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中班美術畫扇子教案篇一
一、說教材。
(一)教材內容: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為了更貼近學前兒童生活,要選擇學前兒童感興趣的問題,這樣有助于開拓學前兒童的經驗與視野。棒棒糖是孩子喜歡的并品嘗過的一樣糖果,深受孩子的喜愛。酸酸甜甜的棒棒糖,是整個美術創作活動的基礎,孩子樂意去表現這種他們喜愛的棒棒糖。因此我從生活實際出發,開展了本次美術活動,充分發展幼兒的繪畫能力與想象力。
(二)教學目標:
中班幼兒繪畫的特點是從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發展、創作的目的性明顯增強、手部肌肉動作從無法控逐步提高手指動作的力度。因此我從認知、情感、態度三方面出發,制定以下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顏色的棒棒糖,感受和學習用螺旋線表現棒棒糖。
2、通過遷移繞毛線的經驗,嘗試表現棒棒糖螺旋狀的花紋。
3、體驗為糖果店設計棒棒糖的快樂。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
1、活動重點:學習用螺旋線畫出棒棒糖。
2、活動難點: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創作。
二、說教法。
針對這次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以幼兒嘗試教學法為主,同時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示范法、操作法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過程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于樂。首先引導幼兒談談自己吃過的棒棒糖是什么味道、什么的顏色的?把味道和顏色也聯系起來。讓對棒棒糖顏色和味道的聯系性產生探索興趣。其次讓幼兒通過欣賞各種棒棒糖,感受棒棒糖花紋螺旋線的特點,并遷移繞毛線球的經驗,運用螺旋線來表現棒棒糖。通過為“糖果店”設計各種棒棒糖,促進幼兒想象力和繪畫能力的發展。
三、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引導、談話、示范、操作等方法,讓幼兒認識各種顏色。并盡量營造寬松的氛圍,鼓勵幼兒畫出自己喜歡的棒棒糖,并學習設計不同的棒棒糖,培養和發展幼兒的繪畫能力和想象力,促進幼兒各方面發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師創設“糖果店”的情境,利用談話法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基本環節:
1、欣賞各種顏色的棒棒糖圖片,認識各種顏色棒棒糖及其口味。
2、幼兒欣賞彩色大棒棒糖,感受螺旋線的特點。
3、幼兒用卷繞毛線的方法,感受和表現螺旋變大的棒棒糖。
4、教師請個別幼兒示范,用“螺旋線”的方法變出“棒棒糖”。
5、教師示范,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巡回指導。(幼兒講述并展示作品)
6、發揮想象,為“糖果店”設計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各種棒棒糖。
(展示欣賞作品)
(三)活動結束:教師對本次活動作總結。
五、延伸活動。
教師:小朋友們,回家把你們設計的棒棒糖講給爸爸媽媽聽吧。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我并不刻意去要求幼兒,棒棒糖要畫的有板有眼。因為,小班幼兒年齡小,他們的作畫動機和信心都身份的脆弱,一不小心就會澆滅他們的信心,所以培養他們的興趣與信心是關鍵。只要他們愿意動手,愿意畫,我都會給于肯定,“你畫的真棒,你的棒棒糖是什么味的?你的棒棒糖要送給誰吃呢……”這時幼兒的情緒高昂,這是好事,可這也導致場面有點小小的失控。比如在提問“你吃過什么味的棒棒糖?”時,教室就像炸開了的鍋,到最后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安撫他們激動的情緒。對于這樣的問題,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多向他人學,在不斷的學習與探索中,使自己的教學越來越扎實。
中班美術畫扇子教案篇二
1、學習用對稱式剪紙方法折剪蝴蝶。
2、初步學習簡單的鏤空方法,將蝴蝶身上的花紋進行鏤空。
3、激發幼兒對剪紙活動的興趣。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1、制作幻燈《蝴蝶》;
2、教師范例蝴蝶兩個;
3、剪刀、作業紙、幼兒人手一份;
4、《蝴蝶找花》歌曲。
一、結合經驗講述:
美麗的春天來了,花園里來了許多蝴蝶,回憶鄉下找春天的時候看見的蝴蝶;蝴蝶是什么變成的,結合毛毛蟲變蝴蝶的故事,回憶看過的蝴蝶標本。
二、播放教學課件,引導幼兒觀察蝴蝶圖片。
蝴蝶有的有一對翅膀,有的有兩對翅膀,翅膀上還有許多美麗的花紋,還有漂亮的顏色。請小朋友告訴老師:花紋是怎樣排列的?由什么形狀組成的?各是什么顏色的?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蝴蝶的花紋是對稱的,是由幾種顏色搭配的,而且顏色也是對稱的。
三、出示范例蝴蝶,老師的蝴蝶是用什么方法來制作的?
1、示范講解蝴蝶的折剪方法。(把長方形紙對折;畫好半只蝴蝶的輪廓線;沿輪廓線剪下來。)
2、示范講解簡單的鏤空方法。(出示范畫,比較鏤空的蝴蝶與未鏤空的蝴蝶哪個漂亮;示范圓形,三角形、月牙形等簡單的鏤空花紋。)
四、幼兒剪貼。
1、提出折剪要求:用對稱式剪紙方法折剪蝴蝶,并進行鏤空;剪下的碎紙放在小筐里。
2、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五、作品展示,對幼兒作品進行講評。
六、播放課件,欣賞剪紙作品蝴蝶。
七、學蝴蝶飛舞,律動《蝴蝶找花》結束活動。
課前設計思路:最近,我們的主題是《春天來了》,我們講了關于毛毛蟲變蝴蝶故事,幼兒對蝴蝶感興趣,我們生成了中班剪紙活動蝴蝶,幼兒對剪紙平時用得不多,特別是對蝴蝶的對稱式剪法更是沒有涉及,嘗試大膽地讓幼兒剪紙活動,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當前幼兒對剪的技能的掌握情況。為了減低難度,提供半只蝴蝶輪廓,輪廓基本固定下來。重難點放在,鏤空式剪法。
一、讓幼兒有話說,有機會說。
第一個環節導入時,“春天來了,花兒開了,蝴蝶也來了……”
沒想到幼兒一提到蝴蝶,就滔滔不絕地講起來,“我剛剛在操場上撿到一只蝴蝶,剛撿到的時候還是活動,后來死掉了”。“我在花叢中也看到了蝴蝶,可漂亮了———”我引導幼兒說一說,你看到的蝴蝶的顏色。在此環節,沒有讓幼兒同伴之間結伴講講,陽春三月,幼兒接觸蝴蝶機會較多,幼兒有感而發,給2—3分鐘的時間,讓幼兒有機會說效果更佳。
二、結合多媒體教學效果顯著,幼兒學習興趣更濃了。
把平時對蝴蝶的認識,積累的經驗提升。通過多媒體的播放,圖像清晰,色彩鮮艷。讓幼兒觀察蝴蝶圖片,發現蝴蝶身上的秘密,幼兒自由地說,發現顏色的不同,花紋圖案的變化,蝴蝶翅膀輪廓的不同,還發現對稱。在幼兒零碎發現的基礎上,教給幼兒觀察的方法,有一定順序得觀察,或有一定規律地觀察,顏色的對稱,花紋形狀的對稱。通過多媒體的播放,重點與難點的凸顯更清楚,幼兒更容易把握。在幼兒剪紙活動結束時,有讓幼兒欣賞了剪紙作品,播放多媒體,幼兒更加拓寬思路,開闊眼界。
三、教師的應變機制,根據幼兒的情況調整。
備課與上課的差距:在備課時,想到了各個環節的細節,在幼兒操作時配上輕音樂,比較鏤空的蝴蝶與未鏤空的蝴蝶哪個漂亮,準備了兩個不同的蝴蝶范例,幼兒的每一把小剪刀都一一檢查,會不會有使用起來太緊,盡管這樣,還是有許多地方出現狀況,需要教師馬上作出調整。如:上課時發現有四名幼兒用左手拿剪刀的,其中兩名糾正了兩次,還是兩個手換來換去用。個別幼兒不敢入手剪,鼓勵幼兒大膽地嘗試,并學習剪圓形,三角形、月牙形等簡單的鏤空花紋。在準備幼兒操作材料,半只蝴蝶已經畫好的。其中張浩天小朋友沒有照老師已準備好的輪廓線剪,而是非常有創意地自己設計齒形的蝴蝶翅膀。何優小朋友把邊緣剪斷了,變成了與眾不同的蝴蝶,還有一種殘缺美。在講評時,我讓幼兒先自我欣賞,幼兒充滿了成就感。然后表揚了剪得光滑,細致;有創意的,花紋漂亮的作品。對張浩天、何優發展不同的幼兒提出不同的要求,加于表揚、鼓勵。最后幼兒跟著老師,手拿自己的蝴蝶作品,做律動《蝴蝶找花》結束,興趣始終很濃厚。
中班美術畫扇子教案篇三
1、讓幼兒學習用毛線做畫提高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大膽做畫。
2、能獨立完成作品。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白紙每人一張紅、黃色顏料抹布毛線音樂磁帶
1、播放磁帶幼兒跳舞
――現在請寶寶休息一會,看誰來了?(出示毛線)
――這是毛線,毛線也想和寶寶一起跳舞。
――請寶寶看老師是怎樣和毛線跳舞的。
2、教師示范用毛線做畫
――毛線穿了件紅色的衣服(蘸上紅色顏料)在紙上走一走(拖拉毛線)跳一跳。
――毛線又穿了件黃色的衣服,在紙上走一走跳一跳。
――跳完了把毛線送回家,寶寶擦擦手。
教:寶寶看毛線跳的舞漂亮嗎?/你們想不想和毛線一起跳舞?
3、組織、指導幼兒做畫
――任意彎曲毛線,大膽表現富有創意的造型。
――嘗試運用多種材料讓毛線畫豐富起來。
――培養幼兒(幼兒食品)大膽嘗試、勇于探索與表達的精神。
4、評講幼兒作品
用毛線軟軟的,用來繪畫會發生什么樣的情況呢?孩子帶著疑問開始了嘗試性的繪畫。大家都笑了,作品中大多都是線條組合的,也有個別幼兒有色塊。呈現的作品很有現代元素的感覺。
中班美術畫扇子教案篇四
幼兒都很喜歡顏色鮮艷的東西,超市里五彩繽紛的棒棒糖簡直是幼兒們的最愛,很多幼兒提起棒棒糖都是一副很感興趣的樣子,這堂繪畫課就正好讓幼兒畫出自己最愛的棒棒糖。
活動目標
1、感受和學習用螺旋線表現棒棒糖。
2、通過遷移繞毛根的經驗,嘗試表現棒棒糖螺旋狀的花紋。
3、體驗為糖果店制作棒棒糖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過各種棒棒糖。
2、實物棒棒糖(最大號的)。
3、毛根,水粉筆,彩色卡紙,水粉顏料(紅、黃、淺藍、淺綠、白、橘)。
活動過程
1、教師創設“糖果店”的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我們的糖果店里有一種又好吃、又好看的棒棒糖,客人們可喜歡了。
2、幼兒欣賞棒棒糖,感受螺旋線的特點。
教師:瞧,這種棒棒糖身上的花紋是什么樣子的呀?
3、幼兒用卷繞毛根的方法,感受和表現螺旋變大的棒棒糖。
(1)教師出示毛根,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2)教師:棒棒糖身上一圈一圈繞起來的花紋是怎么變出來的?
要點提示
教師邊說邊示范,示范的動作要慢一些,讓幼兒看清楚毛根一圈一圈繞起來的過程.有利于幼兒把用毛根繞螺旋形的經驗遷移到繪畫中。
4、教師請個別幼兒示范,用“螺旋線”的方法變出“棒棒糖”。
(1)教師:誰能把“棒棒糖”一圈一圈卷起來的樣子畫給大家看一看?
(2)幼兒空手練習畫螺旋線,表現棒棒糖。
5、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為糖果店畫很多好吃的棒棒糖吧。
6、集體欣賞作品,想象不同顏色的棒棒糖的味道。
教師:你喜歡哪種顏色的棒棒糖?它是什么味道的?
中班美術畫扇子教案篇五
1、了解不同蝴蝶的形態,學習對稱彩繪的基本方法,發揮想象彩繪出美麗的花蝴蝶。
2、通過彩繪,感受蝴蝶的美。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幼兒彩繪用具若干、范例、卡紙人手一張
一、謎語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來猜一猜。
謎語:身穿花衣愛打扮,兩對翅膀光閃閃。不會唱歌只跳舞,花叢里面跳的歡。(蝴蝶)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了解蝴蝶的翅膀是對稱的。
1、師:老師請你小朋友仔細觀察看看有什么發現?
2、提問:你發現了什么?蝴蝶兩邊翅膀的形狀、顏色、花紋是怎樣的?(翅膀是對稱的)
三、老師講解示范
1、出示范例
師:你們看,老師已經畫好了一只,請你看看我畫的蝴蝶是什么樣的?
2、老師講解示范畫喇叭花
師:我們在畫蝴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蝴蝶的兩對翅膀是對稱的。畫好翅膀后,我們在蝴蝶的翅膀上畫上美麗的花紋。
三、組織幼兒作畫
1、鼓勵幼兒運用多種裝飾進行彩繪。
2、提醒幼兒注意用筆的姿勢及保持桌面、畫面的整潔。
四、展示評價
1、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說說最喜歡誰的蝴蝶?為什么?
2、老師小結并表揚認真畫畫,并有很好的彩繪習慣的幼兒。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中班美術畫扇子教案篇六
對于參加工作只有兩個月的我,第一次上公開課,心里難免有些擔心,有些緊張。但是,更多的是高興,那會使我更快的成長,積累更多寶貴的經驗。
對于這次公開課上什么,我思來想去,教案設計了一個又一個,最后根據我班小朋友的情況,最終設計了這個教案。但由于修改后,事先沒有試教,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許多的不足之處,好多細節方面沒有想好。我的教學目標是能兩手較協調地搓泥團,嘗試用橡皮泥制作不同形狀的棒棒糖。培養幼兒對泥工活動的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現如果能展示更多的棒棒糖(實物),小朋友們的興奮狀態會更加熱烈。在示范制作棒棒糖的過程中,我想達到幼兒對做棒棒糖的興趣,從而喜歡泥工。在幼兒操作部分,我想達到讓幼兒基本上都會制作棒棒糖,讓他們慢慢制作,而不是比誰做的多,隨便搓一搓就插上小棒完工。但想不到孩子們的興趣非常高,非要把我所準備的小棒都做完為止,差點讓我不可收拾。在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中,我也把事情想簡單化了,在發幼兒棒棒糖時,我隨便拿小朋友們制作棒棒糖分給他們,讓他們去送給客人老師,可小朋友們太看重自己做的棒棒糖,有的非要從一堆的棒棒糖中找出自己做的,場面有點小亂。我想如果請他們做好棒棒糖后直接送給客人老師,不要放小兔店里來了,送好后直接排隊回教室完成教學活動,那效果一定會好一些。
其實,我認為這堂課大體上,初步的完成了教學活動的目標,孩子們還是很喜歡制作棒棒糖的。整堂課的活動流程還是比較清晰的,教學目標還是很明確的。總體上,小朋友們還是跟上了我的教學思路的。
中班美術畫扇子教案篇七
在美術活動《棒棒糖》中,活動的目標分設了兩個:
1.學習用封閉圓形表現棒棒糖,并嘗試用多種色彩進行涂色。
2.感受用多種色彩作畫的樂趣。
我將活動分為三步進行:觀察棒棒糖――說說棒棒糖――畫畫棒棒糖。
我一直認為“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活動的第一部分,用一個“猜”字,來引起幼兒的注意。事實證明,我成功了。幼兒們對著我的口袋,興致勃勃的猜測著各種答案。猜過之后,我們一起進入第二部分,我們說一說吃過的棒棒糖,看一看老師的棒棒糖,他們都是長什么樣子的。在你一言我一語之后,我們都出結論:棒棒糖有一個圓圓的大腦袋,再加一個長長、硬硬的尾巴。這樣的一個結論引來了幼兒的哄堂大笑。最后笑聲一直伴隨著整個繪畫過程。
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我并不刻意去要求幼兒,棒棒糖要畫的有板有眼。因為,小班幼兒年齡小,他們的作畫動機和信心都身份的脆弱,一不小心就會澆滅他們的信心,所以培養他們的興趣與信心是關鍵。只要他們愿意動手,愿意畫,我都會給于肯定,“你畫的真棒,你的棒棒糖是什么味的?你的棒棒糖要送給誰吃呢……”這時幼兒的情緒高昂,這是好事,可這也導致場面有點小小的失控。比如在提問“你吃過什么味的棒棒糖?”時,教室就像炸開了的鍋,到最后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安撫他們激動的情緒。對于這樣的問題,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多向他人學,在不斷的學習與探索中,使自己的教學越來越扎實。
中班美術畫扇子教案篇八
一些常見形狀的面都有所了解,因此嘗試將本活動的目標定位為:
1.嘗試根據已有經驗能畫出各種形狀的`棒棒糖。
2.能用點、線、面裝飾棒棒糖,并嘗試將點、線、面創意組合變成新的圖案。
反思本活動,存在許多不足。
1.目標的制定。
活動目標明確,符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并能遵循線描畫教學的循序漸進的
原則。但目標二前半部分能用點、線、面裝飾棒棒糖與后半部分嘗試將點、線、面創意組合變成新的圖案出現了重復嗦的現象且不能體現活動重點。
2.時間安排不夠合理。
在這次活動中,我也沒有較好的處理好時間上的分配。一般而言,美術活動最忌諱的是老師的講解時間長,減少幼兒的繪畫時間。而在這次活動中我講解的時間較長,以致作畫時間推遲,講評環節倉促。
由于在導入環節擔心小朋友們繪畫時糖與棒的比例不協調,我在導入環節示范了棒棒糖的繪畫方法:先畫大大的糖,再畫長長的棒。又擔心小朋友在學習點、線、面創意組合時手足無措時我又和小朋友回憶了以前學過的點、線、面,所以導致整個導入活動所花時間較長而且節奏不夠緊湊。
3.交代要求時不夠簡潔明了。
交代要求是幼兒獲得繪畫的具體方法和技能技巧的主要來源,在本次活動我在交代作畫要求過程中重點不夠突出,可以結合活動目標2提出重點要求,幫助小熊設計一至二根不同形狀的棒棒糖,并用各種點、線、面組合的圖案來裝飾棒棒糖。
當然,發現失誤的才會進步,針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對活動將進行以下調整。
1.目標二調整為:嘗試用點、線、面創意組合變成新的圖案裝飾棒棒糖。
2.導入環節省略棒棒糖繪畫步驟圖及教師示范已學過的點、線、面環節,結合目標二將重點放在討論哪些點線面可以創意組合?并將組合的圖案制作ppt給幼兒欣賞。
3.交代要求盡量語言簡潔明了,結合目標一、二中技能方面的要求用簡單的話告訴幼兒,使幼兒明確方向。
本次活動存在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