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是教師備課的重要工具之一,它是根據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編寫的教學設計方案。通過教案模板的使用,能夠使教學更加系統化和規范化,提高教學效果。我想我們需要一個合適的教案模板來進行備課工作吧。歡迎大家查閱以下教案模板,以幫助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案編寫能力。
金孔雀輕輕跳教學設計
1、通過學習歌曲從音樂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理解本課的主題——美麗的動物,由本主題向音樂外部主題:民族文化、環保等拓展。
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
1、初步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從歌曲中感受傣族風格的歌曲,初步了解傣族的風情。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從音樂中感受孔雀優美的形象和從容的步態。
1、創設情境。
“老師帶領大家去欣賞一個美麗的舞蹈,那是表現了一種很美麗的動物,它美極了,同學們猜猜,這是一個什么動物?”
2、欣賞舞蹈片段《雀之靈》。
師:你知道這段舞蹈表現的是什么小動物嗎?
今天就讓我們和這美麗的孔雀度過這快樂的一天吧!(出示課題)。
3、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題。
1、說孔雀、感悟傣族的民族文化。
師:傣族是我們中華民族中的一個少數民族。孔雀在傣族人心中代表著吉祥。
對于孔雀、對于傣族,你有什么了解嗎?
生回答交流。
2、下面老師帶著你們去美麗的孔雀之鄉走一走。(課件《月光下的鳳尾竹》)。
教師結合圖片介紹(孔雀有黑、白、彩孔雀,他們很愛漂亮,經常把自己的羽毛展示。我們通常把那叫作“孔雀開屏”。孔雀生活在被稱為“動植物王國”的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是一個少數民族,他們的衣服很漂亮,個個能歌善舞,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
師:節日的時候,傣族人民敲鑼打鼓的慶祝,傣族的朋友會在他們的節日里,吹想自己的獨有的樂器為自己慶祝,你們看!
3、教師簡單介紹葫蘆絲(葫蘆絲是傣族最有特色的'民族樂器。)。
1、初聽全曲。
師:閉上你的小眼睛,豎起你們的音樂耳朵,聽聽葫蘆絲的聲音是怎么樣的?(聲音優美、輕柔。)。
(1)模仿葫蘆絲的聲音“lu”和演奏方法,跟著鋼琴演唱,(出示歌曲)。
(2)節奏練習,為旋律演唱奠定基礎。
(3)代入旋律演唱,個別小朋友唱或小組唱。
5356│6—│31│5—‖。
2、復聽全曲、學習歌詞。
思考:歌曲里的小朋友和小孔雀在干什么?
歌曲的情緒如何?
(出示歌詞)。
(1)個人朗讀或全班齊讀。
(2)跟老師有節奏的朗讀。
3、再次聆聽全曲。
師:跟著音樂輕輕的唱,記住你喜歡的,唱給大家聽聽。
4、用多種形式熟悉、演唱歌曲。
1、二四拍的強弱規律。
2、句尾每個字收音要輕,體現親切感,
3、展翅飛翔一句力度加強。
4、結尾用較弱的力度,表現美妙的意境。
5、完整地跟著鋼琴演唱歌曲。
1、“小孔雀漂亮嗎?云南省是我國唯一有孔雀的地方,孔雀生活在這么美麗的地方,是因為傣族人民非常熱愛自己的家鄉,環境保護得很好。它的熱帶雨林是地球上保存最完好的熱帶雨林之一。(引導學生要保護環境,讓動物們有良好的生活環境,愛護動物,不濫殺濫捕動物,更不能吃國家保護的珍惜野生動物)”
2、繼續欣賞楊麗萍的《雀之靈》,感受孔雀的美。
金孔雀輕輕跳教案
1.學習傣族舞的手勢、步伐和簡單動作,并能跟隨音樂用輕柔、優美的動作表演舞蹈。
2.培養喜愛孔雀愛護孔雀的情感。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1.《美麗的孔雀》及《孔雀舞》教師教學資源。
2.《金孔雀輕輕跳》音樂cd。
3.孔雀頭飾。
1.觀看《美麗的孔雀》教師教學資源,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習性。
引導幼兒觀察視頻中孔雀開屏、梳理羽毛以及孔雀尾羽、領羽的樣子,學習孔雀的特點并進行簡單模仿。
2.欣賞歌曲《金孔雀輕輕跳》,感受傣族音樂的優美。
3.學習舞蹈。
(1)請幼兒用手部動作模仿小孔雀,指導幼兒做冠形動作時中指、無名指、小指要盡量伸直。
(2)游戲“小孔雀學走路”,練習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姿態。
4.幼兒帶孔雀頭飾分組表演,互相欣賞。啟發幼兒從表情、動作及結束造型多個方面進行評價。
投放繪畫紙和水彩筆到美工區,請幼兒畫一畫美麗的孔雀。
這是一節大班的音樂欣賞活動《金孔雀輕輕跳》,在本次活動中,小朋友表現得特別棒,不僅較好的用語言表達出了對歌曲特點的理解,還能夠用肢體動作來體現歌曲的美的意境。活動中,我以小朋友非常喜歡的動畫片的形式導入活動,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樂曲欣賞環節,我采用了歌曲對比和利用紗巾親身感受兩種方法來讓幼兒體驗樂曲旋律的輕、柔、慢。比較有效的幫助大部分幼兒說出了樂曲特點,避免了上次試講時幼兒感受到了但表達不出來的問題。在歌曲欣賞環節,我采用了由“點”到“面”層層深入的方式,讓幼兒感受歌詞的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利用動畫視頻將孔雀與小朋友一起跳舞的歡快場面展現出來,生動形象。較好的達到了教學目標。最后的拓展延伸環節,注重提高幼兒的人文素養,用舞蹈的形式將課堂氣氛推向xx,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欣賞歌曲的快樂和愉悅。
本次活動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如在歌曲欣賞環節,由于借班上課,我忽略了幼兒對歌詞很陌生這個細節,幼兒在聽一遍后基本都無法回答老師的提問,雖然也靈活的加入了清唱和教唱,幼兒也基本說出了歌曲內容,但感覺比較困難,可以嘗試改變提問方式或分兩課時進行。
本次活動與以往活動相比的亮點:本次活動利用了多媒體動畫,生動形象,比起以前欣賞教學中運用的圖片和口頭講述,幼兒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引入部分,我經過了多次修改,最開始為了活躍課堂氣氛,采用了音樂游戲“快慢走”,但發現氣氛是比較活躍,對歌曲旋律的體驗也有一定幫助,但根本沒有達到創設情境的目的;經過修改,我把引入部分改為了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準備讓幼兒通過傾聽來創設情境,試上后我發現對于才剛剛升上大班的幼兒來說,通過傾聽比較抽象的聲音來感受情境比較困難,大部分的幼兒都不能感受和體驗。經過思考,我改用幼兒都非常喜歡的動畫形式導入,直觀形象,為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幼兒園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精選范文模板
師生雙方通過親身感受和對比等方法來體驗歌曲的特點,嘗試用簡單的身體動作來表現歌曲的美的意境。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活動目標。
1通過親身感受和對比等方法來體驗歌曲的特點,嘗試用簡單的身體動作來表現歌曲的美的意境。
2通過對歌詞的分析,讓幼兒對歌曲展開相關聯想,體驗傣族小朋友親近大自然,并與之和諧相處的生活情趣。
3喜歡歌曲,能安靜的傾聽。
教學重點、難點。
體驗歌曲特點,嘗試用簡單的身體動作來表現歌曲美的意境。
活動準備。
1音樂:《紅星歌》、《經孔雀輕輕跳》伴奏、演唱mp3;。
2視頻:動畫片段《兩只小孔雀》、傣族風情風光片段、《經孔雀輕輕跳》flash;3教具:紗巾。
活動過程。
一、進場。
在《紅星歌》的樂曲聲中,老師和幼兒邁著雄壯有力的步伐進入活動區。
設計意圖:采用幼兒熟悉的旋律,讓幼兒感受雄壯有力的節奏,為與本次活動進行對比埋下伏筆。
二、開始部分。
1、欣賞動畫片段《兩只小孔雀》。
師:在剛才的動畫片里,有兩只可愛的小動物,它們是誰?大家嬉笑著相互潑水,你知道他們在過什么節日嗎?在我國,有一個民族,那里的人們把孔雀作為吉祥鳥,潑水節是他們特有的節日,這個民族就是傣族,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孔雀的家鄉,去看看傣家優美的風景吧。
2、傣族風情。
播放短片:傣族風情。
設計意圖:采用幼兒都非常喜歡的動畫形象導入新課,創設生動活潑的課堂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使課堂輕松活潑,寓教于樂。
三、基本部分。
(一)樂曲欣賞。
1、欣賞樂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節奏。
師:這首曲子的旋律跟《紅星歌》比起來,有什么不同?(有力-輕柔,快-慢)。
設計意圖:讓幼兒從熟悉的旋律入手,用對比的方法,初步體驗樂曲的優美。
2、請幼兒伸出雙手閉上眼睛再次欣賞樂曲,教師用紗巾從幼兒手上輕輕劃過。
師:你們在欣賞這首曲子的時候,有什么感覺沒有?(輕,柔,軟,舒服)曲子速度怎樣?(慢)。
設計意圖:利用紗巾的輕柔幫助幼兒親身感受柔與輕,進一步體驗樂曲的優美。
3、鼓勵幼兒一邊欣賞樂曲一邊嘗試用簡單的肢體動作來表現對樂曲的理解。
設計意圖:讓幼兒自己嘗試,把對樂曲的理解表現出來,幫助幼兒更深入的體驗樂曲的優美,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二)歌曲欣賞。
1、請幼兒帶著問題完整欣賞歌曲兩遍。“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歌詞?”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逐句清唱。請幼兒想象歌詞中的情景。
設計意圖:讓幼兒從“點”上感受歌詞,展開想象,體驗歌曲表現的美。
2、無伴奏教師教唱歌詞一遍。(陪視頻畫面)。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教唱,結合視頻畫面,加深幼兒對歌詞的理解,讓幼兒從“面”上展開聯想,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
3、結合flas_完整欣賞,幼兒自由跟唱或者舞蹈。
設計意圖:利用幼兒喜歡的flas_,調動幼兒情緒,將幼兒的想象和畫面結合起來,讓幼兒更進一步的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
四、拓展延伸。
邀請在場的老師共跳孔雀舞。
活動目標:
1.學習冠形、掌形和孔雀展翅的動作,能隨音樂輕柔、優美的進行表演。
2.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3.產生喜愛孔雀、愛護孔雀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制作的《孔雀》課件。
2.《孔雀開屏》的錄像、歌曲《金孔雀輕輕地跳》的光盤。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以猜謎的形式展開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2.運用課件《孔雀》:讓幼兒觀察孔雀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習性以及孔雀的種類。用觀察法、講解法讓幼兒了解孔雀,并能積極、大膽地表達出來。
3.播放錄像《孔雀開屏》,讓幼兒了解孔雀開屏的原因。
(1)一種是孔雀繁殖的季節開屏,吸引雌孔雀,并不是比美。
(2)孔雀開屏是自我保護、防御的本能。
5.教師示范舞蹈,請幼兒欣賞、感受傣族舞蹈的優美。
6.教師教授冠形、掌形及孔雀展翅的動作。
活動目標。
1.學習傣族舞的手勢、步伐和簡單動作,并能跟隨音樂用輕柔、優美的動作表演舞蹈。
2.培養喜愛孔雀愛護孔雀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美麗的孔雀》及《孔雀舞》教師教學資源。
2.《金孔雀輕輕跳》音樂cd。
3.孔雀頭飾。
活動過程。
1.觀看《美麗的孔雀》教師教學資源,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習性。
引導幼兒觀察視頻中孔雀開屏、梳理羽毛以及孔雀尾羽、領羽的樣子,學習孔雀的特點并進行簡單模仿。
2.欣賞歌曲《金孔雀輕輕跳》,感受傣族音樂的優美。
3.學習舞蹈。
(1)請幼兒用手部動作模仿小孔雀,指導幼兒做冠形動作時中指、無名指、小指要盡量伸直。
(2)游戲“小孔雀學走路”,練習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姿態。
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
1、學習傣族舞的手勢、步伐和簡單動作,并能跟隨音樂用輕柔、優美的'動作表演舞蹈。
2、培養喜愛孔雀愛護孔雀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美麗的孔雀》及《孔雀舞》教師教學資源。
3、孔雀頭飾。
1、觀看《美麗的孔雀》教師教學資源,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習性。
引導幼兒觀察視頻中孔雀開屏、梳理羽毛以及孔雀尾羽、領羽的樣子,學習孔雀的特點并進行簡單模仿。
2、欣賞歌曲《金孔雀輕輕跳》,感受傣族音樂的優美。
3、學習舞蹈。
(1)請幼兒用手部動作模仿小孔雀,指導幼兒做冠形動作時中指、無名指、小指要盡量伸直。
(2)游戲“小孔雀學走路”,練習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姿態。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表演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從音樂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使學生能夠理解本課的主題――美麗的動物。
2、能用優美、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并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本曲,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3、學習并表演傣族舞蹈動作,初步了解傣族音樂與風俗,加深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4、通過編創一定的情境,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課題分析:
本課是人民音樂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第三冊中的第九課,《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數民族風格的創作歌曲,2/4拍,一段體,五聲f宮調試。曲調清新、優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進行,節奏自然、流暢,似傣家小姑娘與小孔雀那輕巧的舞步,姿態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繪了一副秀麗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
教學重點、難點:能從音樂中感受小孔雀優美的形象。
三、教學策略:
1、創設意境,采用情境教學,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2、引導學生樂于參與表演活動,積極與他人合作。
四、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組織教學。
1、播放樂曲《四小天鵝舞曲》。
2、面帶笑容,彈師生問好歌問好。
1、學生聽歡快音樂邊跳邊拍手進教室。
2、與老師問好。
讓學生一開始便感知歡快、活潑的音樂。
二、情境導入。
激發興趣。
3、師生共同跳一跳。
4、結合自己感受說。
1、欣賞圖片并聆聽音樂。
2、初步感受傣族音樂及其風格。
3、隨音樂跟著老師一起跳一跳。
4、學生自由發言,
通過欣賞圖片和感受音樂,讓學生能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學習的興趣。
5、說這段樂曲表現了什么動物形象?
6、你能隨音樂來表現可愛的小動物嗎?
7、師隨音樂再次跳孔雀舞,請生猜一猜是哪種動物形象?
8、老師做一個孔雀鶴立的動作,講解做法:
(雙手呈冠形,右手上舉略彎曲,左手提襟。腳下走出歌曲節奏)。
5、并能夠用肢體語言表現。
6、隨音樂自由表現小動物的可愛形象。
7、學生回答:孔雀。
8、跟老師做一做。
讓學生自己說說動物形象并用肢體語言表達加深對樂曲的感受,猜一猜,做一做使學生更好的融入到本課當中來了,為下面的課堂教學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
三、新課教學。
2、按照歌曲節奏朗讀歌詞。(媒體出示歌詞)。
3、分句彈奏樂曲旋律。
4、播放樂曲伴奏帶。
5、彈奏整曲旋律。
(提示:用優美聲音表現歌曲美妙的意境)。
6、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媒體出示節奏)。
xxxxx-。
7、請小組上臺展示,并發獎勵品。
1、聽范唱。
2、按照節奏讀歌詞。
3、分句學唱歌曲。
4、輕聲哼唱、跟唱。
5、集體有感情演唱。
6、分組討論,選擇合適的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7、小組展示,其他組做評委。
讓學生自己嘗試敲敲打打選擇合適的樂器伴奏,可以幫助孩子更深入的了解打擊樂,而且學習的勁頭更足了。
四、內容拓展。
實踐活動。
1、小朋友,你知道我們有個少數民族把孔雀做為吉祥的象征,你知道是哪個民族嗎??
3、學習傣族舞蹈動作。(播放傣族舞蹈動作片段)。
4、老師示范動作。
動作一:孔雀鶴立。?
動作二:孔雀開屏(一)。
動作三:孔雀開屏(二)。
動作四:傣族舞語匯。
5、分組合作創編。
6、各組上臺展示。
7、情感教育。
1、學生自由回答:
(傣族)。
2、欣賞美麗的風景。
仔細聆聽老師的介紹。
3、欣賞片段,會做的自己跟著做。
4、跟著老師分別做一做,可找好朋友一起學。
5、學生分角色進行練習,可把紗巾做成筒群,帶上小孔雀的頭飾進行表演。
6、分組表演。
7、保護身邊的小動物。
通過圖片的欣賞及其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傣家族的風土人情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通過找好朋友自己學習,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小朋友們快樂的唱歌跳舞,從中感受到了音樂所帶來的樂趣。
讓學生穿著象傣族姑娘,扮演美麗的小孔雀可以提高他們表演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五、課堂小結。
1、彈師生再見曲與生道別。
2、播放律動曲。
1、與老師道別。
2、做律動走出教室。
文檔為doc格式。
金孔雀輕輕跳教案
1、通過表演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從音樂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使學生能夠理解本課的主題——美麗的動物。
2、能用優美、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并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歌曲,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3、學習并表演傣族舞蹈動作,初步了解傣族音樂與風俗,加深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4、通過編創一定的情境,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一、欣賞導入:
1、今天森林里開動物狂歡節,我們一起去參加好嗎?你聽,是誰首先來歡迎我們了呢?
(播放《野蜂飛舞》,可引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模仿飛舞的動作。)
生說說聽出的音樂形象是什么,不必拘泥于統一標準的答案,如蜜蜂、蚊子都可。
2、小蜜蜂扇動著快樂的翅膀,向森林深處飛去,突然從林中鉆出一只動物,它是誰呢?
(播放《彼得與狼》中“狼”的片斷)
生:音樂陰森恐怖、低沉不安,可能是大型的或者兇猛的動物……
3、小動物們齊心合力趕走了狼,高興地跟著音樂跳起舞來,你們聽,是誰在前面領舞呢?!(播放《杜鵑圓舞曲》,感受三拍子蕩漾的韻律感,可做些律動。)
二、猜謎導入,教唱歌曲
1、美麗的西雙版納,清澈的小河邊,輕輕走來了一只小動物,猜一猜它是誰呢?
(師用《金》前半部分旋律演唱四句謎語)
3 1 3 5︱5—︱3 6 1 2︱2—︱
錦袍身上穿花冠頭上戴
3 1 3 5︱1 6 6︱2 1 6 1︱1—︱
尾巴象把扇展開人人愛
2、你見過孔雀嗎?你能描繪它的樣子嗎?生發言
3、你知道他們生活在哪個地區,哪個少數民族中嗎?(云南、貴州等地,傣族)
4、由于氣候及自然條件關系,傣族地區孔雀較多,傣族人民很早就有飼養孔雀的習慣,他們認為孔雀美麗、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對它懷有崇敬的感情,傣族群眾常把孔雀作為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來表達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頌美好的未來。民族舞蹈家刀美蘭、楊麗萍都曾將孔雀的動作編成舞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楊老師的孔雀舞《雀之靈》(欣賞舞蹈)
5、說一說你欣賞完這個舞蹈后的感受?(震撼,唯美的意境和動作,惟妙惟肖)
你看到了幾個模仿孔雀的動作呢?你能模仿學跳一下嗎?(模仿簡單動作)
6、師示范傣族舞蹈動作,生跟音樂學跳(播放《金孔雀輕輕跳》的音樂)
7、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一首好聽的傣族歌曲《金孔雀輕輕跳》,聽聽歌曲是怎樣歌唱美麗可愛的小孔雀的!(播放歌曲)
8、歌曲中的小卜少小卜帽在傣語中就是小姑娘小伙子的意思,你們今天愿意做個快樂的小卜少小卜帽跟老師一起學唱這首傣家歌曲嗎?首先請大家用lu來哼唱旋律。
9、跟琴將詞填入學唱第一段,糾正曲中第四第五句的音準。
(范唱并用手勢比較音的高低跳動)
10、完整演唱第一段,你能試試將第二段歌詞填入唱一唱嗎?看看那一句有困難?
(學生自主學習找出難點,共同解決,可采用小老師教唱)
11、讓我們跟著美妙的音樂一起演唱這首《金孔雀輕輕跳》。
三、歌舞《金孔雀輕輕跳》
可愛的小卜少小卜帽們生活在美麗的西雙版納,與美麗吉祥的孔雀為伴,怎能不歡聲笑語,縱情歌舞呢?讓我們也一起加入這快樂的民族,跟著音樂邊唱邊跳起來吧!
(可先男女分組負責歌、舞角色,然后再共同表演)
金孔雀輕輕跳教案
這節課是選自上海音樂出版社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一單元第一課,主要學習內容是學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舞蹈學習和創作。歌曲《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描寫傣族民歌風的創作歌曲,2/4拍,f宮調式。由五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歌曲。全曲旋律優美、明快。歌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一幅傣族小姑娘、小男孩與孔雀在池塘邊翩翩起舞地生動畫面,給人留下美好的回味。
二期課改不僅給我們老師帶來了教學的空間,更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了無盡的樂趣。學生們學得自主,學得積極。但要讓學生學得主動,必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堂課我就以興趣貫穿全過程,設計了“我是傣家小導游”的節目吸引孩子,讓學生從陌生到熟悉;從了解到喜歡。熟悉傣家的風土人情,喜歡他們的載歌載舞。整節課通過聽聽、唱唱、跳跳、創創等幾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喜愛演唱并能表演這首歌曲,從而感受傣家兒童演唱時的愉快心情。
1.學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
2.創編《美麗的孔雀》
1.通過歌唱、表演《金孔雀輕輕跳》,感受歌曲所描寫的傣族風情,表達傣族小朋友熱愛生活親近大自然的純真情感,表現傣家孩子幸福、快樂的生活。
2.讓學生在聽故事、玩樂器、唱歌曲、創動作等音樂實踐活動中,用柔和優美的聲音表達對金孔雀的喜愛,唱出柔美的情緒、跳出可愛的形象。
3.感受2/4拍的韻律,準確地演唱跨小節的同度反復音準。
1.感受2拍子的韻律,初步能用柔美的情緒來演唱歌曲。
2.準確地把握歌曲中跨小節的同度反復音準。
一、導入
(一)謎語
花冠頭上戴,錦袍身上穿,尾巴似扇形,展開人人愛.
(二)出示新朋友——孔雀
1.和孔雀交朋友——音樂對對碰
如:xxxx
5311
要求尾音相同,可以在孔雀的羽毛上找自己喜歡的音,音要準。
2.學習孔雀舞的基本動作,聽音樂自由組合進行表演
說明:
學生對孔雀很熟悉,也很喜愛!老師讓學生和孔雀交朋友,可以很容易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了,很快就能進入主題。在“音樂對對碰”這個游戲里,學生在玩玩中解決了跨小節的同音音準的難點!在學習孔雀舞的過程中,慢慢熟悉音樂的主題。
二、玩——傣族小導游
(一)聽聽傣族的故事
(二)感受傣族的風土人情
有趣的節日,特色的竹樓
(三)玩玩樂器
聽音樂用合適的樂器來伴奏,認識象腳鼓
說明:
“小導游”是學生很想爭取做的角色,但首先自己要熟悉。這正是老師需要的,因為學生只有在積極的狀態下,才能主動的學習和運用。同時學做“小導游”的同學必須比別人學得快!這樣學習的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三、學唱《金孔雀輕輕跳》
(一)聽范唱
(二)聽聽——主題音樂
找找——音樂旋律
唱唱——音樂主題
拼拼——孔雀畫面
說明:
“拼圖”是學生喜愛的游戲,但這里的拼圖學生必須在找到并唱出旋律的基礎上,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的過程中熟悉歌曲的主題。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四、創——最美麗的孔雀
1、比聲音——誰的聲音最優美
2、比動作——誰的舞姿最優美
3、比合作——誰的表演最優美
說明:
比賽對學生而言是一項很刺激的活動。學生積極性高,主動性強。在比賽中學生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彼此的潛力,更力求完美。
在本節課中,老師以“二期”課改的精神為指導思想,立足于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備課,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面向全體。如這節課的內容從主題的導入,學生的學習、學唱,都以玩中學貫穿整課堂。改變了教學中程式化的教學方法,從學生實際出發,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設計了以學生自主學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等教學方式。如:猜謎、拼圖、學做小導游、比賽等等,既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又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更增添了師生間的情趣及融洽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學做“小小導游”的環節里,既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也要注意課堂的調空,能讓學生收放自如。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音樂課堂的天地里快樂成長!
金孔雀輕輕跳教案
1、通過親身感受和對比等方法來體驗歌曲的特點,嘗試用簡單的身體動作來表現歌曲的美的意境。
2、通過對歌詞的分析,讓幼兒對歌曲展開相關聯想,體驗傣族小朋友親近大自然,并與之和諧相處的生活情趣。
3、喜歡歌曲,能安靜的傾聽。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體驗歌曲特點,嘗試用簡單的身體動作來表現歌曲美的意境。
1、音樂:《紅星歌》、《經孔雀輕輕跳》伴奏、演唱mp3;
2、視頻:動畫片段《兩只小孔雀》、傣族風情風光片段、《經孔雀輕輕跳》flash;3教具:紗巾。
一、進場
在《紅星歌》的樂曲聲中,老師和幼兒邁著雄壯有力的步伐進入活動區。
設計意圖:采用幼兒熟悉的旋律,讓幼兒感受雄壯有力的節奏,為與本次活動進行對比埋下伏筆。
二、開始部分
1、欣賞動畫片段《兩只小孔雀》。
師:在剛才的動畫片里,有兩只可愛的小動物,它們是誰?大家嬉笑著相互潑水,你知道他們在過什么節日嗎?在我國,有一個民族,那里的人們把孔雀作為吉祥鳥,潑水節是他們特有的節日,這個民族就是傣族,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孔雀的家鄉,去看看傣家優美的風景吧。
2、傣族風情
播放短片:傣族風情
設計意圖:采用幼兒都非常喜歡的動畫形象導入新課,創設生動活潑的課堂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使課堂輕松活潑,寓教于樂。
三、基本部分
(一)樂曲欣賞
1、欣賞樂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節奏。
師:這首曲子的旋律跟《紅星歌》比起來,有什么不同?(有力-輕柔,快-慢)
設計意圖:讓幼兒從熟悉的旋律入手,用對比的方法,初步體驗樂曲的優美。2、請幼兒伸出雙手閉上眼睛再次欣賞樂曲,教師用紗巾從幼兒手上輕輕劃過。
師:你們在欣賞這首曲子的時候,有什么感覺沒有?(輕,柔,軟,舒服)曲子速度怎樣?(慢)
設計意圖:利用紗巾的輕柔幫助幼兒親身感受柔與輕,進一步體驗樂曲的優美。3、鼓勵幼兒一邊欣賞樂曲一邊嘗試用簡單的肢體動作來表現對樂曲的理解。
設計意圖:讓幼兒自己嘗試,把對樂曲的理解表現出來,幫助幼兒更深入的體驗樂曲的優美,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二)歌曲欣賞
1、請幼兒帶著問題完整欣賞歌曲兩遍。“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歌詞?”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逐句清唱。請幼兒想象歌詞中的情景。
設計意圖:讓幼兒從“點”上感受歌詞,展開想象,體驗歌曲表現的美。
2、無伴奏教師教唱歌詞一遍。(陪視頻畫面)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教唱,結合視頻畫面,加深幼兒對歌詞的理解,讓幼兒從“面”上展開聯想,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
3、結合flash動畫完整欣賞,幼兒自由跟唱或者舞蹈。
設計意圖:利用幼兒喜歡的flash動畫,調動幼兒情緒,將幼兒的想象和畫面結合起來,讓幼兒更進一步的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
四、拓展延伸
邀請在場的老師共跳孔雀舞。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傣家,感受了傣家風情,還欣賞了一首非常優美的傣族歌曲《金孔雀輕輕跳》,老師希望你們能愛護我們的大自然,讓美麗的孔雀健康快樂的生活!讓我們載歌載舞,共同度過這美好的時光!
設計意圖:注重提高幼兒的人文素養,滲透熱愛大自然、保護動物的意識。用舞蹈的形式將課堂氣氛推向,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欣賞歌曲的快樂和愉悅。
這是一節大班的音樂欣賞活動《金孔雀輕輕跳》,在本次活動中,小朋友表現得特別棒,不僅較好的用語言表達出了對歌曲特點的理解,還能夠用肢體動作來體現歌曲的美的意境。活動中,我以小朋友非常喜歡的動畫片的形式導入活動,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樂曲欣賞環節,我采用了歌曲對比和利用紗巾親身感受兩種方法來讓幼兒體驗樂曲旋律的輕、柔、慢。比較有效的幫助大部分幼兒說出了樂曲特點,避免了上次試講時幼兒感受到了但表達不出來的問題。在歌曲欣賞環節,我采用了由“點”到“面”層層深入的方式,讓幼兒感受歌詞的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利用動畫視頻將孔雀與小朋友一起跳舞的歡快場面展現出來,生動形象。較好的達到了教學目標。最后的拓展延伸環節,注重提高幼兒的人文素養,用舞蹈的形式將課堂氣氛推向,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欣賞歌曲的快樂和愉悅。
本次活動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如在歌曲欣賞環節,由于借班上課,我忽略了幼兒對歌詞很陌生這個細節,幼兒在聽一遍后基本都無法回答老師的提問,雖然也靈活的加入了清唱和教唱,幼兒也基本說出了歌曲內容,但感覺比較困難,可以嘗試改變提問方式或分兩課時進行。
本次活動與以往活動相比的亮點:本次活動利用了多媒體動畫,生動形象,比起以前欣賞教學中運用的圖片和口頭講述,幼兒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引入部分,我經過了多次修改,最開始為了活躍課堂氣氛,采用了音樂游戲“快慢走”,但發現氣氛是比較活躍,對歌曲旋律的體驗也有一定幫助,但根本沒有達到創設情境的目的;經過修改,我把引入部分改為了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準備讓幼兒通過傾聽來創設情境,試上后我發現對于才剛剛升上大班的幼兒來說,通過傾聽比較抽象的聲音來感受情境比較困難,大部分的幼兒都不能感受和體驗。經過思考,我改用幼兒都非常喜歡的動畫形式導入,直觀形象,為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金孔雀輕輕跳》教案
1.學習傣族舞的手勢、步伐和簡單動作,并能跟隨音樂用輕柔、優美的動作表演舞蹈。
2.培養喜愛孔雀愛護孔雀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美麗的孔雀》及《孔雀舞》教師教學資源。
3.孔雀頭飾。
活動過程。
1.觀看《美麗的孔雀》教師教學資源,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習性。
引導幼兒觀察視頻中孔雀開屏、梳理羽毛以及孔雀尾羽、領羽的樣子,學習孔雀的特點并進行簡單模仿。
3.學習舞蹈。
(1)請幼兒用手部動作模仿小孔雀,指導幼兒做冠形動作時中指、無名指、小指要盡量伸直。
(2)游戲“小孔雀學走路”,練習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姿態。
金孔雀輕輕跳教案
1、學習傣族舞的基本手型、步伐和簡單動作,并能跟隨音樂輕柔、優美地表演舞蹈。
2、培養喜愛孔雀、愛護孔雀的情感。
《美麗的孔雀》及《孔雀舞》教師教學資源、《金孔雀輕輕跳》音樂cd、孔雀頭飾。
1、觀看《美麗的孔雀》教師教學資源,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習性。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視頻中孔雀開屏、梳理羽毛,以及孔雀尾羽、翎羽的樣子,說說孔雀的特點并簡單地進行模仿。
2、欣賞歌曲《金孔雀輕輕跳》,感受傣族音樂的輕柔優美。
3、學習舞蹈。
請幼兒用手部動作模仿小孔雀。指導幼兒做冠形動作時中指、無名指和小指要盡量伸直。
4、游戲“小孔雀學走路”,練習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姿態。
游戲開始后,幼兒扮演小孔雀邊說兒歌《小孔雀學走路》,邊抬頭挺胸擺出孔雀開屏的姿態,并按照語言節奏跟隨教師扮演的孔雀媽媽一起練習屈膝的動作。說完兒歌后“小孔雀”以此跟在“孔雀媽媽”身后練習屈膝走(行走路線可圍著教室走一個大圓圈)。
動作熟練后播放音樂,幼兒跟隨音樂節奏進行游戲。重點提示幼兒行走時保持好上半身的姿態。
5、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嘗試跟隨音樂完整表演舞蹈,鼓勵幼兒在每段最后創編一個孔雀造型。
6、幼兒戴孔雀頭飾分組表演,互相欣賞,啟發幼兒從表情、動作及結束造型燈多個方面進行評價。
7、欣賞舞蹈《孔雀舞》,并跟隨音樂自由表現孔雀的不同姿態。
幼兒回家后閱讀幼兒學習資源2第28~29頁,可與爸爸媽媽共同裝飾孔雀羽毛。
《金孔雀輕輕跳》教案
1.體會大聲吵鬧與輕聲講話的不同效果.知道大聲吵鬧的危害,養成輕聲講話和安靜聆聽的良好習慣。
2.了解一些保護嗓音的方法。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一段幼兒平時大聲吵鬧的錄音磁帶。
一、聽錄音,討論大聲吵鬧的危害性,激發幼兒改變不良習慣的愿望。
1.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聽一段真實的錄音,小朋友仔細聽是什么聲音。
師:你們剛才聽到的是什么聲音?(亂糟糟說話的聲音、大聲喊叫的聲音、吵鬧的聲音……)你們聽到的其實就是你們平時發出的聲音,老師在你們說話時悄悄錄下的。
2.師:你們聽了這段錄音,有什么感覺?(亂糟糟的、很吵鬧、聽了不舒服、有點刺耳、覺得煩躁、不想再聽了、耳朵里嗡嗡嗡的響……)。
小結:老師和你們的感覺一樣,我們聽了這種聲音會覺得不舒服,不想再聽了,我們把這種令人不愉快的、刺耳的,嘈雜的聲音稱作“噪音”,經常處在這種嘈雜的環境中不但會損傷我們的聽覺,而且會影響人們的情緒,時間長了甚至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3.師:想一想,如果你經常大吵大鬧或大聲講話,時間久了,你的嗓子會有什么感覺?(疼、干、紅腫、發炎、嘶啞、聲音啞了)。
小結:經常大聲喊叫或長時間大聲說話、唱歌,就會感到嗓子疼、干,引起嗓子紅腫發炎。聲音嘶啞,說不出話來,嚴重的甚至會損害聲帶,以后就永遠變成嘶啞的聲音了。因此,為了我們的嗓音不受傷害,能不能大聲吵鬧呢?除了不大聲吵鬧,還應注意什么呢?(不長時間大聲說話,不尖叫,多喝水,不用嗓過度……)。
4.師:剛才我們知道了大聲吵鬧有這么多危害,大家以后還想不想聽到這樣的'吵鬧聲呢?怎樣才能避免這種吵鬧聲呢?(小聲講話,不大喊大叫,不尖叫,不發出刺j耳的聲音……)。
二、做實驗,引導幼兒進一步體會輕聲講話的益處。
請幼兒大聲交流:這次請你們大聲跟你旁邊的小朋友說話,看看有什么感覺?
2.師:現在請小朋友比較一下哪種談話方式更好?為什么?(小聲說話,相互之間很容易就能聽得見,而且也不吵鬧,說話很省力:大聲說話太吵了,說話費勁,聽話也費勁:有時反而聽不清,令人不舒服。)。
3.小結:通過比較,我們知道當許多人在同一地點同時交談時,大聲吵鬧反而會使我們的交談變得更費力、更吵鬧,而小聲說話會使我們更清楚、更省力地進行交談,也會覺得很舒適。
4.師:現在老師又有一個問題,如果兩人距離較遠又想說話該怎么辦?(應該找合適的機會走近一些再交談,以免影響別人。)。
三、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聆聽方法。
師:剛才我們知道了平常講話應該輕聲.特別是許多人一起談話時,更應當輕聲。那么我們在聽別人講話時,應當怎么做呢?(認真聽、不插話、保持安靜)。
小結:我們在聽別人講話時,首先應該看著對方,其次應當保持安靜,不吵鬧,不插嘴,不亂動,不打斷別人,邊聽邊想別人說的是什么意思。這樣,才是一個會傾聽的孩子也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四、游戲“你的耳朵在聽嗎”,訓練集中注意、安靜傾聽的能力。
師:下面咱們玩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你的耳朵在聽嗎”。游戲時,老師會用不同大小的聲音來說話,誰聽得最仔細、最清楚.誰就會得到一朵小紅花。
老師面向集體或個人分別用大聲、小聲、氣聲等不同音量說話,請幼兒用相應的音量復述,訓練幼兒集中注意、安靜傾聽的能力。
1.讓幼兒初步接觸傣族舞,學會傣族舞中“孔雀指”“三道彎”的基本動作。
2.體驗傣族舞優美的旋律和舞姿。
3.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4.通過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會跳。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一.舞蹈欣賞:(感受舞蹈,感受音樂)。
1.欣賞教師舞蹈。
2.“你發現老師跳舞的時候像什么?”
“老師是怎么做的?”
3.請幼兒學習動作。
4.引導幼兒學習“孔雀指”和“三道彎”。
5.介紹孔雀舞的由來。
小朋友你知道孔雀舞是哪個民族的嗎?
“傣族人民喜愛和崇尚孔雀,不但許多人家中飼養孔雀,而且把孔雀視為善良,智慧,美麗和吉祥幸福的象征。”
6.看一下傣族人民的服裝。
二.創設情景,學習舞蹈。
1.“今天,老師來做孔雀媽媽,也來跳跳孔雀舞。”(教師唱譜)小孔雀跟著媽媽散步。
2.孔雀是怎樣散步的?
3.小孔雀們可愛比美了,他們的羽毛很漂亮。我們來看一下孔雀開屏的圖片。
4.可以怎樣理羽毛呢?
5.這一次,孔雀們要比造型,他們抬起高傲的頭。
三.完整舞蹈。
1.戴上頭飾舞蹈。
“老師發現小朋友跳舞的時候像一只只美麗的小孔雀,今天老師也給大家準備了漂亮的頭飾,請大家按著你標記的顏色來戴相應的頭飾。”
2.請幼兒間隔站,面向圓上。
3.完整舞蹈。提醒幼兒比美時變成單圈面對面。
4.聽音樂退場。
我們在活動中所看到的,是幼兒通過一系列循序漸進的活動,在音樂、舞蹈、語言、創造、合作等方面獲得的綜合發展。這樣的高質量的發展,是教師精心培養的結果。同時,也正是因為有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在這次活動中該班級的幼兒才能夠有這樣精彩的表現。
《金孔雀輕輕跳》教案
《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具濃郁傣族風味的創作歌曲,根據這一特點,我采用了以學生唱、動為主,了解傣族風俗為輔的手段來教授本課。下面我就從優點和缺點兩方面對本課進行教學反思。
優點一: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人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音樂新課標也把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放在首位,為此,我非常注重這一點。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播放課件,引導學生們欣賞美麗的傣族風光,了解傣族風土人情,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為引出歌曲做了良好的鋪墊。在歌曲學會以后,我邀請學生用一些簡單的小樂器如:鈴鼓、沙錘、木魚等為歌曲伴奏,我則用傣族樂器——葫蘆絲與他們一起演奏,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人人爭當小樂手,課堂氣氛十分熱烈,在演奏的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節奏感,又增加了對傣族音樂的了解。
優點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音樂創造是培養、發展學生創新精神的一條有效途徑,它能喚起學生音樂情感,啟發和豐富其想象力。因此,我設計了讓學生為歌曲編創舞蹈這一環節,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自由編創舞蹈動作,通過身體語言來表現歌曲,在唱唱跳跳中再一次體驗歌曲風格。學生們興致很高,積極思考,雖然最后有些學生舞姿不是很優美,編的動作甚至有些可笑,但他們能夠積極參與,并在參與的過程中得到了快樂,這就達到了本環節的教學目的。
接下來,我談談本堂課的不足之處:
缺點一:過于強調學生唱歌的嘴形,要求他們噘著嘴唱,結果導致學生唱起歌來嘴巴別扭、難看。對于三年級小學生來說,只要他們唱得自然、優美,不要大著嗓門拼命“喊歌”就可以了。我卻以成人的發聲方法來訓練他們,對他們而言,是有點要求過高。以后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他們的發聲方法。
缺點三:對學生的評價不夠。當學生表演完后,應及時的指出優缺點,以利于其以后做得更好。我當時只是每人獎勵一朵小紅花,具體的評價語言比較少,學生不明白應從哪方面改進。今后在課堂評價方面應予以加強。
音樂是快樂的藝術,是美的藝術。在這充滿美的課堂上,老師應該象園丁一樣為孩子提供一個適合自己的土壤,精心的培養他們,愛護他們,讓他們感受音樂的神奇與美妙,感受生活的燦爛與美好。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的總結自己的優缺點,探尋更好的教學方法,與同學們共同創造一個快樂和諧的音樂課堂!
金孔雀輕輕跳教案
大班音樂金孔雀輕輕跳教案,音樂的節奏有很多種,每一種節奏帶給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來學習的這首歌曲就是一首具有少數民族風味的歌曲,我們來品品它的節奏吧。
1、通過親身感受和對比等方法來體驗歌曲的特點,嘗試用簡單的身體動作來表現歌曲的美的意境。
2、通過對歌詞的分析,讓幼兒對歌曲展開相關聯想,體驗傣族小朋友親近大自然,并與之和諧相處的生活情趣。
3、喜歡歌曲,能安靜的傾聽。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音樂:《紅星歌》、《經孔雀輕輕跳》伴奏、演唱mp3;
視頻:動畫片段《兩只小孔雀》、傣族風情風光片段、《經孔雀輕輕跳》flash;3教具:紗巾。
一、進場
在《紅星歌》的樂曲聲中,老師和幼兒邁著雄壯有力的步伐進入活動區。
二、開始部分
1、欣賞動畫片段《兩只小孔雀》。
師:在剛才的動畫片里,有兩只可愛的小動物,它們是誰?大家嬉笑著相互潑水,你知道他們在過什么節日嗎?(屈.老師.教案網出處)在我國,有一個民族,那里的人們把孔雀作為吉祥鳥,潑水節是他們特有的節日,這個民族就是傣族,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孔雀的家鄉,去看看傣家優美的風景吧。
2、傣族風情
播放短片:傣族風情
三、基本部分
(一)樂曲欣賞
1、欣賞樂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節奏。
師:這首曲子的旋律跟《紅星歌》比起來,有什么不同?(有力-輕柔,快-慢)
2、請幼兒伸出雙手閉上眼睛再次欣賞樂曲,教師用紗巾從幼兒手上輕輕劃過。
師:你們在欣賞這首曲子的時候,有什么感覺沒有?(輕,柔,軟,舒服)曲子速度怎樣?(慢)
3、鼓勵幼兒一邊欣賞樂曲一邊嘗試用簡單的肢體動作來表現對樂曲的理解。
(二)歌曲欣賞
1、請幼兒帶著問題完整欣賞歌曲兩遍。“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歌詞?”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逐句清唱。請幼兒想象歌詞中的情景。
2、無伴奏教師教唱歌詞一遍。(陪視頻畫面)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教唱,結合視頻畫面,加深幼兒對歌詞的理解,讓幼兒從“面”上展開聯想,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
3、結合flash動畫完整欣賞,幼兒自由跟唱或者舞蹈。
四、拓展延伸
邀請在場的老師共跳孔雀舞。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傣家,感受了傣家風情,還欣賞了一首非常優美的傣族歌曲《金孔雀輕輕跳》,老師希望你們能愛護我們的大自然,讓美麗的孔雀健康快樂的生活!讓我們載歌載舞,共同度過這美好的時光!
金孔雀輕輕跳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理念是:“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為動力,構建互動型教學。”《金孔雀輕輕跳》音樂選自人音版第三冊音樂課本,一首二拍子的節奏規律濃濃傣族舞蹈風格的歌曲。我啟發學生用身體動作感受傣族舞蹈的風格。所以選擇以孔雀為題材的教學設計。本課是以孔雀手勢和踮腳走兩個基本元素展開的一堂自主、開放、活潑的舞蹈課。
激發學生的舞蹈興趣,關鍵要抓住他們的心理特征。“好奇、好動、善于模仿”是兒童的身心特點,所以本課通過觀察孔雀的特征以及老師的舞蹈,啟發學生模仿孔雀舞的基本動作。通過欣賞老師的`示范,觀察圖片,發揮想象。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模仿學習孔雀的動作。針對兒童“好奇”的年齡特點,我的一段精彩的孔雀舞表演作為課堂的開場、新穎的引入,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欣賞來感受舞蹈中的美感和樂趣。通過聽、說、想、做、跳等活動進行師生互動,營造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互動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始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創。我以大孔雀的出現,始終貫穿整堂課,和學生展開一系列的互動,從而使學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參與學習活動中去。
金孔雀輕輕跳教案
1. 通過欣賞《月光下的鳳尾竹》,讓學生感受傣族風格的歌曲,了解傣鄉的風情,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感讓學生了解云南省是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思想。
2. 通過學唱《金孔雀輕輕跳》,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傣鄉風情,學習用柔美的、圓潤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感受傣族風格的歌曲,了解傣族的風情。
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思想。
電子琴、多媒體
欣賞法、講授法、練習法、演示法
(一)組織教學:師生用音樂問好
(二)欣賞《月光下的鳳尾竹》
2.提問:(聽音樂)分析一下是哪一民族的音樂?
3.教師從"資源、風俗"等方面結合圖象向學生介紹傣族。
4.完整地欣賞《月光下的鳳尾竹》(感受歌曲的情緒、聲音的處理)
三、歌曲教學:《金孔雀輕輕跳》
1.初聽歌曲、找一找與《月光下的鳳尾竹》不同的地方?(情緒、聲音)
2.教師范唱
3.學唱歌曲
4.教師結合圖象"孔雀"演示傣族舞蹈的基本手型。
5.教師領跳舞蹈《金孔雀輕輕跳》
6.學生結合舞蹈圖示自由創編舞蹈《金孔雀輕輕跳》,教師巡回指導。
7.優秀舞蹈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