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報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手機報告查詢篇一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功能的不斷提升,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幾乎無法離開它們。手機依賴調查報告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我也積極參與了這次調查。通過這次調查,我深刻認識到手機對我們的生活產生的影響,同時也意識到了自己的手機依賴問題。以下是我對手機依賴調查報告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調查結果令人擔憂
手機依賴調查報告中顯示,大部分受訪者都承認自己對手機產生了依賴,這令人擔憂。調查結果表明,我們對手機不僅僅是使用它來打電話或者發短信,我們還用它來瀏覽社交媒體、玩游戲、購物、看視頻等等。這些行為可能會讓我們沉迷其中,忽略了現實社交和學習工作的重要性。手機不再只是一個通信工具,它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我們離不開的一部分。
第二段:手機依賴對我們的社交能力產生了嚴重影響
手機依賴不僅僅使我們迷戀虛擬世界,也對我們的社交能力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調查顯示,超過6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與他人交流時常常分心看手機。這種行為不僅會對交流產生負面影響,也會讓對方感到不被尊重。有些人甚至對手機上的社交媒體更加重視,而忽視了與身邊的人真正的互動。手機依賴讓我們失去了與他人面對面進行交流的機會,對我們的社交能力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第三段:手機依賴對我們的健康產生了潛在風險
手機依賴還對我們的健康產生了潛在的風險。調查顯示,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導致眼睛疲勞、頸椎病、青少年近視等問題。而且,那些頻繁使用手機的人容易沉迷于虛擬世界,忽視了運動和戶外活動,可能導致肥胖和不良姿勢。此外,手機輻射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如何減少手機依賴,保護我們的健康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四段:如何應對手機依賴
手機依賴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但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減少它的影響。首先,我們可以設定一個固定的時間段使用手機,避免在其他時間隨時拿出來刷屏。其次,我們可以參加各種社交活動,積極與他人交流,減少對手機的依賴。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強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保護我們的健康。
第五段:總結
手機依賴調查報告讓我們認識到自己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并意識到這是一個存在且要解決的問題。手機依賴對我們的社交能力和健康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但我們可以通過設定時間、參與社交活動和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手機是一項重要的科技進步,我們應該善于利用它,而不是被它束縛。通過深入了解我們的手機使用習慣,我們可以將手機從伴侶變成朋友。
手機報告查詢篇二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大學生如何選購手機
沈北大學城各大學大學生
通過qq、人人、微信等方式進行問卷調查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信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快,高科技產品成為消費熱點,手機作為其代表之一,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機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不僅體現在andriod、ios、windous phone三大陣營的競爭,還體現在功能機與智能機以及國際品牌與國產品牌的多種競爭。大學生作為高科技的首先接受并樂于追崇者,毫無疑問的成為了智能機消費市場的中流砥柱。因此,通過對大學生這一消費群體進行問卷調查,能很好的反映目前手機市場的概況。
調查標準:(1)分別統計智能機和功能機所占的比例;
(3)分別統計國際品牌和國產品牌所占的比例。調查結果如下:
(一)智能機更受大學生喜愛
在此次調查中我發現,智能手機更受大學生的喜愛,在所有參與問卷調查的同學中智能機用戶所占比重高達96.2%,僅僅3.5%的同學是功能機用戶。通過進一步調查我了解到,同學們日常上網沖浪,聊qq、人人以及微信等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恰恰是智能機給了這些活動功能機所達不到的更好的體驗。更炫目的特效,更便捷的操作,更多的流行元素等等這些,無不促使著大學生更加傾向于智能機。在市場強烈的競爭下,幾經不存在智能機就一定價格高昂的慣例,甚至有些智能機的價格要低于功能機。所以我對那僅存的3.8%功能機用戶很是不理解,為什么放棄更好的應用體驗選擇功能機呢?在進一步的調查中我了解到,原來這部分用戶之所以選擇功能機,除了不經常上網沖浪外,更在意的是智能機所帶來的附加消費。在調查問卷的數據中顯示,智能機用戶話費月消費大約在50元左右,而功能機用戶話費月消費則在30元左右(當然,每天拿著電話和女朋友煲粥的除外)。智能機用戶平均月消費遠遠高于功能機用戶,而高出的這部分大多數都是智能機用戶用來辦理無線上網套餐所花費的,功能機用戶往往不需要花費這部分額外消費。
(二)andriod系統普及更廣
以下幾點:
(5)windous phone系統的發展經歷了不小的波折,如今微軟攜windous phone8強勢來襲,并與諾基亞強強聯合試圖在智能機市場分一杯羹,但是眾觀每一個操作系統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windous phone8這個新興操作系統想要與andriod和ios真正形成三足鼎立的態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國際品牌更受大家歡迎
在本次調查問卷的最后我統計了國際品牌與國產品牌的占有率,其中國際品牌占有率為66.8%而國產品牌只有33.2%,這樣的結果值得我們深思。為什么本土品牌的價格低廉反而占有率低呢?通過問卷調查我得出了以下結論:
(1)國產手機還達不到國際大廠的做工精細度;
(2)國產手機的設計往往平庸而國際大廠卻能很好的引用流行元素樹立自己的獨特風格;
(3)國內高尖端技術方面與國際一流水準存在差距;
(4)操作體驗的巨大差距導致國產手機流失了大量用戶;
(5)國產手機單純的硬件堆積與國際大廠多年的底蘊積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其實我們還是蠻愛國的,我們總是懷著熱切的心情期待著又一款國產“神機”的發布,然后滿懷期待的跑去體驗店追逐我們心目中完美的“神器”,但是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就好像期末突擊復習一樣,痛不欲生啊!國產手機往往是高規格硬件的堆積品,與國際大廠的產品相比,雖然在硬件上不輸給對手,但是實際操作體驗卻存在很大差距。加之外形的設計要么平庸,要么有點某種街機的影子,使國產手機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全無。即沒有拿得出手的突出領域也沒有國際品牌的品牌效應,所以本土品牌打起了價格戰。這其中又以小米手機為代表,在小米手機掀起一輪又一輪的搶購狂潮之后,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如今飽受詬病的“雷軍”還有整個手機市場的價格變動,國際大廠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沖擊。這或許是我能看到的最積極的因素了。
總的來說,本調查是成功的,達到了預期的目的。較為全面地考察了影響大學生選購手機的因素。不過還不夠深入,尤其是理論支持還不夠。謹以本調研作為一次實踐活動,望老師予以采納。
手機報告查詢篇三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隨著手機市場的不斷發展和競爭的加劇,各類手機店鋪不斷增加,而消費者在挑選手機時也面臨著越來越復雜的選擇。為了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本人進行了手機店調研,并在此總結調研心得,分享給大家。
第二段:調研背景和方法
為進行有效調研,我首先選擇了在市中心、商業街和大型購物中心等多個地點的手機店進行實地調研。我以半結構化的訪談方式,詢問了店員關于手機銷售的情況,主要是銷售量、銷售情況、熱門機型、經濟價位、消費者需求等方面。此外,我還參考了手機經銷商提供的銷售報告,盡可能客觀地反映市場趨勢和銷售狀況。
第三段:調研結果和發現
在對不同手機店的調研中,我發現消費者對新品的需求非常明顯,而以性價比為導向的消費者占據了絕大多數。最受關注的手機品牌包括蘋果和華為,其次是三星、小米、OPPO和VIVO。關于價格,市場上以1000元以下低價位手機占據市場主導地位,而中高檔手機銷售良好。
在銷售策略方面,店員的服務態度和專業知識被廣大消費者所看重,而且店員的推薦和建議對消費者決策有很大的影響力。此外,電商平臺的普及和便捷使用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網絡購買手機。但是,手機店通過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提高消費者購物體驗,增加自身的商業競爭優勢。
第四段:對手機店調研的反思和建議
調研后,我覺得手機店需要加強產品推廣和品牌建設,根據市場和消費者需求對商品進行分類和價格區分,并適當加大營銷力度,通過具有競爭力的價位、高品質的服務和優質的購物體驗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同時,店鋪應當注重培訓店員的專業知識和服務態度,為消費者提供真正有用且專業的建議和服務。
第五段:總結
在進行手機店調研后,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手機行業中的競爭環境和消費需求。此外,我還發現電商平臺和實體店功能互補,從不同層面和渠道可以滿足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需求。通過進行調研,我也發現了自身在親身實踐中的不足之處,并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予以改進。我相信,在不斷的學習和發展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更好的社會貢獻者。
手機報告查詢篇四
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機的普及率開始升高,而且使用者范圍也開始擴張,還記得前幾年,擁有一部屬于自己的手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還是大人們的事而已,大學生、中學生……想也別想。但是20世紀的今天,卻不同了,在學校里,手機幾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訊工具,接著是中學生,小學生,父母為了跟兒女第一時間聯絡,紛紛給兒女們買起手機來,有得學生身上還有兩部手機呢,那更不用說手機電話卡了。
從以前的“水壺”到現在的只有手掌大的手機,無論從功能到外表都是一個大飛躍,但是,價格卻成反比,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個買機好時期,所以不少學生趕上了這好時期,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手機,而且越來越年輕化。特別是近兩年,隨著手機價格的下降、短信服務的開通和各種手機sim卡的出現,手機不再是一種高身份的象征或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成為一種較為普及的通訊工具。
針對這一現狀,我們做了一個關于中學生手機調查。
調查目標
(1)了解中學生使用手機現狀
(2)研究怎樣解決手機一族問題
調查方法
(1)采訪調查
(2)問卷調查
以下是我們的`活動計劃:
階段主要任務階段目標
活1研究確定課題確定課題
動2擬寫問卷問卷調查打印好
計3社會調查走上社會,調查訪問
劃4分組討論問卷分析
5總結書寫調查報告
這次調查主要是有針對性地就購買手機的心態、中學生擁有手機的總體利弊以及校園實現手機普及這一社會現象的正常與否和影響中學生購買決策的因素等。
調查采用問卷形式,在學生中進行抽樣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在性別構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性占52%,女性所占比例是48%。經過對調查問卷結果的統計,其結果分析如下。
調查分析:
調查中發現,80%的同學已經擁有一部屬于自己的手機,就算暫時還沒購買手機的同學,其中大部分人認為在學里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機。下面是我們對中學生使用手機情況的分析:
1、手機的品牌、價格、檔次及考慮因素調查發現中學生所購買的手機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三星,索尼愛立信,諾基亞倍受中學生青睞,三者共占調查總數的55%。而國產手機問津者很少,如國產王牌tcl、波導,所購者也不多,兩者共占12%,可見中學生在手機品牌上基本傾向于洋品牌。中學生所購手機價格基本在20xx——3000元之間,約占總數的76%,高于3000元和低于20xx元共占20、30%,1000元以下的低檔手機則無人問津。調查還發現決定中學生購買手機的主要因素是手機的質量,其次是價格和外觀。
2、資金來源主要來源于父母的約為71、19%,8、26%的中學生是自己打工掙的錢,11、23%是勒緊褲腰帶從生活費中擠出來的,9、32%是別人送的,基本上不存在向別人借錢或銀行貸款購買手機的現象。
3、忽如一夜春風來——校園里的手機消費情況調查顯示,選用充值卡在大學生中仍占大多數,這樣可以保證每月的話費保持在本人可控制的范圍內,集中在每月50元至120元之間。短信費所占月通話費比例在逐步提高,60%左右的同學每月短信費都超過了話費總額的30%,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同學每月的短信費占話費總額的60%以上。短信息已經成為目前大學生通信的重要手段。
4、購機目的及交往對象中學生購買手機36人是為了通信,占總人數的38、70%,是因為社會發展的趨勢,有6、45%的人是因為受別人的影響,23人是因為看中了手機的功能;而另有21人,約占22、58%購買手機是沒有原因的想購買就購買了,約有7人選擇其他,約占7、53%,中學生購買手機主要用于同學朋友之間交流的約占64、1%,而用于跟父母交往的很少,只有23、56%學生是追求個性的群體,在手機的使用上也不例外,近48%的學生中意拍照手機,34、0%的學生使用下載的流行音樂作為鈴聲。隨著彩屏和攝像手機的普及率上升,學生也開始更多的使用下載圖片或者自己拍攝的圖片,甚至自己制作的圖片作為待機圖片。
5、手機的使用情況
(1)更新頻率低中學生在手機的更新上持比較謹慎的態度,超過半數的同學在這學期間沒有更換的打算。這主要是因為中學生購買手機的經濟來源主要是由家里承擔,因此父母不允許子女頻繁地更換手機。但是我們從中學生能承受的手機價格中可以發現,雖然20xx元左右的手機目前仍占在校大學生需求的最大比例,但隨著他們日益參與到社會實踐中直至參加工作,大多數同學的未來目標更傾向于高于3000元的高檔手機,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將成為滿足他們需求的經濟保證,他們也將成為中高檔手機的潛在消費群。昂貴的話費依然是在校學生手機族的最大煩惱(25、42%),其次是擔心被偷,占1/5,另外占用時間多占11、23%,怕被人騷擾,的占15、04%,以及款色不流行占11、65%。
(2)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學生使用手機的利弊中學生使用手機會引起社會的爭議,主要是因為手機作為高端消費產品,在校學生由于生活圈較為固定,沒有必要,可能會是一種物質的浪費。其二是容易造成不好的消費習慣,同時影響學習,作為當事人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由于中學生處于性格塑造時期,思想不穩定,情緒波動大,易受外界環境影響等特征,使得他們的消費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手機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在分析使用手機不利的影響中,主要體現在影響上課、造成不好的消費習慣、浪費錢,比例分別為28、1%、19、6%、23、1%,而認為沒有壞處的比例為21、5%。這也反映出學生學習與社交活動之間存在矛盾,如何處理好這種矛盾則需要社會正確引導。
另外,專家認為:手機輻射不容忽視。今年4月7日,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提醒人們,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顱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對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輻射會滲入其大腦50%的區域;對10歲的孩子來說,輻射則會滲入其大腦30%的區域。而德國防輻射機構主席沃爾弗拉姆?柯尼希也對當地媒體《柏林日報》表示,為健康著想,人們尤其是兒童應該盡量減少手機的使用。“一般來說,手機通話應盡可能短。父母應使子女盡可能遠離這項高科技。”而一位從事職業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統較成人脆弱,因而特別容易受到手機輻射的影響。手機輻射會對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而手機游戲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聾,一般來說,85分貝就有可能損害聽力,當把手機放在耳邊時,有些游戲的伴音比噴氣式飛機發動機旁邊的噪音還大,最差的手機噪音達133分貝,大大超過120分貝的痛苦極限。
結論:總結一下學生手機消費群的特點:
1、追逐時尚、注重個性張揚
2、易于接受新事物
3、需要更多的情感溝通與交流
4、物品的使用大多“喜新厭舊”
5、主要任務是學習
6、生理上處于生長發育階段
7、學生基本以集體生活為主,相互間信息交流很快易受影響。
反思:手機對學習是否有影響?如手機作弊、上課時手機鈴聲影響課堂秩序、手機輻射對身體健康有害,手機還會帶來攀比風,而且一些學生在上課時接聽電話,還會影響老師上課,也影響到其他同學學習,中學生最好還是正確對待手機,有效的運用我們的通信工具,做到不為手機著迷,而不是手機控制我們的思想。總的來說,本調查是成功的,達到了預期的目的。較為全面地考察了影響中學生手機消費的因素。不過,還不夠深入,尤其是理論支持還不夠。謹以本調查為以后的研究作下鋪墊。
手機報告查詢篇五
隨著時代的發展,手機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購買手機的時候,除了品牌、型號、價格等條件外,售后服務也是我們重要的選擇條件之一。為了更好地了解市場上的手機售后服務,我們在城市進行了一次手機店調研,并在此分享我們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調研背景及目的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手機逐漸成為必需品,手機售后服務也變得日益重要。無論是在購買手機前還是在使用過程中,都需要有好的售后服務。為了了解手機售后服務的發展狀況,我們在本次調研中選擇在城市內隨機選擇了六家手機店,并對其售后服務進行了調查。這次跨店調研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了解現有市場上手機售后服務的水平。
第二段:調研方案
為了使本次調研的結果達到最佳效果,我們采取了一系列的調研方案。首先,在選擇調研對象時,我們綜合考慮了店鋪的規模、業績、口碑等多方面因素。另外,在調研中,我們對各個手機店的售后服務做了詳細的評估和比較,包括手機維修、手機保修、手機換機等方面。我們也通過詢問、觀察和親身體驗等方式,收集了盡可能多的信息,以便得出更加客觀、全面的結果。
第三段:調研結果
通過調研,我們得出了如下的結論:
1、售后服務規范性方面:80%的手機店會給顧客提供詳細的維修流程說明、維修時間周期和材料費用等細節信息。
2、服務效率方面:三家手機店(50%)不提供緊急維修服務,在維修期間需要顧客自行尋找解決方案。
3、服務保障方面:各家店鋪均有手機保修和售后服務承諾,售后服務期限在3個月至1年之間不等。
4、維修成本方面:各手機店在維修費用上存在較大差異,同樣的手機故障,在不同的手機店會有不同的維修價格。
第四段:調研啟示
通過本次調研,我們感受到的是市場中存在明顯的不規范和服務不完善的現象。這需要我們在選購手機的時候多留心觀察,提高消費者的辨別能力。同時,手機店也要努力建立規范化的售后服務,加快維修的速度,降低維修的成本,提高顧客的整體滿意度,從而提高銷售品質。
第五段:總結與建議
為了讓消費者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手機售后服務的情況,我們建議手機店提供更加詳細和規范的服務,不僅規定維修時間和價格,同時向顧客提供關于維修過程、維修情況的實時反饋。此外,還應該成立專門的質量監督部門,加強對維修質量的監管,暢通消費者的投訴渠道,使消費者能夠更為便捷地解決問題,進一步提高售后服務的質量。
手機報告查詢篇六
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手機已經逐漸從一種奢侈品變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普通的通訊工具,手機的消費群越來越廣,校園也正在成為手機消費的巨大城市,中學生中的手機一族也越來越多,我們對校園手機問題作了以下調查:
在能不能用手機這個問題上,有的家長認為現在成年人手機已經普及了,孩子們用手機是一種趨勢,孩子有了手機,就相當于家長放出去的風箏,給孩子身上綁了一根線,可以控制孩子的行蹤,如果給孩子買張電話卡,給家長打電話的主動權就掌握在孩子手里,有時孩子回家晚了,家長不放心,又無法取得聯系,只能干著急。而孩子多數貪玩,玩起來就忘了給家長打電話,因此,有些家長寧肯自己生活上節儉一些,也要給孩子花這個錢,而在學校,學生大部分時間是用于娛樂玩耍的,都普通存在上課期間發短消息的情況,手機在學校真實的使用狀況可見一斑。
第一、它滋長了學生間盲目追求時尚的虛榮心理,造成學生間的攀比。
第二、心智尚不成熟的學生往往會被各種不良手機信息所迷惑。
第三、加重家長經濟負擔。
第四、手機用多了,會產生手機依賴癥,具體表現在手機沒帶在身邊就心煩意亂,無法正常學習。
第五、中學生玩手機還會中毒。
第六、產生不安全因素。
第七、可能會誘使學生犯罪。
1、校園禁機令。
我認為,手機作為科技進步帶給人類的新工具,本身并無利弊對錯,進入校園后出現的負面影響,進一步暴露了學生規則意識,缺乏學校德育的老問題,學校一紙禁令雖然只能在表面上解決問題,但在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更好的處理辦法前,還是十分需要這一紙禁令的,畢竟學校老師面對的還是一群沒有多少自制度力的學生。
2、加強學校德育教育,提升學生思想素質。
如果要徹底解決手機問題,我覺得最根本的是要整體提升學校德育水平,要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公德意識和自律意識,讓學生具備自律意識,以健康文明的心態使用手機。不然,科技越發展,科技數碼產品應越多越新穎。
總之,這是一個十分棘手而又重要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學生們要學會自律,學校要加強引導,而家長們也要極力配合,我想只要三方合力,手機不再成為學校大害,也不會影響課堂學習狀況,而是成為學生輔助學習方便生活的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