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江南的開場白篇一
今年自立春到現在,一直是連綿不斷的斜風細雨。像多愁善感的女子噙著眼淚,啜泣委婉,楚楚動人,似林黛玉那般的讓人心痛。
其實,江南的美就是陰雨綿綿,江南的韻就是斜風細雨。
可能只有江南的人,才懂綿亙蒼穹里的雨韻。也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有人在最美人間四月天到江南來玩,想收獲江南美如畫卷的山山水水,飽眼醉心。然而,當他來到了江南,每天只有如琴弦的雨絲,像是在彈奏他心中的幽怨。于是,在他是乘興而來,掃興而歸。其實這就是江南,不是因為陰雨連綿,把人的心籠罩得陰霾;而是那斜風細雨,有著朦朧的美,只是他沒有雅心去欣賞風拂柳,雨潤物。
今年的五月與往年似有不同,往年五月里只有上升的氣溫,炙熱的陽光,讓人感到窒息郁悶。而今年仍是綿亙的陰雨,適宜的溫度,最是舒爽。
打開窗戶,霏霏細雨默然灑在我的臉上,感到溫柔潤滑,像是搽上一層薄薄地金珠奶油膏,潤澤著我的肌膚,舒爽依然;微風輕輕拂面,似愛人的鼻息吹在我的臉上一樣,有著淡淡的清香,覺得特別的清新。
放眼窗外,細如牛毛,小如針尖的雨絲隨風擺動,扭動著絲線般的腰,婆娑著舞姿,從深邃的天穹里一路盤旋,最后與大地吻合,傾注著她的溫柔,把泥土浸泡松軟,散發著泥土淡淡的香。
窗外高低不平的田地上,那結滿果的油菜喲,像風燭殘年的老人,被歲月壓彎了腰。霏霏地細雨輕飄匍匐在田地里黃黃地油菜桿上,似那催化劑,催老著油菜果顆粒飽滿。我像似看到農人豐收油菜的喜悅,我像似聞到了油菜籽的芬香。
河堤上的柳樹,穿上一身綠裝,被綿綿的細雨洗滌滋潤,更顯甜軟的嫩綠便自蔥蘢了。在被洗去的塵垢下,我能看到的是在明媚的陽光下所深藏著的恬靜,暖風旖旎輕拂,舞動著嫩綠的腰姿。現在我所看到的是下垂的柳葉尖噙著淚珠般的雨滴,微風輕拂,雨滴簌簌而下。
河水嘩嘩的流淌,石板橋上,佇立著,青箬笠,綠蓑衣,也許正是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人。
遠處環繞的群山,被霏霏細雨覆蓋著,霧蒙蒙地。分辨不出五月里秀麗群山郁郁蔥蔥,只有朦朧的美。
五月,斜風細雨,氤氳霧蒙蒙地美。
江南的開場白篇二
我家坐落在洞庭湖畔的一個小鎮,鎮的四面被青山綠樹環合著,碧水藍天下,被那滔滔湖水守護著。
清晨,我與老姐乘車來到洞庭湖岸,沿著堤岸漫步。風吹柳絮的閑情在耳旁絮絮地訴說著。頭頂上的白云隨風飄著,遠處碧綠的山與這小鎮的一切,在我心中構成了一片江南圖景。
空氣中散發著淡淡的花香,沒有油彩刺鼻卻讓人上癮的味道,水色的植物顏料只是在宣紙上一層一層的渲染而去。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這首詩出自于唐朝詩人劉禹錫之手,把整個洞庭湖描寫的細致而生動,是整個身心都一沉醉于那迷人的景色之中了。
我與姐姐乘著一葉小舟泛行在湖面上,坐船上買賣你被青山環繞,若仙境一般。湖面被一層薄薄的霧紗覆蓋著,好似湖水姑娘還沒睡醒。湖面一片安謐,我想喊,卻怕破壞著周圍幽靜的氣氛。天的東邊開始出現一絲微潤的紅光,緊接著,天空開始泛出魚肚皮似的白,霧散,湖水姑娘醒了。溫柔的風輕輕地吹拂著水面,泛起一層微微的漣漪,清澈得像面大鏡子。船行駛到湖的中央,四面被“碧綠”的湖水圍繞,果然有“白銀盤里一青螺”之感,此時,我體會到了劉禹錫那時身臨其境之感。輕柔的秋風吹在臉上,頓時感到涼颼颼的。
可有誰知道這清澈的湖水之下居然曾是一個村莊,當年被洪水淹沒,死了不少人。望著湖底,我的心又隨著過往悲慘的遭遇,無比凄涼、心痛。
江南的開場白篇三
臨窗聽雨,有雨輕柔若誰的腳步,雨就在窗外。打開窗戶,“疏疏一簾雨,淡淡滿枝花”的清新迎面撲來。下樓。我舉著一柄傘,獨自走進瀟瀟春雨里。
淅淅瀝瀝的雨點,在傘頂錯亂地繁響,地面上濺起了一層均勻而細膩的煙霧。輕輕地走在薄霧之間,有一薄薄的韻味,宛如仙境。思緒隨著水花而起伏,一個人踏雨而行,盡情地聆聽,或輕、或重,或疏、或密,總有著契合的心境。獨賞著這天籟之音,將靈魂深處那些或喜或悲的情愫釋放出來,溶入這天籟之音里,頓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了。
在歷史的款款深廓里,還有誰聽過這江南的雨韻?這江南的雨啊,浸潤了中國幾千年文化,也洗滌了多少人的心靈,又多少人的靈魂與這雨聲產生過和諧的共鳴?那歷經千年春雨的舞榭歌臺、岸芷汀蘭、江楓漁火、曉風楊柳、人面桃花……一瞬之間,仿佛都潛入到這綿綿的情懷里了。
春雨里的江南,是美麗的。春雨飄灑,千絲萬縷,輕輕悠悠,迷迷漫漫,濯枝潤葉,潤物無聲。花壇里的各種各樣不知名的花朵,競相開了,吐著絢麗的光華,浸著晶瑩的雨珠,宛若嬰兒嬌艷的面龐。
在水的另一邊,是浩瀚而陰郁的天空,向著櫛比鱗次的建筑物壓抑、脅迫,而城市的上空,卻有一層空間出奇的清亮,空靈,將遠方的風景襯映得無比遼遠。有薰風掠過岸畔柳葉的笑容,有雨云流過天空的悄聲呢噥,所有的情感都在這雨的氤氳里彌漫開來,所有的遐思,所有的憧憬都和著這雨的節拍變得形象而生動。
近處荷塘里的水波已在微風的鼓動下,漣漪層層,細雨滴在上面,交錯地變幻著各種各樣圖案的花紋,好像丹青筆下朦朧的水墨畫。新長出的荷葉上,水珠兒骨碌碌地滾來滾去,晶瑩可愛。有幾株已悄然長出淡紅的菡萏,在這冰清玉潔的春雨里,更是顯得裊娜多姿,楚楚動人,在綠葉的襯托之下,象一位超凡脫俗的仙子,美艷可人。
偶爾,有幾柄傘從我的身旁穿過如煙春紗,步履匆匆,而我只是踽踽而行。在這樣一個春日的雨中,獨賞這一雨景,實在是機緣難得。為何說“獨賞”呢?這實在是平凡不過的景致罷了,但從我身邊匆匆穿行的步履,我便知道,誰會有心情欣賞這春雨的詩意呢?都在為名利而奔忙,而匆匆!
這一方小小的風景,誰又肯花時間在雨的愛撫中,接受自然的潤澤,去品味其中的韻味呢?這顆浮躁的心啊,因為世俗蒙上太多的塵垢,而重重欲望總在阻礙我們通明的心,我們已沒有太多的耐心去發現自然的美妙了。何不姑且掘棄欲望,讓這江南的雨韻洗滌一下心中的塵埃,凈化我們的靈魂,如同這江南的春雨總為我們洗凈這個世界一般。
江南的開場白篇四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題記
麗水清流,堪憶江南。此次江南之行,遂了少時心愿,也盡了興,方為平生一大快事。
從“北方有佳人,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歌詞里,似乎也能感受到才子佳人纏綿的愛情。提及江南,“才子佳人”的說法恐怕到了這煙柳繁華之地想躲都來不及的。既有“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又有“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昔日荊襄,宋風楚韻,流傳千載。適才不禁感嘆:人生猶如百代客,倏忽之間,已為陳跡。然而我又在想時光會給一個俗子、一位初到江南的不速之客賞賜些什么呢?我此刻全然不覺旅途辛苦,不料卻早已領略到江南的別有景致,真可謂是與眾不同啊!
江南煙雨樓臺是遠近聞名的人文景觀之一,不知令多少遷客騷人留連忘返于此啊!只因天朗氣清,只見樓臺,未見煙雨,倒著些水汽陰霾罷了,于我前來游覽無礙處。“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就是江南煙雨樓臺的真實寫照,想到這里,我的腦海里自然也會出現“煙雨樓臺”“情深深雨蒙蒙”朦朧的一片景色。煙雨迷離,霧靄籠罩之下的亭臺樓閣給詩人墨客平添了幾分凄涼和失落。“煙雨樓臺”寥寥幾字,誰曾想到在詩人心中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形神兼備,竟然成為詩人筆下排遣苦悶,傾訴憂思的對象。這時候,多愁善感、傷春悲秋、寂寞孤獨以及壯志難酬多種情感的集合像起伏的潮水沿著心靈的筆端默默地涌了出來。或淺吟輕唱,或濃妝淡抹,或綺麗婉約,或鏗鏘有力。于是乎,我想起了一句詩: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我又想起了一句詞: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秉承古人遺志,后啟來者,此景此情,我仿佛穿梭于江南煙雨中,眼前的一切忽然變得撲朔迷離,再回首已無跡可尋,這令觀賞的人也漸漸迷失了自己。
從江南一路走來,我們不約而同的發現江南景美人更美。有小橋流水,有蓮動漁舟,有夕陽余輝,也有青磚古瓦。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縱使你有鐵石心腸怕是挨了也會滋養出千般萬般旖旎的風情。都說江南好,美女知多少?豈止“閉月羞花沉魚落雁”,要我說真是美不勝收啊!這么說吧,往事越千年,猶恐是夢中。這樣的美就像一種難以割舍的心愫,就像一杯陳釀女兒紅,任時空阻隔,憑記憶想象。高歌淺吟,清雅靚麗,醬香典藏。我情不自禁的覺得一切更真實,更逼真了。我由衷的感慨,江南我來了!
是啊,江南,從你開始,就是從至尊的知己開始——你就是我茫茫人海中正在尋找的可愛的女孩子,是我未來媳婦的模樣,是我迷戀的對象,讓我時刻銘記在心啊!江南,從你開始,就是我心馳神往的地方,你就是我夢鄉落腳的地方。
江南的水織就的是一張網,良田美池錯落有致。盛夏的果實累累,麥香襲人,別有一番天地。月上柳疏影,春色滿人間。乘流空欲盡,相識念舊年。這就是我眼中的江南水鄉,水鄉的美韻就在這里。倘若三五游子暢游長江,也可以夜泊秦淮,分享穿越紅塵的旋律,撇下個好詞佳句共鑒賞,未嘗不可。好似才子佳人月下飲,曲終暗香魂;好似碧水藍天轉角愛,芳枝歸洞房。
俗話說:一家男,千家愛;一家女,千家求。等到了江南斷然少了些中原婚喪嫁娶的禮儀習俗,更少了些田園牧歌式的唯美鏡頭。當我們祝福年輕人“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時候,不妨聊一聊南北不同風格的習俗特點。南北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異是那樣明顯,飲食、居所亦有很大的不同。比方說北方人說的是官方語言,住的多是平房,吃食以面條為主。而南方人大多說地方語言,住瓦頂的房子,喜歡吃麻辣味兒。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這次江南行,播撒下生根萌芽的種子,承載了過客的心,蕩滌了一顆純凈的靈魂。哦!江南,你就像一段永遠的記憶,被封存在歷史的時空里。哦!江南,你就像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被人們逐漸遺忘在風塵。江南,你更像水做的故鄉,孕育了古老的東方文明,成就了一個個不朽的華夏傳奇。正如詩曰: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興許就是行者無限向往的所在啊!
時年七夕節日,感慨萬千,浮詩一首,題為《行江南》,聊勝于無。
江南的開場白篇五
《哀江南》【一】
一、學習目的
1.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品味語言。
二、學習重點
1.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背誦全篇曲詞。
三、學習難點
1.理解文中對南明滅亡后南京城內外景象描寫所抒發的感情。
2 品味語言的表達效果。
四、學習方法
點撥、解析、鑒賞
五、學習過程
【一】點撥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別號岸堂,又自稱云亭山人。山東曲阜人。清代著名戲曲家。少年就開始搜集資料,準備寫南明興亡的戲劇。中年后,因他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孫,曾得到康熙帝的褒獎,被任命為國子監博士,官至戶部員外郎,曾參加疏浚淮河的工作,結識了很多著名的明末遺民,感受了濃重的愛國思想,終于在一六九九年完成了傳奇《桃花扇》的寫作,演出后很快引起了反響。戲中明顯的反清哀明的思想使康熙皇帝大為不滿。第二年孔尚任被借口罷官回家,此后從事詩文寫作。有詩文集《湖海集》、《岸堂稿》、《長留集》等,戲曲除《桃花扇》外,還有與顧彩合撰的傳奇《小忽雷》。
《桃花扇》全劇四十出,是通過明末復社文人侯方域與秦淮歌妓李香君悲歡離合的故事來反映南明一代興亡的巨型歷史劇。作者自稱:“《桃花扇》一劇,皆南朝(指南明)新事”,他之所以要“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目的是為了“場上歌舞,局外指點,知三百年之基業,隳于何人?敗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獨令觀者感激涕零,亦可懲創人心,為末世之一救矣。”在眾多反映歷史的劇作中,《桃花扇》創作思想的明確程度可謂首屈一指。
《哀江南》為全劇結尾的一套曲子。這套曲子先鋪寫唱曲人目睹的凄涼景象,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放聲悲歌。曲詞哀切感人,表達了深摯強烈的亡國之痛。
【二】戲曲知識
弋陽腔:明代戲曲四大聲腔之一,盛行民間,源出江西弋陽,至嘉靖間流傳南北。
【三】文章結構
【四】作業?:歸納主題
《哀江南》【二】
一、學習目的
1.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品味語言。
二、學習重點
1 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 背誦全篇曲詞。
三、學習難點
1.理解文中對南明滅亡后南京城內外景象描寫所抒發的感情。
2 品味語言的表達效果。
四、學習方法
點撥、解析、鑒賞
五、學習過程
【一】討論、確定《哀江南》主題思想
《哀江南》套曲,描寫了淪陷后的南京城郭蕭條、皇陵破敗、故宮坍塌荒蕪、舊院冷落寂寥的景象,并通過今昔對比,抒發了深沉的興亡之感、故國之思,表達了一定的民族意識。
【二】討論、確定《哀江南》寫作特色
先鋪寫唱曲人目睹的凄涼景象,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放聲悲歌。曲辭優美,情調深沉。
【三】釋疑解難
本文語言有何特點?
作者孔尚任非常注意語言的典雅,讀來覺情文并茂。如“鴿翎蝠糞滿堂拋,枯枝敗葉當階罩,誰祭掃?”這句,精選意象,運用對偶、反問等修辭手法,寫出了陵墓的荒涼破敗,抒發了內心的哀痛之情。對偶,句式整齊,讀來有一種音韻美,反問語氣強烈,引人思考,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又如最后一曲中,運用對偶句“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排比句“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眼看南明王朝由興而亡,語言工麗,由此結束全劇,點明主旨,造成濃郁的悲傷氣氛,讀來備覺沉痛。然而,作者在語言的運用上主張“寧不通俗,不肯傷雅”。所以給人的印象是典雅有余,通俗不足;謹嚴有余,生動不足。這實際是許多文人傳奇戲在語言上的共同特征。
【四】課堂練習
閱讀:
[離亭宴帶歇拍煞]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容易冰消!眼看他砌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那 , , , 。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1.在文中橫線上填寫原句。
2.寫出下面兩句的意思。
殘山夢最真: 不信這輿圖換稿:
3.文中運用了哪些對偶句、排比句,有什么表達效果?
4.文中哪些話點明了全篇的主旨?請寫在下面。
江南的開場白篇六
穿越巷的心
聽斜風細雨仔細叮嚀
忍踏落花
一抹紅暈濕
誰家小院
三兩古琴韻
迷蒙里誰在徘徊
那悠長小徑
看石欄小橋下
嫩柳愁荷
碧波影碎
鴛鴦默默
無語浮萍
紅樓里
簫聲起
嗚咽欄桿
誰憑
煙雨被打濕
聲聲輕叩游子孤影
任氤氳濕透薄衫
兩黛蛾眉無故多情
相思被打撈起
在秋波里翻滾
江南的黃昏
斷腸的人
一蓑煙雨
穿越前世今生
遠山在煙雨里
鎖住漠漠平林
不見古道瘦馬
空想小橋人家
這匆匆的過客歸期
任風雨細打沉
江南的開場白篇七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來到了麗江,感受到江南味道!
剛走在麗江的街道,我仿佛回到了古代,那樣的建筑,那樣的服飾,讓我無時無刻不帶入自己!雨來的真及時,都說下雨的江南,會飄起陣陣青煙,我不僅有幸看到了,還聽到了一陣好聽的聲音,雨滴落在青石上還發出了‘滴答滴答’清脆的聲音,青煙將如畫的江南籠罩在一起,又有種似真非真,似畫非畫的感覺,給本就秀麗、娟美的江南,更增添一份神秘。
細細端詳這里,遍地都是小橋,橋都是用木做成的,上面雕的東西并不華麗,卻樸實,真切,讓我親身感受到這里的歷史,文明。也正符合江南,低調,不張揚的特質。
橋多,水自然多,這里的水,沒有長江奔騰不息的勇氣,也沒有大海,海納百川的胸懷,她只是慢慢地,柔柔的,向前蜿蜒,卻也不停息。她不會忘了自己的本分,卻也長年累月地堅持,似江南的柔軟卻也屹立不倒!
現在就來講講江南的建筑,江南的的建筑特色:民居。依水勢而建,錯落有致,白墻、黑瓦,優雅別致、不追求對稱。園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雖為人做,宛若天成”,將自然和人文完美結合,可謂“一園盡攬天下之美”。這里還有數不清的各式小橋,把水和人家連為一體。體現出江南文化的豐富多彩,靈秀、清新。
江南,麗江給我的感覺是害羞的、是可愛的,是令人沉醉的……
江南的開場白篇八
晚意微醺,秋水輕寒。夕陽斜,灑了一江的波影。
烏蓬槳聲,漁歌悠悠的南去;穿過那尾小小的拱橋,瀲滟了江南的含蓄。粉墻黛瓦的小樓倚靠在水邊。那青山綠水給江南的.含蓄,添了幾分悠悠的醉意。
漫步江南。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韋莊的菩薩蠻在心中縈繞,那江南的水韻便壓出來了。風追煙花雨,洇染了詩意。你醉臥江南煙雨,提筆,聞著那若有若無的墨香,便沉淪在江南里了。醒了,才發現早已提出了;,詩的句句、字字,無不是江南。
江南的小橋,構成了獨特的江南水鄉風情,如詩如畫。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江南女子,總是在恬靜的古鎮,幽深的古巷里追尋著江南女子如同迷朦飄渺、如同蓮花般清新雋永,超凡脫俗的迷夢。
細雨迷蒙,你踏一葉輕舟;撐一把紙傘,在那拱橋底下淺笑盈盈;墨發飛揚,眼眸里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閑愁;衣袂翻飛,飄逸的似雨中翩飛的蝶兒。
你打從江南走來,在雨中在纏綿的雨中,如春雨般輕盈的你,輕輕地走進我的心中,如江南的春雨淅淅瀝瀝悄無聲息。水秀山清眉遠長,歸來閑倚小閣窗。春風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尋客嘗。
聞聽江南是酒鄉,路上行人欲斷腸。誰知江南無醉意,笑看春風十里香。
“初見驚艷,再見依然”,初見,驚艷。驀然回首,笑語盈盈。
到底是你醉了江南,還是江南醉了你?
江南的開場白篇九
一整夜過去了,很慢,那種火車,現在已不多見。你知道乘車的感覺,你看不見窗外的風景,睡不著,昏昏沉沉的,呼吸著饑渴的空氣。
你不是來旅游,的確,若是旅游,你當然去蘇州的園林,揚州的秦淮河,或者江南的任何一個古城。朋友說,江南早就被掩埋了,根本從未出現過。你不知道我這種小人物的悲傷,你說,有一回,月光就像一場雨,落到窗前的合歡樹上。
你到了,一股人潮傾瀉在陌生的地方。人們不停的說,三三兩兩,或喧鬧,或私語。你聽見說話的聲音,卻聽不清說什么。你不愿想它,低頭暗暗計算行程。
你到了.江南一個,尋常的鄉村.
只剩你孤身一人。你說,那天的霧像陶塤的歌聲,像泥土。你覺得,你像一只海鳥,突然跳進浩淼的江心。
你來到鎮上,找一家破舊的旅館,補上一覺。這之后,去哪兒呢,你不知道。你甚至想不起你來的地方。不,你沒有忘記你的故鄉,甚至時常想起她。讓你感到茫然的,只是你來時的路。
太陽從北方的天空,落下去。
你說,荷花最難畫的,不是花,而是莖,因為一筆下去,不能回頭。這就是永恒,你說,生命的路,只要走過,便已模糊。記憶是最拙劣的畫家,幾乎每一抹,都是敗筆。不過,你確實想過,畫一幅叫做“生命”的畫。
從第一朵花,到最后一朵,總共一千零一步。你路過的,是荷花塘。
夕陽的余暉,隨著遠山曲曲折折,像一個夢幻,隨睡意的深淺跌跌蕩蕩,最后消失于你不安的驚覺。你當然想到漢唐的韻律,只是太沉重。你說,你只愿是個凡塵人,生活在人類的世界里,體味追尋幸福的過程,喚起人類未泯的良心。
一只白色的鳥,落到一片枯葉上。就叫“彼岸鳥”吧,你知道這毫無道理。我與自然的隔閡。你說,人的眼睛,應像一對比翼的鳥,能透過群山,透過天空,看穿山谷里的花,或者宇宙里的星星。
黃昏圓圓地,掛在粉紅色房子的西北角。炊煙升起來了。你也許會回憶起,見到的每個畫面。生命本應如此,你說,你會提起曾發生過的一切。你覺得自己很親切,沒做夢。
你不想重蹈這傷心的覆轍,毫無辦法,必然面臨一場雨。一把油紙傘蹲在路旁,正放下一只滿載心事的紙船。這些從未見過的事,你覺得,一點都不陌生。你好,三月的孩子。你長大了,紙船里的愿望,在青山綠水間,在曾幼小的心靈里,變成上帝,變成精靈,變成一個姑娘。
你不知道,她為什么說起鮑叔牙。她說,鮑叔牙年輕時,風流倜儻,曾獨自一人,游過江南,讓許多江南的美女芳心大亂。你輕輕地笑了。講得真好。只是你見不到講故事的人,更不在意她的對錯。
你本想寫一首韻在骨子里的詩,告訴她寥遠的搗衣聲,和鵝卵石上的月光,只是溪水的聲音太明亮了。你知道,這毫無道理。
你僅憑著記憶,重現那似水的年華。你看見你自己,消失在那片不悲不喜的自然里,甚至沒有只言片語,沒有一絲痕跡。
江南的開場白篇十
疲憊的昨日,還沒來得及安置
池塘里的荷卻已開到了九重
十里坡上,花草芬芳,去年
埋下的紅豆種子,如今又墜滿了枝頭
一闕素墨,半紙相思
隔夜的舊夢,一點一滴地潤染著記憶中的江南
是誰,辜負了那場煙花的綻放?
這枯瘦的詩行,是否還殘留著你我的陳詞與舊章?
呵,分別都這么久了,想必,你早已丟失了當年的馬匹
七月走了,把責任交給了八月
失真的夢想又回到了云端
我,不得不再次拋棄自由,重新起航
盡管案前的燈火早已熄滅,可是,
朝南的窗子,怎關得住大雁的意向?
歌聲是用來安慰寂寞的靈魂,而希望往往是獻給夢想
這個夏天,我唯一能堅持的.就是殘存的信念
是的,我的確有些不舍
關于偉大的理想,以及那遺失的江南、我不再勾畫,也不再遮挽
你們暫且安睡吧,不用揣測驟雨什么時候再來
只有我知道,當烏云散盡之時,你們必定會以風的形式,泊在我身旁
一如那流浪在外的游子,終有一日會返回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