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感悟,通過寫心得感悟,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寫才恰當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感悟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教師專業成長感悟讀后感篇一
看到《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這個標題,我反問自己:教師的人生幸福在哪里?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又有何關系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讀了下去。讀后,我才感覺書里有很多意蘊深長的人生哲理。
幸福到底是什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我看來,幸福在于心態。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會一帆風順,總是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麻煩與苦惱。幸福不幸福,關鍵在于你的心是如何處之的。就像全書開頭的這首詩,就是在告訴我們怎樣用積極的心態來看待世界。 不斷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只要你能笑對人生,你就能體會到幸福。
同樣道理,教師的幸福也在于心態。雖然我是一名入行不久,資質還淺的年輕教師,但與學生相處以來,我感觸很多:有辛苦,可更多的是幸福與感動。擔任初三教學以來,我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又重大了,我一直告訴自己:要努力,努力,再努力的去做,絕不能對不起學生與家長!可是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看到有些學生不上進,不懂事,還屢教不改,我的心難受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加上偶感風寒,我失聲了!此時,正是進入期末復習階段,是非常重要的收尾階段,可不能講話的我,仿佛感覺世界突然變得安靜了。似乎我的心也跟著冷靜了下來。雖然我不便講話,但我的頭腦是清醒的。在師傅的指導下,我盡力用最少又最有效果話語指導學生整理好知識點,并認真的完成摸底考試。但是我仍然感到擔擾,感到不安,直到我遇到這些事:“記得在九班,快下課時,我在黑板上寫道:雖然我生病了,但我希望你們會學得比我健康時更好,能不能做到?”學生紛紛回答:“能!”這時,下課玲響了,我又寫到:“下課!”讓我沒想到的是,全體學生,不約而同的站起來,喊到:“老師,再見!”喊聲結束的那一刻,我的心不禁顫動了一下,這是我教學以來,聽到的最響亮,最整齊,最飽含感情的一次告別語!它給我一種力量,一個信念,一份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動!
還有經常聽到學生關切的問候,那聲音很溫暖。更讓我難忘的是,課代表代表同學們將咽喉含片送到我面前,我擺手不要,可他低著頭,硬往我手里塞,邊塞邊說:“老師,你拿著吧,你拿著吧,不貴的。”那可愛的表情,至今還清晰的出現在我的腦海里。還有平時比較調皮的學生,此時在課堂上也安靜了許多。是他們給了我信心,給了我勇氣,給了我無窮的力量。雖然,這次期末考試,他們并沒有做到最好,但是,挫折是前進的動力,我相信:他們一定做到最好的!
我想作為教師,幸福的人生與自身專業的成長是分不開的。只有教師不停的去應用,去實踐,去努力,加快專業成長的步伐,就能夠給予學生最精辟的文化知識,營造最舒適的學習氛圍。該如何去做?如果在生活中是一個茍且的人,干什么都心不在焉的人,在工作中是不會表現出兢兢業業、精益求精等這些品質。曾如作者所說:“假若你是一個能喚起生活、熱愛生活的人,一個學而不厭的人,一個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人,你不僅會成為一個好的教師,也能勝任許多其他的工作。相反,如果你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一個麻木不仁的人,一個貧庸和貧乏的人,不僅不會成為一個好的教師,能勝任的工作可能是少之又少。若一個人有問題,做出的事就會有問題。”
綜觀自己,我迫不及待的想縮短我與“專業化”的距離。通過近兩年的學習,新課程的理念已經悄然在我的心中生根、發芽。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對書中理論以及生動的教學案例的描述與分析已經有了很多的認同,但這也僅僅在“接受”層面。雖然開始主動地去感悟、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新課程的理念在我的教學行為中也多有體現,但這也只是停留在感受層面而已。細細回顧自己的日常教學,我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語言、教學行為等很多時候還是欠考慮,顯得很隨意;或者自己行之有效的一些教育教學行為,自己卻不能夠很清楚地從專業的角度給自己作一個分析定論。我看過不少名師的教學過程。課堂上名師們舉重若輕,游刃有余,學生如沐春風,趣味盎然,從他們的每一句平平淡淡的話語中,從他們與孩子每一次自然輕松的交流中,你能深刻地感受到名師教學的品味,體味到老前輩開闊的.文化視野,高遠的文化境界。如果將教師成長比作一個人的話,那么我正處在蹣跚學步、呀呀學語的嬰幼兒期。古人云:“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無疑,學習是我們必須的生活!還要擁有不畏艱苦、義無返顧、不斷追求的鳳凰涅磐精神,堅持每日學習、每日研究,每日積累,必定會積小得成大得,成為一個研究型的教師,逐步成就自己的教師專業成長!
記得去年總結時,我說過“只要想起我的學生們,我的一切煩惱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今年,我還要這么總結。有的老師可能會認為是因為我太年輕了才這么說,我覺得不是的,這是發自內心、發自肺腑的真情流露啊!當我聽到學生恭敬的問候時,我是幸福的;當看到學生真誠的微笑時,我是幸福的;當看到學生有點滴的進步時,我是幸福的;當我身體不適,看到學生關切的眼神時,我真是打心眼里感到無比的幸福。其實,還有一點讓我感到特別幸福的是:我也有師傅,我與我的學生一同成長!
教師專業成長感悟讀后感篇二
六個月,我都是在電視臺專題部進行實習,一方面是因為同時去實習的同學有很多,調換起來很麻煩,另一方面是因為我想讓自己固定下來,踏踏實實的做一些事,學一些東西。我去的時候,市里一年一度的“感動慶陽十佳人物”評選工作剛好結束,宣傳部要求對十佳人物進行重點宣傳。因為十佳人物是從各縣區推選的,加之后面做的一些節目,六個月時間,我跟隨部里的老師們走遍了慶陽市的七縣一區,從節目策劃,到拍攝,采訪,寫稿以及后期制作幾個方面,跟多位老師進行了詳細的學習和實踐。
專題部自辦欄目叫《社會大視角》,在當地收視率還可以,挺受人們歡迎的,也是臺里的中堅欄目,節目一周一期,在慶陽電視臺2套播出。最初去的時候,和所有的實習生一樣,無非跟在老師后面跑,在提個三腳架,拿個話筒線什么的,學徒待遇,純屬打雜。沒過幾天正好趕上部里忙,出去的機會比較多,每次出去,打雜的同時,我還帶個本子和筆。一方面,眾所周知當記者愛丟筆,老師們丟了,我就趕快供著,整個實習下來,我這半個記者也丟了有五六只筆。另一方面,還得用本子不失時機的記下一些工作過程中的小技巧,有些小技巧是老師們習慣性使用卻沒有意識到的,所以他們不會特別對你說。還有的時候是因為,老師們工作起來都很高速,提問會打斷他們連貫的思路,所以只好自己觀察,自己琢磨。就在這個觀察記錄的過程中,我還總結了一些比較實用的小技巧,現在給大家說說,學弟學妹們明年在電視臺實習也用的著。比如說,在提問采訪對象所在單位和團體時,用“咱們”來指代,自然而然的拉近和采訪對象的心理距離,采訪也變得親切友好起來,就像這樣提問“龍校長你好,針對最近不斷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咱們學校采取了那些措施來保證咱們學生的安全呢?”還有,話筒具有很強的指向性,只要45度角對準被采訪人的嘴巴就可以了,不需要太高、太近。還有握話筒的手勢,畫面從左邊切入就用右手握話筒,相反就用左手。還有采訪地點的選擇、記者和被采訪者站立的方位,抄同期時準確的篩選,以及上素材時如何節約空間而又不丟掉有價值的素材,等等,這些聽起來很瑣碎很微不足道,老師們也不會把他們當做技巧告訴我們,但對于工作經驗“一窮二白”的我們,卻真的很有用,一個小小的不到位,做出來就會很別扭,有時甚至讓你浪費大量的時間,繞好多彎子,所以去實習,還是從細微處學起,重要的不是問,而是觀察。
實習期間,跟著老師們做了很多期節目,因為是專題欄目,每次都會對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以及涉及的人物做很詳細的了解。就我而言,算是經歷了很多事,雖然我只是個旁觀者。很多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影響。看見過平凡的人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看見過真正豁達的人們笑談名利,也看見過歌功頌德,鮮花掌聲背后之后有人委屈而無助的眼淚,看見過勞民傷財的形式工程,看見過小學生被當做道具來體現老師的偉大,看見過面對激憤不平的人群,手握話筒的記者卻只能偷偷從后門溜走。曾經一度對以“鐵肩擔道義”自居的記者產生了懷疑,對具有中國特色的媒體產生過絕望。但就在實習的最后兩個月里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我的看法。
教師專業成長感悟讀后感篇三
華新艷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之靈魂。
本人從教已19個年頭,一直擔任初中思品課教學,今年任教八年級思品。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任務,面對課程改革的新標準、新要求,我深深的認識到師德建設的重要性。
一、愛事業: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具有奉獻精神。教師只有熱愛教育,才會熱愛學生,才會獻身于教育。一名教師,如果不熱愛教育事業,是不能擔當起教師育人的重任的。熱愛教育事業需要的是我們教師實實在在的付出,而不是事事以錢來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教師只有職業心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把這份對工作的職業深化為事業心,只有擁有了對事業的一分熱愛,才能腳踏實地、默默奉獻,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
二、愛學生:教書育人,誨人不倦。在新教材的沖擊下,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我們與學生共同創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尊重學生。為此我們更應通過愛去尊重我們的學生。
其實,每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的天空,在一些我們認為的“壞孩子”身上也有潛能,我們要善于發現,這就需要教師對他們同樣的傾注一些愛、一份尊重。所以,在新形勢的教學環境下,我們教師需要轉變原有的質量觀、人才觀,用全面的眼光來看我們的學生,從內心來熱愛他們,不因學生的一時好壞而下永久性的結論,我想這也是一位教師應有的高尚道德。
三、愛自己:以身作則,做學生的榜樣。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除了懂得去愛別人,還要懂得去愛自己。教師的'存在就是榜樣,我們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即所謂的“身教重于言傳。”俄國的車爾尼雪夫斯基指出:“教師把學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應是這樣的人。”首先,教師在業務知識、能力素質方面要成為學生的榜樣。如果學生感到老師“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肯定會從內心產生佩服感,從而增強了自己對知識的求知欲,來向老師看齊;反之逆言。
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不斷豐富自身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嚴格執行師德規范,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愛崗敬業。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與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系,關心、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家長的關系,在與家長聯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學生發展的方法、措施,贏得了廣大學生家長的普遍贊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科特點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對照師德建設的要求,我在有些方面還存在著不足:
一、愛教育,培育敬業精神方面: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還有待加強。教育理念還不夠先進,有時以分數論英雄,在履行自己崗位職責時,還有些不到位,有時認為只要上好自己的課就行了,不需要付出更多。在工作的方法上還有些不夠靈活,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愛學生,提高育人水平方面:在社會思維的影響下,在堅持育人為本這方面,還有待加強,有些偏離這條原則,認為只要學生的成績好,成績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不重要。有些工作沒有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課堂上,對好學生會關注多一些,多輔導他們。對暫差生關注不夠。新課改以實施好幾年了,自己的思想和它還差一段距離,沒有及時跟上,面對學生的個性,應該因材施教,可是我還沒完全做到這一點,有些學生的個性是得到充分發展了,還有一些個性卻埋沒了,因此,有些學生的素質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教師專業成長感悟讀后感篇四
12月30日,接到縣里通知,讓俺于1月4日至1月7日前往西安東方大酒店參與陜西省第六批省級學科帶頭人的啟動儀式,其實我對這個還是很期待的。記得在賽教時候,由于地處偏遠,見識太淺,前往漢中市參加賽教時,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說課,在我心里認為,說課就是說一下自己的課怎么上,誰知道給了10分鐘時間,我竟然用了不到一分鐘說完了,然后評委望著我說:那我們接下來9分鐘干什么?我不知道怎么應答,只是用方言給評委說:那俺們諞哈溜溜吧!意思就是說,諞哈閑傳!忘了當時說的啥,只感覺那個時間過得很漫長,就像當年我第一次面試找工作一樣!
從市上回來,在網上查找資料,原來說課也是有套路,不,應該說是很專業的事情,要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說反思等等方面來講,后來,說課又從六個方面說,然后又改成從四個方面說等等的變化,當時對這些還是有點抵觸了,甚至認為,說課什么都是花架子,我不相信我說不好課就一定不能講好課!后來評了勉縣名師,漢中名師,評了高級,去外面參加了很多活動,見到了一些比我年長的人,還有很多比我年輕的人都在努力學習,而且還取得了比我更高的成就,而我仍在這里傻傻的帶班,代課,思維和見識越來越淺,目標越來越模糊,斗志越來越消磨,上進心隨著年紀的增長越來越弱,牢騷卻越來越多。想起我初中時候的座右銘:笨鳥先飛!還有我高中時候的座右銘: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
然后,我開始思考,我該做怎么樣的老師?在這四天的培訓過程中,豁然開朗,發現,通過聽講座,解決了我思想上的很多問題。聽了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王彬武處長做的第一場報告:新時代教師專業成長之路!感觸最深!
教師專業成長報告會心得體會
教師專業成長感悟讀后感篇五
對學生進行良好心理品質、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確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們懂得磨練意志優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嚴格自律對個人成長的意義;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社會,培養健全人格;使他們具有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對待成功的正確態度,以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
初中一年級思想政治課,從一定的意義上說,是一門德育與心理教育相結合的課程。這門課程教材由前言和五課組成,對學生進行良好心理品質教育,高尚道德情操教育,正確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們懂得磨練意志、優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嚴格自律對個人成長的意義;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社會,培養健全人格;使他們具有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對待成功的正確態度,以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塑造良好道德,培育健康心理。
2、學會調節情緒,保持樂觀心態。
下一頁更多精彩“思品教師教學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