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個人生活中還是在組織管理中,方案都是一種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和問題,實現個人和組織的發展目標。寫方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豐收節活動方案篇一
金果飄香月,農民豐收時。近日,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工作的通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特制定《廣東省慶祝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工作實施方案》(下稱《方案》),要求各地聚焦“慶豐收迎盛會”主題,發動所轄地區重點打造1-2個豐收節慶祝特色品牌活動,通過示范引領帶動,有序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慶豐收”活動,著力提升農民參與度和基層覆蓋率,培育豐收節農村消費市場。
據悉,今年廣東省活動突出展示廣東農村改革和鄉村振興發展成就,傳播黨的“三農”政策,展示豐收盛況,呈現農民幸福生活。活動安排擬采取1+n的模式,“1”即為“慶豐收迎盛會”廣東省慶祝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n”主要是各地市以及縣、鎮(鄉)、村自行開展系列慶豐收活動。
《方案》強調,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各地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辦好豐收節的特殊重要性,緊密圍繞“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傳教育活動開展有關工作,進一步發揮統籌牽頭和綜合協調作用,動員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民群眾共慶豐收、共謀發展。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發揮全媒體力量,不斷傳播黨的“三農”政策,以實際行動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方案》要求,一是以農民為主體,辦好慶祝活動。各地要廣泛組織走進田間地頭、走進農民生活、走進群眾心里的慶豐收活動,將“慶豐收”深入到市、縣、鎮、村,營造全省各地共慶豐收氛圍。鼓勵鄉鎮、村、街道聯合開展“慶豐收”活動,做實慶豐收內容,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二是以農耕為特色,創新活動內容。各地要堅持結合農耕文化、聚焦農時農事,推出主題特色鮮明、鄉土氣息濃厚、文化韻味濃郁的豐收節慶活動,打造極具特色的鄉村文化符號。要發揮自身優勢,將農業文化遺產與開展農耕特色豐收節相結合,展示文化遺產、品味鄉村味道、呈現幸福生活。
三是以惠農為目的,出臺政策措施。各地黨委政府、農業農村部門要聚焦“慶豐收迎盛會”主題,及時全面梳理,著力推動出臺強農惠農政策措施,形成普惠性“政策禮包”“惠農禮包”,落地落實、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讓廣大農民真正得實惠,讓豐收節成為農民自己的節日。
據了解,2021年全省各地市組織開展了30余場形式多樣的慶祝豐收節活動,呈現出接地氣、有生氣、聚人氣的熱鬧場景。廣州、深圳、珠海、汕頭、佛山、韶關、梅州、惠州、中山、江門、茂名、肇慶、清遠、揭陽市積極組織開展慶祝豐收節活動,取得了良好成效。
《方案》指出,2022年各地要統籌安排,精心組織,培育打造一批接地氣、有亮點的節日品牌活動。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工作統籌協調,用好多方資源,調動各方力量,廣泛動員各方力量,引導組織相關節慶活動。要做好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報紙、電視、電臺、網絡等各種載體開展主題宣傳,全方位講好豐收故事,營造濃厚節日氛圍。要強化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上下聯動,緊密配合。做到分工合作、齊心協力、出新出彩,確保辦出特色、辦出亮點、辦出水平。嚴格遵循中央關于“過緊日子”的要求,遵守節慶活動紀律,避免形式主義和奢靡之風,增加農民負擔。
《方案》指出,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節慶日為9月23日,各地可參照往年做法、農時農事實際和疫情防控安排,相對集中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組織開展慶豐收系列活動。總體活動安排遵照國家層面“中國農民豐收節”節慶活動安排,各地舉辦的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時間及內容由地方自行確定,鼓勵鎮村聯合開展有特色、接地氣的慶祝豐收節活動,市縣可結合自身實際確定是否開展市縣級慶祝豐收節活動。
省農業農村廳將組織做好指導和服務,聚焦“慶豐收迎盛會”主題,組織開展廣東省慶祝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及“線上豐收節”系列活動,主要活動包括廣東省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開展“我的豐收故事——百名農民話豐收”短視頻征集,開展“駐鎮幫鎮扶村干部話豐收”短視頻征集活動,發起“持續直播廣東農產品購物狂歡節”主題活動,開展“豐收盛宴——粵農優品名廚齊推介”活動,組織舉辦“工銀杯”首屆粵鄉印跡創意設計大賽,組織開展2022年“美麗鄉村健康跑”和“粵味好禮”金秋農產品消費季大行動等活動。
此外,還將開展“十佳最美農安衛士”“全省十大最美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全省十大最美基層農機使用一線專家”“全省十佳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廣東省十大杰出高素質精勤農民”“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廣東百佳愛心幫扶企業”“廣東百佳愛心新鄉賢”等評選。
小學豐收節活動方案篇二
秋天,收獲的季節。農田里那片片稻田翻著金浪,果園里琳瑯滿目的果實掛滿枝頭,散發著香甜誘人的氣息。帶著收獲的希望和喜悅,我們將開展梁豐幼兒園首屆秋收節活動。讓孩子們走進自然、觀察生活,探索秋天的奧秘、體驗收獲的快樂,進一步萌發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情感。
全園幼兒及家長活動時間:10月1日——10月17日活動安排:
(一)秋收樂
小班:走進果園嘗一嘗。
秋天的果園碩果累累,家長帶孩子走進果園,品嘗各種香甜的水果。爸爸媽媽可以給留下孩子純真的笑臉,用照片定格那一刻收獲的喜悅。
中班:走進農田摘一摘。
秋高氣爽的季節家長可以帶領孩子走進農田,體驗“農家樂”。掰玉米、挖花生、刨紅薯-----這些有趣的活動一定會讓孩子收獲成功、收獲快樂,爸爸媽媽也可以用照片的方式記錄下寶貝的收獲。
大班:走進生活畫一畫
跟隨秋姑娘的腳步,孩子們可以仔細觀察生活中的美景:等待秋收的農田、果實掛滿枝頭的果園、魚蝦大豐收的漁船、誘人的陽澄湖大閘蟹------將這些豐收的喜悅畫下來,并請家長記錄好孩子的講述稿,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傳遞秋的收獲與喜悅。
(二)秋收韻
各年級組收集相應的活動資料,將幼兒秋收的成果以版塊展覽的方式布置出來。
小學豐收節活動方案篇三
星期六,我興致勃勃來到展覽館,觀看農業科技成就展覽。
袁隆平爺爺的貢獻最引人注目。講解員阿姨介紹說,他培育了雜交水稻良種,大大提高了水稻產量。我們用百分之七的產量,養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隆平爺爺立了大功。
我看到了一個塑料大棚模型。這種大棚能準確控制溫度,濕度和光照,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讓百花盛開,瓜果飄香。
彩色棉花的介紹引起了我的好奇。這種棉花在吐絮時就有紅、黃、綠等不同顏色,棉紡廠可以直接用它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布。
無土栽培的技術也很了不起。科技人員把各種養分溶解在水里,不用泥土,植物靠著這樣的水分,也能長得十分茁壯。
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想:有了先進的科學技術,農業的變化真大!
小學豐收節活動方案篇四
一、教材簡說: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開、瓜果飄香;彩色的棉花,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帶;無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壯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卻養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進的科學技術,給農業帶來如此大的變化,令人驚嘆。
本課和第17課《酸的和甜的》一樣,采用連環畫的編排形式。建議老師們在教學中把圖文緊密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圖畫指導學生識字、讀書,并滲透觀察、想象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積累“興致勃勃”等四字詞語。
3、借助插圖了解一些農業科技知識,進一步增強熱愛科學的情感。
三、教學過程: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本課圖文結合十分緊密,因此,建議老師們采取“圖、文、字”結合的。辦法呈現生字。可以制作下面描述的課件(或者復合投影片)呈現生字。
第一段:畫面右邊是文中插圖,左邊是課文。課文中“致、勃、農、技”加注音,“農、技”兩個生字為紅色,其余的字為黑色。朗讀課文時,要求學生特別注意“農、技”兩個生字,當學生認識后,教師點擊生字,使之變成黑色。
其余自然段與之相同。
2、寫字。
建議把指導重點放在“絞絲”的書寫上(紡、織)。寫好絞絲的關鍵在于寫好兩個“撇折”:第二個撇折稍大,兩個撇要保持“平行”(平行的概念不要給學生講,可以通過示范讓學生明白),第二個折要寫成“提”。
(二)范讀(或聽錄音),感知課文
(三)自由朗讀,初步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全文。
2、討論、互助,解決難讀的句子。
“我們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養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爺爺立了大功。”
“這種棉花/在吐絮時/就有紅、黃、綠等不同顏色,棉紡廠/可以直接用它/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布。”
3、指名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并說一說通過讀書自己明白了什么。
(四)朗讀感悟
本課有些句子比較長,教師要加強指導。注意指導讀好下面的句子。
1、第二段中的“我們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養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爺爺立了大功。
2、第四段中的“這種棉花在吐絮時就有紅、黃、綠等不同顏色,棉紡廠可以直接用它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布”。
由于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已經不是難點。本課詞語較多,還有許多專業術語,教學時可采取以下方法。
“興致勃勃”是個成語,可以引導學生查成語詞典自學,也可以這樣指導理解:
(1)仿照文中例句說句子。如,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體育場,觀看足球比賽。
(2)情境理解。讓全體學生興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們做的時候告訴他們,這就叫“興致勃勃”。
“引人注目”也是個成語,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進行教學。
幾個專業術語可以不講。如果學生提問,可作簡單回答。如,雜交水稻:一種產量特別高的水稻。耕地:可以種莊稼的土地。濕度:水的多少。光照:太陽光的照射。吐絮:(看書上插圖,再出示一只“棉桃”——圖畫、實物、課件均可)這里是指棉桃剛剛張開嘴,露出棉花。溶解:用演示的方法幫學生理解意思。如,把糖放在水里,即糖溶解在水中。
(五)積累詞語
請學生在每段課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讀給大家聽。并模仿課文中的句子造句。然后重點讀讀記記課后列出的四字詞語。
(六)實踐活動
參觀當地的科技展覽館,回校后交流參觀所得。農村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冬季作物種植或在大棚中栽種的農作物。
小學豐收節活動方案篇五
1、百姓腳踏實地干,佳木枝繁葉茂燦。
2、產品顯實效,豐收傳佳話。
3、誠樸人品立“實”,誠信農資立“佳”。
4、誠實服務三農,品質再創佳績。
5、誠實惠民,效果最佳。
6、誠實守信,興農為佳。
7、誠實為本,信譽為佳。
8、誠信是“實”,分享是“佳”。
9、誠信為先,以客為尊。
10、大眾證實,效果最佳。
11、都市品牌選擇,鄉親價格服務。
小學豐收節活動方案篇六
為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xxx擬于9月23日舉辦一次專題慶祝活動,為切實辦好此次活動,特制定本方案。
以“xx”為宗旨,按照“務實、開放、共享、簡約”的要求,在鄉村開展喜聞樂見的慶祝活動,同時學習借鑒社區管理經驗,開展城鄉文化交流,弘揚悠久的農耕文化,展示農村發展的成就,激發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大動力,為慶祝新中國成立xx周年凝聚強大的正能量。
一是為慶祝新中國成立xx周年凝聚強大的正能量。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能夠展現農民的勤勞智慧和時代風采,表達廣大農民歡慶豐收、祝福祖國、感念黨恩,使之成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的一首“前奏曲”。
二是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烘托和推動作用。以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為契機,搭建平臺、整合資源、營造氛圍,調動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全面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三是為守好“三農”戰略后院提振信心。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有利于提振信心、凝聚力量,推動形成應對風險挑戰的巨大合力和堅強決心。
四是為城鄉融合發展搭建平臺。通過社區、村黨支部一一結對共建,廣泛開展相互學習,文化交流等活動,以“交流、融合、借鑒、促進”為原則,逐步提升基層黨建水平和治理水平,最終實現城鄉牽手、同心筑夢的美好目標。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xxxx
20xx年9月23日(農歷八月xx),星期xx。
xxxx。
主辦單位:
xxx
協辦單位:
xxx
承辦單位:
xxx
地點:xxx
內容:進行節慶表演,包括大鼓書、快板、京劇、三句半、舞蹈等節目。
地點:xxx
內容:
1、介紹來賓、領導,活動主要流程;
2、致歡迎辭;
3、相關領導講話;
4、代表共同簽約;
5、邀請縣領導講話;
6、宣讀關于最美種植戶、最美家庭、致富帶頭人表彰的通報,并為先進典型代表頒獎;
7、參觀豐收農產品、現場書畫作品展示等。
地點:xxx
內容:組織農超商戶代表20余名,對xxx紅薯進行品鑒品嘗及推廣。
1、介紹合作社經營情況、紅薯種植及豐收情況,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等;
2、品嘗品鑒;
3、到紅薯地體驗農事活動;
4、訂單簽約。
地點:xxx
內容:
1、參觀景觀,拍攝美景,按照規定的“關鍵詞”發送朋友圈;
2、“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相關知識問答比賽;
3、寄語活動;
4、摘梨、運梨、梨王爭霸、認梨等比賽。
地點:xxx
內容:宣布活動閉幕。
1、為趣味游戲獲獎者頒獎。
2、為活動參與者頒發紀念品。
3、宣布活動閉幕。
成立慶祝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員: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