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年級數學手抄報篇一
1.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2.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及觀察、比較、概括、實踐的能力。
3.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多媒體課件、模擬錢幣。
一、情境導入
1.通過看錄像,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認識人民幣。(板書課題)
2.對人民幣你有哪些了解?
根據學生回答情況,教師隨機處理。
二、探究新知
1.獨立識別人民幣。
2.說說識別方法。
3.分類。
(1)紙幣、硬幣各有什么共同點、不同點?
(2)元幣、角幣、分幣的幣種?介紹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
4.和電腦娃娃比賽,看誰先說出人民幣的面值。
5.例2:購物游戲。
6.獨立完成第48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匯報。
7.例3。
9.實踐應用
1元錢能買什么?
10元錢能買什么?
三、拓展創新
1.每個書包35元。
(1)我的錢正好買一個,你猜猜我最多有幾張面值十元的?
(2)如果付的錢全是面值十元的,你猜猜我付了多少張?
2.談話升華。
四、全課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沈陽市沈河區朝陽一校
一年級數學手抄報篇二
1、學習兒歌《數一數》,理解兒歌內容。
2、掌握兒歌中方位詞名稱,讀準“虎、鹿、豬、兔、鼠”的音。
3、體驗兒歌中詼諧的情感、情緒,愉快、積極地參與活動。
4、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5、體驗兒歌游戲的樂趣。
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掌握兒歌中方位詞名稱,讀準“虎、鹿、豬、兔、鼠”的音。
1、虎、鹿、豬、兔、鼠圖片各一
2、自制相應ppt。
一、導入,出示小動物
師:今天我們班里來了很多動物朋友呢,來一起看看都有誰?(出示動物圖片)
(強調一下每種動物的準確發音。)
二、感知理解兒歌內容,學說兒歌。
幼兒回答后,教師隨機用兒歌里的話小結,如幼兒說老虎藏在山里,可引導幼兒說:山上一只虎,并帶領幼兒一起說一說。
2、師:還有一些小動物也藏起來了,看看小鹿藏在哪里了?(樹里面,告訴幼兒是樹林)并歸納為林中一只鹿,請幼兒學說。ppt第二畫面也是如此。ppt第三畫面,教師提出要求:請小朋友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一說:“哪里一只x”,可以先與旁邊的好朋友一起說說。最后再個別回答,播放課件,集體學說。
3、引出兒歌最后兩句。師:一共有幾位朋友來和我們玩了捉迷藏的游戲?我們一起來數數看。(1、2、3、4、5)它們是誰呀?這一次,請小朋友用一個字來說說看。
在幼兒回答后集體練習說:數一數,1、2、3、4、5,虎,鹿,豬,兔,鼠。
三、完整學習兒歌
1、完整欣賞兒歌。師:剛才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圖畫里面其實還隱藏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2、師:現在我們也來說一說這首兒歌吧。幼兒學說兒歌一遍。
3、接龍游戲。老師說:山上——幼兒接:一只虎……游戲兩次,第二次相反。
4、再次完整朗讀。
四、游戲“捉迷藏”。
2、幼兒自由藏在活動室里的某一個地方。
3、交流:剛才你藏在哪里?(桌子下面……)
附:
數一數
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路邊一頭豬,草里一只兔;洞里一只鼠。
數一數,1,2,3,4,5——虎、鹿、豬、兔、鼠。
一年級數學手抄報篇三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26~27頁的例題和“想想做做”。
1、 通過觀察和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的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征,會辨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
2、 培養學生初步的操作和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 通過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以及創新意識。
4、 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懂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一、 聯系生活,激趣導入
2、 小朋友,你帶來了哪些“朋友”啊?向大家介紹一下。(學生展示帶來的物體,能說出名稱的就說出來)
3、 小朋友帶的物體真多呀,看了這些物體,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4、 看來,小朋友想知道的知識還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些物體。(揭示課題: 認識物體)
二、 動手探究,體驗領悟
活動一: 看一看、摸一摸。
1、 學生認真觀察桌面上的物體,初步感知物體的外形。
2、 學生用手觸摸物體,初步感知物體的特性。
3、 學生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說說物體的形狀分別是怎樣的。
活動二: 分一分、比一比。
1、 以小組為單位將物體進行分類。
2、 各小組說說自己小組分了幾類,是怎樣分的。
3、 全班交流,達成共識。教師相機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名稱。
4、 各小組分別拿出一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在桌面上滾一滾、堆一堆,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活動三: 認一認、找一找。
1、 學生看大屏幕上的圖形,說圖形的名稱。
2、 請四名學生頭戴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頭飾,其余學生在桌面上找出各自的好朋友,并舉起來,以示響應。
3、 教師指出,像這樣的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小朋友仔細看看我們的教室,哪些物體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快找找看。
4、 要求學生想一想: 在哪些地方也見過這幾種形狀的物體?
活動四: 搭一搭、數一數。
1、 明確要求后,學生動手搭積木。
搭好后,學生可以離開座位互相參觀學習,并進行評價。
展示部分優秀作品,并指名說說這件作品是用哪些形狀的物體搭成的。
2、 數數自己的作品中,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各用了幾個,把數的結果填在表格里。
三、 總結延伸
1、 今天,我們和誰成了好朋友?學到了哪些知識?
2、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朋友,課后,大家再去找找吧!
一年級數學手抄報篇四
1、認識常見人民幣面值及特征。
2、知道人民幣的用途及一些意義。
3、了解簡單的錢幣兌換關系,并學習簡單的粘補技巧。
認識人民幣面值,人民幣的兌換關系。
1、各種面值人民幣。
2、一些日常用品及價格單。
一、了解人民幣
1、出示人民幣,教師:這個是什么?有什么用呢?
2、教師:對,是錢,錢是一種拿來交易的東西,比如用來買玩具啊,買生日蛋糕啊,或者請別人干活要給錢給別人啊。我們中國制造出來的錢叫人民幣。
二、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1、在黑板上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給幼兒觀看,請幼兒仔細觀察有何不同。
2、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3、教師糾正、肯定幼兒的說法。
4、簡單告知幼兒人民幣的基本貨幣單位是圓角分。
三、人民幣的兌換
1、出示2角的人民幣,請幼兒說說可以兌換成幾張1角的人民幣。
1、粘補殘缺的“人民幣”。
2、角色游戲:購物。
1、教學活動準備充分,所用的真幣是幼兒生活中熟悉的,對幼兒很有吸引力。他們興趣高,都樂于表現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比如告訴幼兒人民幣不能撕毀,這是犯法的,幼兒都很認真的和老師一起把撕爛的錢幣粘補好。通過給幼兒自己認真觀察,給他們了解可以通過顏色、數字的不同,認識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3、老師適時把自己當成幼兒,既是活動的主導者,又是活動的參與者,幼兒在平等的氛圍中和老師打成一片。
4、本次活動整個過程幼兒很活躍,超乎我本人想象中,以為會是枯燥的一節課,但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在今后的教學中,不僅要了解教材,更加要去了解幼兒。
5、如果再上這節課,我會在此基礎上,加入故事情節,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通過故事讓幼兒更深地了解人民幣,并提升他們的愛國情懷。
一年級數學手抄報篇五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二冊“認識人民幣”。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知道1角=10分,初步學會簡單的角、分的換算。
2、知道愛護人民幣和合理計劃、節約用錢。
3、初步培養推理能力和實踐能力。
教師準備:投影儀一臺,打有5分2枚、2分5枚、1分10枚硬幣的膠片一張,大紅花10朵。
學生準備:5分2枚、2分5枚、1分10枚的硬幣。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師用投影儀出示打有5分2枚、2分5枚、1分10枚的硬幣圖,邊指圖邊說:“今天,老師要看看同學們,看誰上課時最愛動腦筋,最愛交流匯報,老師就給最聰明的同學戴上大紅花,希望每個同學都能爭取。好嗎?”
生:好的。
師:用圖上的硬幣,你能用幾種方法湊成一角?能說一說,并寫出算式嗎?
師:請同學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5分、2分、1分硬幣,像老師這樣,按圖在書桌上排列。(圖略)
二、引導探究,動手實踐
1、小組活動:每4個同學為一組,小組協作活動,通過擺一擺、說一說、議一議,動手實踐,合作研究,解決問題。
根據學生的匯報師板書:
(1)2個5分就是10分,等于1角。
算式為:5分+5分=1角
(2)1個5分、2個2分、1個1分是10分,等于1角。
算式為:5分+2分+2分+1分=1角
(3)5個2分就是10分,等于1角。
算式為:2分+2分+2分+2分+2分=1角
3、深化研究:師:除了以上的三種湊法,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先擺5分的,再擺2分的,最后擺1分的。
師:好的,你真聰明。(師給他戴上一朵大紅花)。你能具體說出擺的方法和算式嗎?
生:1個5分的、1個2分的、3個1分的。
算式為:5分+2分+1分+1分+1分=1角
三、交流論證,學以致用
生:5分的擺完了,那么可以用2分的、1分的來擺,湊足10分就是1角。
師:你真了不起。(師給他戴上一朵大紅花)。現在照這位同學說的,再進行小組討論,說出湊的方法,寫出算式。
(生獨立思考后,小組自由討論,學生七嘴八舌、議論紛紛,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師:數一數,用圖上的硬幣湊成一角的方法共有幾種?還有其它的方法嗎?
生:共有10種方法。沒有其它的方法。
師:同學們通過動手擺一擺、說一說、議一議、交流論證、歸納總結,寫出了10種湊法和算法。戴上大紅花的10名同學為這次活動課的“智慧之星”。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2個5分、5個2分、10個1分湊成一角的10種方法。希望同學們把這節實踐活動課的研究方法用到以后的學習中,從而學到更多的知識,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