過組織幼兒外出活動,真正讓幼兒走進大自然,開闊孩子們的眼界,增強孩子們的團隊意識。
2、結合4月主題活動“小花園”,讓幼兒感受春天的變化。
活動地點:松江月圓園藝術園
活動人物:教師( 名)、幼兒( 名)、家長( 名)
活動時間:周一(4月24日)
活動過程:
1、觀察“松江月圓園藝術園”的樹木、花草,感受春天的美麗景色。
2、游戲活動:
集體活動:玩沙、參觀大榕樹、跳跳云、迷你長城、迷宮等
親子游戲:
(1)揪“尾巴”
準備:“尾巴”若干
玩法:游戲開始時,一位家長和孩子各自將紅色帶的三分之一塞進褲腰里,其余的部分拖在外面當“尾巴”?!拔舶汀辈豢商?,否則孩子不容易抓住。家長和孩子面對面站立,同時數“一,二,三”,兩人同時開始左右挪動,互相揪對方的“尾巴”,先揪到“尾巴”的為勝。
(2)沙地尋寶
準備:各種“寶藏”若干
玩法:在沙地中已藏好“寶藏”,幼兒和家長組成一個尋寶隊,把沙地中的“寶藏”找出來,哪隊找出來的最多為勝。
(3)袋鼠抱
玩法:8個家庭為一隊,每隊分成兩組,面對面站立。幼兒學袋鼠抱緊家長的頭頸,雙腿夾住家長的腰,家長不能用手抱孩子。游戲開始,第一個家長跑向對面的家長,拍一下對面家長的手,對面家長則跑至對面。哪隊家長先跑完為勝。
活動反思:
此活動是結合了4月主題活動“小花園”,家長和小朋友、老師一起走出教室、走出幼兒園,去松江月圓園藝術園感受春風的撫佛,去領略陽光的暖意,去尋找春天的足跡。
春游,是孩子們的期盼。整個活動孩子的興趣是高漲的,我們老師先帶著孩子們和家長在藝術園里慢慢地散步,吸一吸藝術園里新鮮的空氣;踏一踏藝術園里松軟的泥土;賞一賞藝術園里無邊的風光,游一游這如畫般美麗的春天風景。孩子們睜著一雙雙明亮的眼睛捕捉著美麗的春天,他們全身心地融入了春的美景中,感受著春天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此次活動利用親子游戲為孩子和家長們營造交往游樂的機會,拉近了孩子、家長、教師的心。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在幼兒園以外的環境相處,有種無形的歸宿感讓他們更感親近,平時在幼兒園見面點頭之交的家長們,此時也許成了親密的朋友。我想這次春游,對孩子、家長都是一次難忘的經歷:在大自然中的釋放與親近。
通過這次春游活動使孩子們開拓了視野,在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時也大大地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外知識。
小班春天方案篇三
折紙。
折紙是我班班級特色活動?;顒娱_展之初幼兒通過玩紙,發現了紙的特性。所以,在老師的幫助下,已自擬出活動常規及要求?;顒又?,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己能準確掌握了邊、角、中線等概念,同時學會了簡單的對角折、對邊折、四角向中心折等基本技能,此次活動是在對邊折的基礎上演變出雙三角。
1、掌握雙三角的折法。
2、發展幼兒手眼協調能力,能較均勻地將左右兩個角向同一方向折疊。
折紙活動《青蛙》
活動前帶幼兒觀察青蛙外形,大范例一個,正方形紙若干,布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塊,青蛙跳音樂片段。
1、啟發引導幼兒總結青蛙外形特點。
師:青蛙的頭和身體象一個什么形狀?
幼:三角形。
師:青蛙有幾條腿。
幼:青蛙有四條腿。
師:青蛙的四條腿都是在身體兩側的,兩條在前,兩條在后。
幼:前腿向前伸,后腿向后伸展。
2、出示大范例,引導幼兒觀察范例中前后腿的折法。
幼:用上面一層向前折前腿,后腿是用第二層向下折出來的。
3、教師分步示范折疊方法,重點講解雙三角的折法。
a:引導幼兒先進行兩次對邊折。
b:將大正方形紙變為小正方形,然后用左手將上面一層的正方形撐開,右手扶住上面半開口邊折痕向底層的中線壓折。
c:背面同樣。
d:將上層兩個小角向兩個斜邊的上方拉折,形成前腿。
e、掀開上層將下層的兩個小角向三角形底邊拉折,形成后腿。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掌握重點,體驗成功感。
4、游戲《青蛙賽跑》
a、 將青蛙頭向前,用嘴在尾部吹氣,使青蛙向前移動。
b、 引導幼兒找身邊的同伴進行比賽。
5、引導幼兒將“青蛙”放在“池塘里”
小青蛙玩累了,它該到池塘里喝水,休息了。咱們把它們放到池塘里,讓它們休息。小朋友也要向青蛙一樣,該喝水,休息了。
6、喝水環節中,教師口頭幫助幼兒復習青蛙的折法,盥洗后再引導幼兒進行講評。
7、活動自然結束。
小朋友回家教父母折青蛙進行游戲,一方面復習,增進家庭親情。
一方面本次活動中,活動氛圍輕松、和諧,幼兒參與性高,能大膽嘗試。
教師講解細致、到位,幼兒能較好的操作。在開始部分,教師能啟發幼兒用語言對青蛙外形進行總結,發展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及觀察能力。結束部分幼兒不僅能體驗到成功感,而且在游戲中增進了同伴間的友情,用青蛙喝水的方式引導幼兒喝水,符合小班年齡特點。活動講評中能讓幼兒嘗試評價,發展了幼兒的分辨能力。總之,本次活動幼兒掌握了雙三角的折法,還在多方面提高了能力。
小班春天方案篇四
1.各種形態的毛毛蟲范例圖片
2.提供各種木質瓶塞、多色水粉顏料、畫紙、擦手巾等
【玩法與建議】
1.指導幼兒印好毛毛蟲的身體后,添畫毛毛蟲的眼睛、嘴巴、觸角以及草地等背景,豐富畫面內容。
2.請幼兒觀察毛毛蟲圖片,說一說自己看到的毛毛蟲姿態是什么樣的?可以用什么材料來表現毛毛蟲的姿態。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毛毛蟲通過做不同事情而展現的姿態不同。例如:波浪的毛毛蟲、卷卷的毛毛蟲、直直的爬行毛毛蟲、向上爬行的毛毛蟲等等。
*蝴蝶穿花衣 *
【材料】
1.不同種類和顏色的蝴蝶范例圖片
2. 提供棉棒、剪刀、粉色水分、蝴蝶輪廓畫紙、抹布、范例等。
【玩法與建議】
1.指導幼兒用棉棒運用各種花紋在蝴蝶輪廓內進形裝飾,表現蝴蝶花紋的對稱性。
3.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用棉棒蘸取適當的顏料,在蝴蝶輪廓用不同花紋進行裝飾。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的蝴蝶翅膀是對稱的。
【材料】
1.音樂《春天》,人物裝扮圖片參照。
2.提供花園背景、蝴蝶活動道具、顏色不同的花朵、花寶寶和蝴蝶頭飾。
【玩法與建議】
1.指導幼兒根據音樂大膽表現蝴蝶飛舞的動作以及停留在花上的造型
2.鼓勵幼兒進一步熟悉歌曲旋律,大膽表現柳樹彎腰、蜜蜂蝴蝶飛舞、小兔蹦蹦跳跳和小花開放等動作。
3.請幼兒自主選擇角色,進行大膽裝扮,引導幼兒嘗試以分角色接唱方式與同伴合作演唱并表演動作。
1.提供有關春天的繪本故事。
2.幼兒自制圖書《春天的秘密》
【玩法與建議】
1.指導幼兒與同伴合作分角色表演故事。
2.請幼兒安靜地閱讀春天有關的繪本故事,學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與同伴合作分角色表演故事。
3.鼓勵幼兒自選角色,自主裝扮,用各種道具布置表演場景。
【材料】
1.小蝸牛若干。
2.透明塑料缸、塑料箱,噴水壺、放大鏡、記錄本。
3.沙土,黃瓜、蘋果、嫩卷心菜菜葉、青菜葉等蝸牛愛吃的食物。
【玩法與建議】
2.組織幼兒討論飼養小蝸牛的方法,豐富幼兒飼養小蝸牛的有關經驗。
3.引導幼兒學會飼養、照顧小蝸牛,使幼兒知道小蝸牛愛吃的食物、每次喂食的量和喂食時間、飼養小蝸牛的注意事項等等。
4.鼓勵幼兒堅持照料小蝸牛,嘗試用放大鏡觀察小蝸牛,將自己的發現和老師、小伙伴分享。
1.蜜蜂、蝴蝶、花朵、數字卡片等。
2.小花園背景圖一張
【玩法與建議】
1.指導幼兒根據花朵的顏色、數量進行匹配、點數。
2.引導幼兒根據花朵顏色、數量、手口一致點數匹配蜜蜂和蝴蝶。
3.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先點數花朵,在根據花朵數量匹配相同數量的蜜蜂和蝴蝶。
*捉迷藏*
【材料】
1.自制花園背景圖
2.蝴蝶、蝸牛、蜜蜂等卡片若干,放大鏡.
【玩法與建議】
1.指導幼兒利用花園背景圖和小動物卡片開展游戲。
2.引導能觀察出畫面中小動物的具體方位,鞏固對上下、里外、前后等空間方位的認識。
3.能力弱的幼兒先分辨小動物,再分辨學習上下,里外、前后等空間方位。
4.鼓勵幼兒能隨意擺動花園里的小動物卡片,進行上下、里外、前后等空間方位的表達。
小班春天方案篇五
主題的產生:我班的幼兒是新入園的孩子,對幼兒園集體還比較陌生,情緒還不太穩定,不能很好的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減少幼兒因與家庭、父母分離而產生的焦慮,培養幼兒對集體對小朋友的情感,確立該主題。
預設目標:
1、穩定幼兒的情緒,愿意來幼兒園,親近老師能隨老師同伴一起游戲活動。
2、認識班里的同伴和老師知道自己是幼兒園的小朋友。
3、在老師的幫助下愿意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4、初步培養幼兒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
家長配合:
1、堅持送孩子來園。
2、為幼兒準備生活照片。
3、及時與老師溝通孩子的情緒反應。
環境布置:
互動墻飾《我的風車轉轉轉》《我和爸爸媽媽》《我在這里》
主題知識網:
1、健康領域:穩定幼兒的情緒;學習使用小勺正確的進餐;培養幼兒獨立的午睡習慣。
2、語言領域:能聽懂普通話;認識生活中的簡單標記;培養幼兒大膽地表達。
3、社會領域:愿意來幼兒園;親近老師、同伴,知道自己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激發幼兒愛老師的情感,有事向老師求助;熟悉幼兒園環境。
4、科學領域:學習區分大小;認識一個和許多個。
5、藝術領域:喜歡音樂活動,并隨音樂做簡單的動作。
主題活動網:
1、健康領域:《認識標志、符號》活動《睡覺嘍》
3、社會領域:談話《我和爸爸媽媽》游戲《我是誰》
4、科學領域:游戲《1和許多》游戲《比高矮》
5、藝術領域:歌曲《我上幼兒園》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