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社會,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通過報告,人們可以獲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行動。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長三角旅游市場分析報告篇一
從各方面統計和估算的數字分析,廣東人過春節花錢越來越大方,春節消費調查報告。在廣州一大學做教師的小彭稱,因為供了一套房,加上孩子上學,所以一家人春節花費還是比較節省,但即便如此,置辦年貨加上親戚、朋友、同學人情走動,還是花去7000元。在白領階層中,小彭的錢花得還不算多。今年天冷,又為逛商場多吃多穿多花費再添一把火,幾乎所有的消費場所全面火爆,春節前后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消費時段。
廣州市的天貿南大、廣百集團等百貨公司,今年春節期間投放市場的商品總值比去年同期增長20%以上,而銷售增幅也同樣超過20%。其中,廣百初一至初七銷售額達3365萬元,增幅達45.5%,這說明雖然供應量大了,但需求量也在增大。而友誼百貨1月前28天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0%,王府井這28天的銷售額已達到去年一二月的銷售總和,相當于去年全年銷售額的1/3。
省經貿委市場流通處羅房樞說,今年春節來得早,從元旦開始市場已開始啟動。在前后持續約一個月的春節消費月里,全省社會商品零售總額比去年全年月平均零售總額上漲約30%,達到600億元。分攤到全省近8000萬常駐人口粗略估算,意味著平均每人花費近800元。這還是一個較保守的測算數字。
橫看豎看春節地位有變
消費雖然依然火爆,但年味似乎并不是用金錢能買得到的。
說到年味,人們的眼前常常會浮現這樣經典的傳統圖景:風雪夜歸,闔家團圓,圍爐夜,守歲至明,開門三聲爆仗。新年游,看花市,百戲競陣,貨郎蟻集。然而年復一年,這樣的簡單圖景反而離我們越來越遠。
中國市場學會理事、暨南大學商學系主任楊建華認為,花錢更多,但品味年味更難的原因很多:
其一,將春節的過去與現在縱向相比,過去過年是人們一年消費的集中體現,雖然現在仍是這樣,但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過年消費遠沒有過去那么高度集中,調查報告《春節消費調查報告》。如果劃曲線圖,過去的曲線更陡峭,現在則平緩得多。
其二,將春節放在全年中橫向來看,過去的文化較為傳統單一,春節地位高企,現在東方西方文化交流,古代現代文化薈集,一年大小節日隔三差五就有一個,沖擊了春節的傳統地位,使得春節在人們的心目中已不再那么神圣化。特別是年輕消費者,傳統觀念更是淡薄。
一位消費者對記者表示:“該買的總是要買!和其它日子一樣,春節只是給了自己一個花錢的理由而已。”
大人小孩不用等到新年就能換上新衣裳,餐桌天天都能擺上以前過年才能吃到的美食,小時候盼望能打打牙祭的“年”也就極大地失去了它的意味,沒有人再炫耀自己的新衣新鞋,因此人們越來越體會不到“年”有什么特別。
別樣消費沖淡年味
剪窗花、放鞭炮、拜祖宗天地等許多傳統過年習俗,現在已經變成一種文化符號和標簽。在新興消費觀念的支撐下,日益興起的別樣消費正在逐日沖淡年味。
當然,過年辦年貨,全家老少買新鞋新衣等傳統消費需求仍然存在,且還在增長。以廣州酒家集團為例,其年宵品市場投放量比去年增加了50%,仍是供不應求;傳統年貨一條街也是各商場、超市的保留“節目”。但是年貨制作的社會化、商品化,包括吃年夜飯的酒店化,極大地沖淡了傳統年味。或者說,這過年味“不地道”了。
雖然如此,“年”的“舊瓶”中更添進了許多“新酒”,別樣的消費更是沖淡了傳統的年味。譬如短信拜年使拜年這一大過年的重頭戲大大簡單化,僅廣州移動除夕一天的短信發送量就達3500萬條以上。拜年在許多年輕人眼中已經淡化為一種形式。
大量市民的出游計劃使得廣州傳統年節市場上部分消費者缺席,不少人已不再堅持“風雪夜歸,一家團圓”。廣州市假日辦的調查顯示,在1960位被訪者中,春節黃金周期間有意出外旅游的比重為57.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個百分點。根據測算,出游者人均花費552.9元,預計全市居民旅游總花費21.6億元。同時,隨著私家車擁有量的增多以及節前掀起的一股購車熱潮,今年春節不少市民自己開車回家過年,而選擇自駕車游的人也明顯增多,自駕游已成為一種過年時尚。
傳統的“年味”還轉移到了車市、樓市。除夕日,在汽車市場仍可以見到不少人在看車買車。他們是懷著節日購車會有優惠的心理來到這里的,而商家也想盡量回籠資金過年。而廣州春節的樓市從早年的“7天不賣樓”到“初三、初四啟市”,到去年的“春節照常賣樓做展”,雖然一年一變,但基本上都是銷售之前的尾貨。今年春節樓市再有新突破,眾多樓盤都將一批保留單位或者新貨在春節期間拿出來入市。不少廣州市民乘春節相互拜年時候順便來看看樓盤,體驗小區的良好居住環境,即使拜年期間不成交,節后也可能付諸行動。
因春節而拉動的像家電、家具、樓房、靚車、旅游等部分消費動輒數萬甚至數十萬,因此傳統型消費雖然也有所增長,但相比之下,其“光芒”就變得十分微弱了。
長三角旅游市場分析報告篇二
一、備選主題
(1)某一旅游景點或景區旅游服務市場調查。例如:
滕王閣旅游服務市場調查;
三清山旅游服務市場調查;
龍虎山旅游服務市場調查;
井岡山旅游服務市場調查;
廬山旅游服務調查;
其它旅游景點旅游服務
市場調查;
(2)某一旅游城市節假日旅游市場調查。例如:
南昌市五一黃金周旅游市場調查;
其它旅游城市黃金周旅游市場調查;
(3)某一人群旅游市場調查。例如:
大學生旅游市場調查;
老年人旅游市場調查;
青年人旅游市場調查;
兒童旅游市場調查;
其它人群旅游市場調查;
二、制定調查計劃
1.確定調查任務
即對調查目標作出具體表述和明確規定
2.確定調查范圍、資料來源和調查方法
3.確定調查手段
即收集資料所必須的各種工具或條件。
4.確定抽樣方案,決定:
(1)抽樣單位
(2)樣本大小
(3) 抽樣方法
5.完成時間:學生在理論學習的同時,須在10月15號之前完成此項工作。
三、分析調查結果
1.處理資料
(1)整理。對所得資料進行篩選,剔除謬誤、不實和含糊之處。
(2)分類。根據調查目標,對所得資料按一定標準歸類、統一編號。
(3)列表。根據所得資料,編制成各種圖表,以便進一步分析。
2.撰寫調查報告
(1)報告的基本內容:
前言。 概述調查宗旨、經過、調查目標、調查方法和技術,以及必要的謝辭等。
正文。包括調查目標、調查任務的詳細說明、調查結果的闡述。
結尾。提出意見和建議。
(2)報告寫作要求
長三角旅游市場分析報告篇三
在出游頻率方面,的被調查者每學期出游一次,而的被調查者每學年出游一次,只有的被調查者每學年出游三次以上,的被調查者從未出游過。
在出游時間方面,大部分被調查者出游時間在3天至一周,占據了總數的,比xx年增加了約3個百分點;而進行一周以上長途旅游的所占比例則為,比xx年下降了。
在被調查對象中,的被訪者每月生活費在500~1000元,的被訪者每月生活費在1000~1500元之間,與xx年相比增長了。
旅游費用資金來源的調查結果與xx年大致相同,的被訪者資金來源于父母,的被訪者是通過平時節省生活費來積攢旅游資金,的被訪者是通過做兼職工作。
的被調查者愿意把生活費的10%~xx年相比下降了;的被訪者愿意把生活費的三成以上用于旅游,但與xx年相比,下降了。
在阻礙大學生旅游的因素中,“資金缺乏”仍是最大的因素,雖然比例比xx年下降了約3個百分點,但仍然占據了;“時間不足”仍然排在第二位,占據了,比例比xx年稍有增長。
住宿花銷最多 最愿為美食花錢
在短途旅游中(3天以內),的人花費在xx年相同。
自助游極受青睞 火車是首選交通工具
在本次調查中,有的被訪者選擇自助游的出游形式,說明自助游在大學生群體中非常受青睞,選擇旅行社團隊游和社團旅游的則分別只占據了和。
在選擇出游的同伴時,“要好的朋友”仍然占據首位(),其次是“家人”(),“同學”()和“獨自一人”(),“戀人”則占了。
在“是否會乘坐以下交通工具”的選擇當中,的被訪者選擇會乘坐“火車”,其他交通工具的乘坐比例遠遠小于火車。選擇會乘坐“汽車”的有,選擇“飛機”的有xx年增長了;“增長見識”()仍排在第二位,比xx年增長了。
長三角旅游市場分析報告篇四
一、調查目的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收入提高,廣州市旅游市場蓬勃發展,旅游消費已成為人民群眾生活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了解廣州市目前的旅游消費情況,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于20xx年6月對廣州市旅游市場及消費現狀開展調查,目的在于通過分析和掌握廣州市旅游消費環境及消費者的評價、意見和建議,給相關部門進一步規范廣州旅游消費市場管理,提高旅游行業服務質量,促進廣州市旅游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科學有效依據。此報告僅對調查樣本負責,公布結果僅供消費者參考。
二、調查方式、范圍及對象
本次調查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開展,樣本主要分布在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和天河區。調查對象為廣州市內年齡在18歲以上、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有過旅游經歷的消費者。
三、調查內容
(一)近年來廣州市旅游市場總體情況,包括旅游總收入、接待旅客人次、旅游綜合競爭力排名、旅行社數量及旅游景點情況等。
(二)廣州消費者旅游消費情況分析,包括旅游目的、旅游時間、出游方式、旅游地選擇、旅游支出、旅游購物偏好等。
(三)消費者對廣州的旅游服務評價,包括對旅行社、旅游景點、消費水平、餐飲住宿、市內交通以及總體滿意度的評價。
(四)旅游消費爭議情況,包括在旅游過程中是否發生爭議,與哪些經營者發生爭議,發生哪方面的爭議,對旅游爭議采取何種態度等。
四、調查步驟
本次調查采用面對面調查、委托調查和電話調查三種方式進行,并對調查過程進行質量監控和數據統計,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和相關性分析,完成本調查報告。
第二部分 20xx-20xx年廣州市旅游業發展狀況
一、20xx-20xx年廣州市旅游消費總體情況
據廣州市旅游局統計數據,20xx年廣州旅游業各項旅游指標保持穩步增長,全市全年共接待游客億人次,同比增長;旅游業總收入達到1911億元,同比增長。20xx年,全市接待游客億人次,同比增長;旅游業總收入億元,同比增長15 .24%。20xx年,廣州全年接待游客億人次,實現旅游業總收入億元,同比增長,旅游業總收入僅次于上海、北京,位居全國城市第三,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
二、廣州旅行社數量及從業人員情況
據統計,截至20xx年3月31日,廣州市共有旅行社425家,其中有98家在20xx年度被廣州地區誠信旅行社評定活動組織委員會評定為“廣州地區誠信旅行社”。旅游社從業人員方面,20xx年與旅行社簽訂長期勞動合同的工作人員是8180人,至20xx年底已經上升到12901人(國家旅游局導游管理系統登記在冊)。
三、廣州旅游景點情況
廣州有眾多旅游景點,包括歷史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風景名勝區、游樂場景點、動物園景點等等。
歷史遺址包括中山紀念堂、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鎮海樓、南海神廟、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陳家祠、西漢南越王墓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8個:三元里平英團舊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廣州公社舊址、光孝寺等等。風景名勝區有白云山、番禺蓮花山、增城白水寨、南沙天后宮等;游樂場景點有長隆歡樂世界、長隆水上樂園、南湖游樂園等。
第三部分 調查結果分析
一、消費者旅游消費情況分析
(一)旅游地選擇
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對旅游地選擇最多的是“廣東省內”和“中國大陸內”,中選率分別達到和;其次是“廣州市內”和“港澳臺”,中選率分別是和;再次是“國外”,中選率是。可以看到,目前消費者前往的旅游地最多的是省內、國內,另外到港澳臺和國外旅游的消費者也不少,顯示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者越來越多選擇到港澳臺和國外進行旅游消費。
(二)旅游目的
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對旅游目的選擇最多的是“放松心情”和“領略景色、風土人情”,中選率分別達到和;其次是“陪伴親友”和“購物”,中選率分別是和;再次是“紀念日(如生日等)”和“探親訪友”,中選率分別是和;還有 的消費者選擇“其他”。可以發現,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提高,旅游的目的呈現多樣化趨勢,也說明人們對于旅游越來越隨意。
(三)旅游時間的選擇
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對旅游時間的選擇最多的是“隨機”,中選率達;其次是“寒暑假”和“春節、五一、十一等小長假”,中選率分別是、;再次是“周末雙休日”和“除旅游高峰外的其他時段”,分別有和的消費者選擇。可以看到,消費者還是比較倚重暑假、小長假、周末雙休等假期出游,這無可避免會形成出游高峰,景區擁堵,影響人們的旅游質量和感受,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目前整個社會對于帶薪假期的推廣落實還不夠,人們難以自由選擇出游時間。
(四)單次旅游支出
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在單次旅游支出上選擇最多的是“1000-3000元”和“3000-5000元”這兩個檔次,中選率分別達到和;其次是“500-1000元”和“5000-10000元”,中選率分別是和;再次是“500元以內”和“10000元以上”,中選率分別是和。可以看到,消費者單次旅游的支出大多在1000元至10000元之間,與目前大多數人一個月的收入水平大致相同。
(五)旅游方式
在旅游方式上,最多消費者選擇的是“參團”,中選率有;其次是“自助游”,中選率是;再次是“自駕游”,中選率是;還有的消費者選擇“其他”。可以看到,隨著汽車的普及和資訊傳播發達,越來越多人不再需要通過參加旅行社組團進行旅游,而是通過自駕或者自助的方式出游。
(六)旅游購物偏好
在旅游途中喜歡購買什么產品上,消費者選擇最多的是“土特產”和“美食”,中選率分別達和;其次是“工藝品”,中選率是,再次是“金銀玉石”和“其他”,中選率分別是和;還有 的消費者選擇“不買”。可以看到,消費者旅游時購買的商品基本集中在當地土特產、美食和工藝品。
二、消費者對廣州的旅游服務評價
(一)旅行社服務水平滿意度評價
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對廣州市內旅行社服務水平選擇“非常滿意”的有,“滿意”的有;選擇“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分別有和;還有的消費者選擇“不清楚”。可以看到,消費者對廣州市內旅行社的服務水平總體認可度較高,不滿意的占比較少。
(二)旅游景點服務質量滿意度評價
在對廣州市內旅游景點服務質量評價上,消費者選擇“非常滿意”的有,“滿意”的有;選擇“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分別有和;還有的消費者選擇“不清楚”。可以看到,消費者對市內旅游景點服務質量表示不滿意的占比不大。
(三)旅游消費水平評價
在對廣州市內旅游消費水平評價上,消費者選擇“很高”和“較高”的分別有和,兩者相加達到;選擇“較合理”和“較低”的分別有和。這說明,大部分消費者認為廣州的旅游消費水平處于較高水平,這可能會限制消費者來穗旅游消費的欲望。
(四)旅游景點交通情況評價
在對廣州市內旅游景點交通情況的評價上,消費者選擇“很好,交通便利”的有;選擇“還可以,但個別景點交通不便”的有;選擇“部分景點交通不便”的有 %;選擇“很差,大部分景點交通難以達到”的有。這說明,大部分消費者認為廣州市內景點的交通狀況總體良好,但部分景點的交通狀況仍然有待改善。
(五)餐飲服務滿意度評價
在對廣州市內餐飲服務評價上,消費者選擇“非常滿意”和“滿意”的分別有和,選擇“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有和;還有的消費者選擇“不清楚”。可以看到,消費者對廣州的餐飲服務表示不滿意的比例非常少,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食在廣州”不是浪得虛名。
(六)住宿服務滿意度評價
在對廣州市內住宿服務評價上,消費者選擇“非常滿意”和“滿意”的分別有和,選擇“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有和;還有的消費者選擇“不清楚”。可以看到,九成以上消費者認為廣州的住宿服務水平在滿意以上。
(七)對廣州旅游服務的總體評價
在對廣州旅游服務的總體評價上,消費者選擇“非常滿意”和“滿意”的分別有和,選擇“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有和;還有的消費者選擇“不清楚”。可以看到,消費者對廣州旅游服務的總體評價與上述(一)至(六)項的滿意度評價大致相當,顯示出旅行社、景點、消費水平、交通、餐飲、住宿等要素與城市的旅游形象密切相關,旅游消費者往往也首先通過這幾方面感受一個城市的面貌。
(八)是否會再去廣州的景點旅游
在這個問題上,的消費者選擇“會常去”;的消費者選擇“會偶爾去”;和的消費者選擇“不會再去”和“不清楚,看情況而定”。這說明,來廣州景點旅游的“回頭客”占大部分,有八成以上,這也與消費者對廣州旅游服務的總體評價水平大致相當。
(九)對提升廣州旅游服務質量的建議
在這個問題上,消費者選擇最多的是“降低景點門票價格”和“改善景點環境衛生”,中選率分別有和;其次是“增加景點”,中選率是;再次是“改善景點交通”、“加強旅行社管理”和“加強餐飲住宿服務管理”,分別有、和;還有的消費者選擇“其他”。可以看到,消費者比較關心的是景點的門票價格、環境衛生和交通狀況,有關部門需要在這些方面加大管理和建設力度。
三、消費者旅游消費爭議情況
(一)在旅游過程是否發生過爭議
在這個問題上,有的消費者選擇“是”,的消費者選擇“否”,也就是超過五分之一的消費者在旅游過程中發生過各種旅游爭議。
(二)在旅游中與哪些經營者發生爭議
在發生過旅游爭議的消費者中,有的消費者與旅行社發生過爭議;有和的消費者與餐飲服務經營者、住宿服務經營者發生過爭議;有和的消費者與購物點經營者、旅游景點經營者發生過爭議;有、的消費者與娛樂服務經營者、交通服務經營者發生過爭議;還有的消費者與其他經營者發生過爭議。可以看到,旅行社、餐飲、住宿等經營者與消費者發生爭議的比例較大,這一方面與這些經營者和消費者接觸頻繁密切有關;另一方面也提示我們,旅行社、餐飲和住宿等經營者的服務質量與旅游消費者的滿意度緊密相關。
(三)在旅游中出現哪方面的旅游爭議
在這個問題上,兩成發生過爭議的消費者中,選擇最多的是“餐飲食宿不符合約定標準”,中選率是;其次是“強迫購物”和“行程表內的景點和娛樂項目要自費”,中選率分別是和;再次是“旅行社擅自安排購物點”和“旅行社擅自改變行程”,中選率分別是和;還有和的消費者選擇“導游態度差”和“其他”。可以看到,爭議的發生大部分與旅行社、餐飲、住宿等服務經營者沒有按照約定提供服務有關,此外強迫購物和導游態度差等問題也值得關注。
(四)對旅游爭議采取的態度
根據調查數據,發生旅游爭議后,消費者選擇“默默忍受”的有;選擇“與導游及旅行社交涉”和“向消費者組織或行政部門投訴”的分別有和;選擇“向新聞媒體報料”和“向法院起訴”的分別有和;還有的消費者選擇“自己找人解決”。可以看到,大部分消費者在發生爭議后會通過各種方式進行維權,而其中與旅行社交涉和向消費者組織或行政部門投訴是最主要的兩種途徑。
四、廣州旅游消費投訴情況
根據廣州市消委會統計,20xx年1月至20xx年5月,消委會通過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系統接到旅游消費的咨詢、投訴案件1216宗,其中咨詢685宗,投訴531宗。
根據廣州市旅游局統計數據,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接到旅游投訴與咨詢3696件(20xx年713件,20xx年2105件,20xx年1-6月878件),其中屬于旅行社責任可歸責于旅行社的旅游投訴397件(20xx年旅游投訴比20xx年增長3倍,原因在于20xx年整合后的12345政府服務熱線上線,進一步暢通了市民進行旅游投訴的渠道)。投訴熱點主要集中在由于拒簽退團原因導致的扣費糾紛、旅行社延誤變更旅游行程、降低住宿餐飲標準、因不可抗力或者旅行社已盡合理義務仍不能避免的事件等方面。
五、案例分析
長三角旅游市場分析報告篇五
江西省贛州市轄1區2市15縣,總人口889萬人(其中農村人口近600萬),國土面積、人口分別占全省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是我國東南部最大設區市.,該市提出了“力爭用3至5年的時間拉開贛州特大城市框架,用左右的時間把贛州建設成為特大城市”的奮斗目標,全面啟動新一輪城市建設.20贛州市城市化率為35%,20xx年則達到了44%,城市人口持續增長.本文選擇江西省贛州市中心城區的章貢區、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20xx年城市化率高于贛州市平均水平的寧都縣、大余縣、龍南縣、會昌、信豐縣、于都縣,以及城市化率低于贛州市平均水平的贛縣、瑞金市等10縣、市、區市民化農民集中居住的小區抽取樣本,運用市場調查的方法,實證研究“在我國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借助于工業化與城市化的推動,在戶籍等方面獲得市民身份的傳統農民”,即“市民化農民”旅游消費者行為特征.發放問卷300份,回收273份,其中有效問卷為254份.問卷發放方式為多人多點同一時期進行的方式.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市民化農民群體在旅游消費情況、旅游消費決策中所涉及的經濟因素、憂慮因素、旅游目的地喜好等相關問題表現出的主要特征,對各種旅游影響因素的敏感性差異,以及在旅游資訊傳輸方式的選擇偏好,為企業拓展市場提供實證數據支持和決策參考.從市場學和消費的角度,1665歲的市民化農民從消費能力以及對整體市場的影響力都具有決定意義,其市場消費力較大,故將調查對象界定于1665歲之間的市民化農民.在受訪的254名市民化農民中,男性137人,占54%;女性117人,占46%.
1市民化農民旅游消費的條件已然成熟
市民化農民文化素質較高將受教育程度分為5個層次.受訪人群中,受教育程度達大專及以上的占;受教育程度達高中或中專的占;受教育程度達初中的占;受教育程度達小學的占;未受過學校教育的占.大學、中專、高中程度的人數達到.文化程度較高者容易轉變消費觀念,接受新的消費方式,樂于通過旅游增長見識、放松身心,較容易使旅游成行.
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受訪者中,主要有經商、打工、房屋出租、社會救助和其它等五種類型的“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來源”.調查結果顯示,“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以“經商”和“打工”為主,分別為占和.以“房屋出租”為“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來源”的占“.政府救助”的占,“其它”(如受子女贍養、家庭婦女等)的占.說明受訪者居住區域就業率較高,就業環境較好,因而有著較為穩定的經濟來源.官方數據表明,20xx年贛州市城鎮就業率達到.同時,受訪者認為“家庭人均收入”“增加了”的占;認為“基本持平”的占;認為“減少了”的占.說明從農民身份轉變為城市居民后,家庭人均收入普遍有了增加,經濟條件得到比較明顯改善.
市民化農民與城市融合度好調查結果顯示,對于“作為城市居民,跟以前比,心理感受”的回答,表示“更自豪”的占;表示“更受歧視”的占;表示“變化不太明顯”的占.少部分人成為市民后有較強的“城市弱勢群體”心理.總體上,市民化農民與城市的融合度尚可.
2市民化農民旅游消費行為分析
預期支出對市民化農民旅游消費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調查結果顯示,表示儲蓄是著眼于“購建住房”的占;為了“防病養老”的占;為了“購置家用電器”的占;為“婚嫁教育”準備的占;“近期可以考慮存錢去旅游”的占.可見,教育、醫療、建房、購置家電、防病養老等預期支出對市民化農民旅游消費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有旅游經歷的人為數不少調查結果顯示,關于“旅游頻率”問題的回答,“沒有旅游經歷”的占;“近1年內旅游過”的占;“近24年內旅游一次”的占;“上一次旅游是在五、六年以前”的占.有過旅游經歷的人達到,近4年內旅游過的達到.
許多人希望能夠到外面去“逛逛”調查結果顯示,表示“愿意接受”旅游消費的占,表示“不愿意接受”旅游消費的占4%,表示“沒想過”的占.表現出對旅游消費較高的接受度.
大多數人認為旅游應該過夜,因此至少需兩日以上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中,認為“最合適的旅游時間長度”是“1日”的占;“24天”的占;“510天左右”的占;“10天以上”的占.因此,認為旅游需要2日以上(過夜)的達到.多數人認為“24天”或“510天左右”是較適合的旅游時間長度,將旅游的目的定為休閑娛樂的占多數.
可承受的單人旅游費用主要集中在1000元以內,總體消費水平較低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可承受的單人旅游費用”在“500元以內”的占;在“1000元以內”的占;在“元以內”占;在“3000元以上”的占.認為“可承受的單人旅游費用”達到1000元以內的占.市民化農民對于1000元左右的出游費用較為接受.同時,在特定的人群中會有較高消費傾向的需求出現,但總體消費水平較低.
認為旅游比較花錢的消費項目是“購物”、“交通”和“住宿”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旅游中“旅游比較花錢的項目”是“購物”的占;是“交通”的占;是“餐飲”的占;是“住宿”的占;是“景區門票”的占.
旅游消費的興趣點比較單一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項目”是“都市風情游”的占;“健康療養游”的占;“歷史古跡游”的占“,致富樣板游”的占;“自然風光游”的占;“宗教民俗游”的占.旅游消費的興趣點比較單一,主要集中于“致富樣板游”和“宗教民俗游”.
比較認同“清閑時候或業務淡季”為“最適合的外出旅游時間”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外出旅游的最佳時間”為“黃金周”的占;為“傳統節日期間”的占;為“清閑時候或業務淡季”的占,對于出游時間“無特別考慮的”占.
最切合個人實際的旅游目的地與可承受的單人旅游費用高度相關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切合個人實際的旅游目的地”為“贛州市內或不想外出旅游”的占;為“贛州市外江西省內”的占;為“其它省份”的占;為“國外”的占.多數人認為“切合個人實際的旅游目的地”是“贛州市外江西省內”或“其它省份”,與可承受的單人旅游費用高度相關,旅游選擇的空間范圍還不夠大.
旅游的最大阻礙因素是“價格問題”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旅游最大阻礙因素”是“價格問題”的占;是“時間問題”的占;是“旅游項目”問題的占;是“服務質量”問題的占;是“個人消費觀念”問題的占,是“安全問題”的占;是“生活問題”的占;是“語言問題”的占.阻礙出游的最大因素是價格(經濟問題),閑暇時間有限或親友間的閑暇時間難以同步等“時間問題”也成為阻礙旅游的重要因素.
最喜歡的旅游組織形式為“旅行社組織親友鄰里結伴旅游”調查結果顯示,“最喜歡的旅游組織形式”為“旅行社組織散客拼團”的占;為“旅行社組織親友鄰里結伴旅游”的占;為“親友結伴自助游”的占15%;為“不知道”的占22%.出游時多數會選擇與親朋結伴同行,主要是怕被瞧不起、生活習慣不同、語言不同,多數愿意鄰里鄉親組團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