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研學旅行校長發言篇一
旅行不僅是一種休閑方式,也是一種學習、探索世界的機會,研學旅行更是如此。研學旅行意味著著重在學習、探究上面,解決特定的問題,獲得深層次的理解和知識。曾經的我對于研學旅行并不了解,但是經歷了一次研學旅行之后,我深刻認識到了研學旅行的意義和重要性,在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體會和格感悟。
第一段:研學旅行的獨特價值
研學旅行是一次集知識、體驗、文化于一體的旅游活動,它不僅是一次拓展視野的體驗,更是一次與自然、人類和世界真正親密接觸的過程。在研學旅行中,我們不僅可以感受文化特色,了解歷史背景,還可以學習自然生態,感受一線科研技能,在實踐中培養審美能力和與人交往能力,積極探究和思考問題。總之,研學旅行的獨特價值在于,它將學習、旅游、探究、發現、體驗、思考相結合,讓我們在旅游中收獲更多。
第二段:研學旅行的感悟和收獲
在研學旅行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的全方位感知。在深入社區、考察當地文化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當地人的生活、習俗、節日等,從中體會到不同文化下人們對于生活的態度和價值追求。在參觀博物館、藝術館等場館中,我們可以接觸到珍貴文物、名畫、雕塑等,這些文化珍品可以帶給我們更多啟迪和思考。在專家講解、培訓中,我們可以聽取專業人士的經驗和建議,更好的獲得知識和技能。從而,在研學旅行中,我們可以豐富經驗,增長見識,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質。
第三段:研學旅行的意義和目的
研學旅行不是為了使學生成為旅行家,而是為了使學生成為獨立、自信、富有創意和思考能力的現代化人才。在這里,旅行是一種協同式、主題化的學習方式,重點在于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以及對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研學旅行是一種“實踐導向”的學習方式,相比于傳統的課堂學習,它更多地讓學生學以致用,更加符合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要求。
第四段:研學旅行的影響
研學旅行通過一次次體驗和實踐,使我們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并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研學旅行讓我們更加關注全球型問題,更加重視自然和人文環境保護。除此之外,研學旅行還可以創造情感紐帶,搭建人際網絡,培養探究的興趣和精神。這些都是研學旅行可以帶給我們的影響,它不僅延長了我們的眼界,更增強了我們的舞臺感知和認知能力。
第五段:研學旅行的未來發展
研學旅行已經成為了教育的一種方向,對于未來的發展,我們可以預見到,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研學旅行的形式和內容會更加全面、豐富和多元化。在未來的研學旅行中,我們將更多關注社會公益、可持續發展和人類文明。同時,科技的不斷發展將使研學旅行更加有趣、便利、多元化。總之,研學旅行的未來充滿機遇,我們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總結:
研學旅行是一次全面的歷程,它涵蓋了學習、探究、體驗、思考等多個方面,是一次對自我認知和外界認知的提升之旅。研學旅行的意義在于它讓我們更加關注弱勢群體,更好地保護環境,更加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使我們成為具備全球視野和創新精神的現代人才。因此,我們可以預見到,在不久的未來,研學旅行將成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同時也讓我們從中收獲更多的感悟和收獲。
小學研學旅行校長發言篇二
伴隨著秋的氣息漸漸到來,學校組織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活動----秋季研學旅行。研學旅行總是令人激動、興奮的。
踏上去往西區傈僳風情園的七彩之路上,大家坐在這車上聽著自己中意的歌,望著窗外的風景,窗外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略無闕處的高山守衛著高速公路,金色的陽光毫不吝嗇的鋪在山頂上。導游姐姐可愛的介紹了自己,介紹了攀枝花的市情。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了攀枝花。在車上,導游姐姐組織我們唱歌。我們唱了訓練已久的“雪絨花”和“同一首歌”,大家揮舞著手臂,高低聲部有分明的唱了出來。我們的歌聲飄揚遠方,仿佛整個攀枝花都回旋著最幸福最快樂最純真的歌聲。
到了目的地,大家有秩序地下了車。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黃色的海洋,走進林蔭小徑,到了路口,仿佛是一片世外桃源。空曠的土地生長著零零散散的黃花,還有許多的小黃花等著我們去給它們找一個溫暖的家。拿著鐵鏟和小黃花,我們各自找到了屬于它們的家,松下土,把小黃花直挺挺地安居在家里,寄予同學們慢慢的希望后,就等待著它的健康成長啦!接下來,我們在經過傈僳族的姐姐耐心教導下跳了舞。手拉著圍成了一個連貫著友誼和愛的大圈,在轉圈的時候走三步路然后踢兩次腳,我們跳得很開心,盡管動作不是那么的標準。我們又開始準備包餃子了!一向包不來餃子的我,這次也跟著同學們一起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想著媽媽包餃子的動作,有模有樣地包起來,雖然這個餃子的顏值不太好看,但吃飯的時候真香!還有些古靈精怪的同學竟把包子和抄手都包出來了,實在是具有超大的想象力!
吃完午飯的時候,準備進行團隊比賽。分好了組,八個同學排成一字狀,腳都伸進繩子的圈里,像蜈蚣一樣。在進行十分鐘的訓練之后,我們準備比賽。但裁判喊出口令的時候,我們組卻腳步凌亂,落后了二班,可我們卻非常有默契地調整并毫不慌張地繼續出發。也許是我們的團結和同學的加油,使我們充滿動力后來居上。就這樣,我們班贏了比賽!第二項就是,每個班的同學拿著拴著身子的鼓,然后搖動來墊球。先開始,我們班一個都墊不到,無論怎么做都不可以,于是大家細心思考起來,發現這個鼓的繩子是有規律的,拿兩根繩的同學是負責移動的,拿一根繩的同學是負責墊球的,并且拿兩根繩的同學可以輔助。球往哪邊跑我們就往哪跑。在最終的比賽中,我們班齊心協力,分工合作,再一次拿下了第一!我想,這就是團結的力量吧!
這次研學旅行,使我受益匪淺。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傈僳族的熱情,學習了傈僳族的文化特色,也明白班級團結戰斗力是多么強大,并更加珍惜同學之間的感情!
小學研學旅行校長發言篇三
研學旅行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方式,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家長、學生的歡迎。這種方式通過實踐和參與,使學生深入了解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科學知識,從而拓寬視野,增強自信,增加格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能夠學到知識,還能夠得到一次難忘的旅行體驗,讓我們來看看我的一次研學旅行所得到的心得體會和悟。
第一段:尊重歷史、感受文化的獨特魅力
這次研學旅行讓我感受深刻的是尊重歷史、感受文化的獨特魅力。我們游覽了從唐代開始建造的重要文化古跡和歷史遺址,感受了古代人民智慧和勤勞的結晶,享受了古代文化的獨特魅力。這讓我對歷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層次的理解,也為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新的啟示。
第二段:體驗科學、探索未來的奧妙
本次研學旅行的另一亮點是體驗科學、探索未來的奧妙。在機器人展覽館里,我們觀看了機器人比賽,體驗了機器人設計和編程技術的神奇之處,也通過現場實踐充分領略了科技創新的美妙之處,這一切鼓舞了我對未來的探索和發現的信心。
第三段:感受生態、珍惜環境的美好
通過這次研學旅行,我也領略了自然的美妙和生態的寶貴。我們游覽了許多生態景區,了解了保護生態環境和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同時,在這次旅行過程中,我也深刻認識到生態環境的有限和寶貴,它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呵護和保護,讓我們珍惜環境,從小事做起保護生態。
第四段:拓寬視野、增加格局的重要性
研學旅行不僅可以讓我們增長見識,拓寬視野,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增加我們的格局。在旅行過程中,我們結交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感受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從而更好地了解了社會和世界的多樣性。這對我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至關重要,幫我們更好地適應全球化的發展。
第五段:總結
通過這次研學旅行,我獲得了很多收獲和啟示,無論是歷史文化、科學技術、生態環境還是人文交流,都讓我感到興奮和驚喜。我相信這次旅行對我未來的學習和成長有很大的幫助,讓我更加自信和勇敢地面對人生中的挑戰。同時,我也深感研學旅行這種教育方式所蘊含的無限光明和未來的可能,它不僅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而且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適應和引領未來的發展。
小學研學旅行校長發言篇四
暑假里,我們在家委會的組織帶領下,進行了為期一天的研學旅行,我們坐上大巴車,一路上我們歡歌笑語、熱情高漲,仿佛都忽略了37度的高溫天氣。
第一站,我們來到京博的博華農業的花卉館。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有機果蔬、食用菌養殖、生態養殖等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最漂亮的要數各色爭相斗艷的蝴蝶蘭了,聽管理員阿姨介紹,他們培育的蝴蝶蘭每年有8萬盆都集中在年宵上市,而且都是無土栽培。我們還很榮幸的跟著管理員阿姨學習了蝴蝶蘭的無土栽培技術呢,盼著我的小蝴蝶蘭也能開出鮮艷的花朵。
第二站,我們來到京博企業文化館。了解和學習了京博企業的文化理念和發展歷程。記得京博文化墻上有這么一句話深深的觸動了我:貧窮教我惜福,成長教我報恩,責任教我拓展。我想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學習的。
第三站,我們來到京博的楹聯藝術館。第一次走進京博藝術館,我特別的驚訝,為什么一個企業,能收藏這么多的楹聯及書畫作品?有明代、清代帝王、忠臣、狀元、政治家、書畫家、歷史名人約4000余幅精品書法。400余幅畫卷,如鄭板橋、齊白石、張大千等書畫家的22幅作品。據管理員阿姨介紹說,收藏這些作品不是馬韻升董事長個人愛好和利益驅使,而是馬韻升董事長想在京博有財力和物力的時候盡量收藏這些中國的優秀文化遺產,讓孩子們從小能夠看到、知道中國古代的優秀作品,從小深受傳統文化藝術的影響,帶動我們這里的文化發展和繁榮。得知真相后,我不禁由衷的敬佩這個從來沒有見過面的馬韻升董事長,他是我們很多企業家學習的榜樣!
第四站,快到中午了,我們來到京博研究院的自助餐廳,那里環境好,叔叔阿姨服務態度好,飯菜品種豐富、味道鮮美,對我這個小吃貨來說,這里才是我大顯身手的舞臺!在管理員阿姨的帶領下,同學們有秩序的領餐、就餐,大家都吃的津津有味。我們還品嘗了研究院阿姨親手做的酸奶,味道棒極了!吃飽了,喝足了,我們繼續出發!
第五站,我們來到京博海棠樂園。一下車,公路兩旁全是海棠樹,樹上結滿了海棠果,雖然還沒到海棠果成熟的季節,但是看著眼前的一切,能讓人很容易聯想到海棠果成熟的時候景色是多么誘人!好想到那時能再次來到海棠園啊!跟隨管理員阿姨的腳步我們進入了一個大棚,只看見里面有三個大水坑,里面的環境也不像其他館那么好,起初大家都非常的失望,但是后來我們卻在這看似不起眼的地方收獲了太多的知識和歡樂。首先我們學習了手工皂的制作,原來香皂、肥皂是以皂基為原料加工而成的啊!我們每個人都跟著教練叔叔成功的制作出了自己喜歡的手工皂,有熊掌形的、心形的、小豬形的,它們都非常可愛!我們還學習了神奇的紙上種菜呢,總感覺這個世界上有好多我們不知道的有趣的知識,需要我們去研究和學習。最后一個環節的渾水摸魚活動把大家帶入了整個研學旅行的高潮,首先教練叔叔跟我們講了渾水摸魚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比賽就正式開始了,從同學們下水坑開始,現場的歡呼聲、驚叫聲連連不斷,坑里的水瞬間就被我們攪渾了,根本看不到哪里有魚,但是同學們都沒有氣餒,大家團結一心,一條條鮮活誘人的大魚被我們摸了上來,每摸到一條魚,全場就一片歡呼雀躍。集合的時間到了,大家戀戀不舍的從泥潭走出來,渾身上下跟泥鰍一樣。大家雖然很累,但從中我們掌握了摸魚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了動手能力,增強了團結和自我保護意識。
下午五點左右,我們坐著大巴車戀戀不舍得離開了研學基地。這次研學旅行將成為我腦海中永不磨滅的記憶!
小學研學旅行校長發言篇五
第一段:引入研學旅行和吳起鎮的背景(200字)
研學旅行是一種以學習為主要目的的旅行方式, 它通過親身體驗的方式, 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的知識體系, 培養其綜合素質。吳起鎮位于陜西省延安市,是一座富有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古鎮。我最近參加了一次研學旅行,前往吳起鎮進行實地考察和學習。在這次旅行中,我收獲了很多寶貴的經歷和體會。
第二段:學習紅色歷史的機會(250字)
吳起鎮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之一,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在這里,我們參觀了吳起縣博物館,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歷程和其在吳起的發展。我們還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親身體驗了中國革命的精神與歷史。通過實地參觀和講解,我們不僅了解了歷史,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烈士們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巨大犧牲。這讓我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也更加明確理想和信念的重要性。
第三段:感受鄉村風貌和傳統文化(250字)
吳起鎮是一個古老而宜人的鄉村,這里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都讓人流連忘返。我在這里參觀了吳起村,看到了傳統的農耕文化和民俗風情。我們還學習了土家族的舞蹈和手工藝制作,體驗了傳統鄉土文化的魅力。此外,我還在吳起的鄉村中感受到了寧靜與自然的氛圍,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和壓力。這讓我明白了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并促使我保護與傳承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第四段:研學旅行的團隊合作和交流(250字)
這次研學旅行非常注重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和交流。我們在學習紅色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同時,還要完成一系列的小組任務。比如,我們要完成各種挑戰游戲和團體討論課題。通過這些活動,我發現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團隊成員相互合作、相互信任,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務。在交流的過程中,我不僅學習到了他人的見解和經驗,也更加了解了自己的不足之處。這讓我認識到,一個成功的團隊是由每個成員的貢獻組合而成的。
第五段:研學旅行的收獲和啟示(250字)
通過這次研學旅行,我不僅增長了知識,還培養了很多實踐能力。我學會了探索和思考,能夠主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次旅行讓我感悟到了紅色精神和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也教會了我團隊合作和交流的技巧。我深刻地認識到,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理解和領悟。未來,我會更加努力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為實現個人的理想和追求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結:這次研學旅行帶給我很多新的體驗和思考。通過學習紅色歷史和傳統文化,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吳起鎮的魅力;通過團隊合作和交流,我培養了很多實踐能力和溝通技巧;通過實踐和體驗,我明白了個人的努力和信念的重要性。這次旅行讓我獲得了寶貴的收獲和啟示,也讓我更加堅定了追求卓越的信念。我相信,這次研學旅行將會對我的未來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小學研學旅行校長發言篇六
踏上去往西區傈僳風情園的七彩之路上,大家坐在這車上聽著自己中意的歌,望著窗外的風景,窗外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略無闕處的高山守衛著高速公路,金色的陽光毫不吝嗇的鋪在山頂上。導游姐姐可愛的介紹了自己,介紹了攀枝花的市情。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了攀枝花。在車上,導游姐姐組織我們唱歌。我們唱了訓練已久的“雪絨花”和“同一首歌”,大家揮舞著手臂,高低聲部有分明的唱了出來。我們的歌聲飄揚遠方,仿佛整個攀枝花都回旋著最幸福最快樂最純真的歌聲。
到了目的地,大家有秩序地下了車。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黃色的海洋,走進林蔭小徑,到了路口,仿佛是一片世外桃源。空曠的土地生長著零零散散的黃花,還有許多的小黃花等著我們去給它們找一個溫暖的家。拿著鐵鏟和小黃花,我們各自找到了屬于它們的家,松下土,把小黃花直挺挺地安居在家里,寄予同學們慢慢的希望后,就等待著它的健康成長啦!接下來,我們在經過傈僳族的姐姐耐心教導下跳了舞。手拉著圍成了一個連貫著友誼和愛的大圈,在轉圈的時候走三步路然后踢兩次腳,我們跳得很開心,盡管動作不是那么的標準。我們又開始準備包餃子了!一向包不來餃子的我,這次也跟著同學們一起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想著媽媽包餃子的動作,有模有樣地包起來,雖然這個餃子的顏值不太好看,但吃飯的時候真香!還有些古靈精怪的'同學竟把包子和抄手都包出來了,實在是具有超大的想象力!吃完午飯的時候,準備進行團隊比賽。分好了組,八個同學排成一字狀,腳都伸進繩子的圈里,像蜈蚣一樣。在進行十分鐘的訓練之后,我們準備比賽。但裁判喊出口令的時候,我們組卻腳步凌亂,落后了二班,可我們卻非常有默契地調整并毫不慌張地繼續出發。也許是我們的團結和同學的加油,使我們充滿動力后來居上。就這樣,我們班贏了比賽!第二項就是,每個班的同學拿著拴著身子的鼓,然后搖動來墊球。先開始,我們班一個都墊不到,無論怎么做都不可以,于是大家細心思考起來,發現這個鼓的繩子是有規律的,拿兩根繩的同學是負責移動的,拿一根繩的同學是負責墊球的,并且拿兩根繩的同學可以輔助。球往哪邊跑我們就往哪跑。在最終的比賽中,我們班齊心協力,分工合作,再一次拿下了第一!我想,這就是團結的力量吧!這次研學旅行,使我受益匪淺。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傈僳族的熱情,學習了傈僳族的文化特色,也明白班級團結戰斗力是多么強大,并更加珍惜同學之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