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那么我們寫心得感悟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感悟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感悟體會 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感悟體會心得優質篇一
自然界的災害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因而多掌握些減災防災知識很有必要,減災防災要從娃娃抓起,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從小對孩子樹立防災減災意識,這才是最根本的,畢竟黃金有價,生命無價。
我認為,現在應該非常重視防災減災的問題。有些災害是可以預防的。
蜜蜂會驚飛、逃竄;狗會狂吠,還有一些家畜會出圈,到處竄跑;老鼠成群結隊搬 家……這些預兆可以讓人們提前知道將發生地震,如果發現這些動物有這些反常現象,須先辨別真假,再向地震局報告,以防在先,及早撤離。
防災減災助人就是助自己,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只 要人人都做到了這一點,珍愛大自然愛護生命和公共財產的安全,自覺投入到防災減災中,樹立防災減災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國家負責的精神,摒棄小我思想, 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人鼎勝天,再大的災難我們都能克服。
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感悟體會 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感悟體會心得優質篇二
主題宣傳周活動開始了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
貴州省自然資源廳從宣傳普及地質災害識災避災知識,提高群眾防災避災意識出發,在防災減災宣傳周期間積極聯合省交通廳、省能源局等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成員單位,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微信、微博、全省高速路段等平臺,通過“線上+線下”的宣傳模式,開展多項群眾參與度高、接觸面廣的系列科普宣傳活動。
識災避災 全民動員
防災減災 從我做起
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感悟體會 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感悟體會心得優質篇三
一、提前部署,精心組織
縣減災救災委員會及時下發了《關于印發縣“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強調要緊扣主題,積極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把減輕災害風險落實到具體行動上,針對身邊的災害風險,采取排查治理災害隱患、修訂完善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應急演練。進一步明確了縣減災委各成員單位的分工職責,要求各鄉鎮、街道和相關部門要提高認識,根據職責分工及行業特點,加強協調配合,認真組織開展宣傳活動,逐項抓好落實。
二、強化宣傳,創新手段
自5月8日起,在“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周活動期間,開展“三百活動”,即組織百名志愿者進百個社區舉行百場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宣講活動。每個鄉鎮、街道組織志愿者進社區、進農村、進企事業、進學校,進醫院、進敬老院等人員密集場所,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活動,通過志愿者講解、播放防災減災知識ppt、發放防災減災科普讀物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普及防災減災專業知識和技能。并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和客戶端等新媒體,多方宣傳,引導基層群眾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提高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營造全民參與防災減災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提升我縣綜合防災減災水平。
三、注重總結,強化督導
各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明確專人負責此次宣傳活動,活動結束后針對本地區、本部門“防災減災日”工作開展情況認真總結,屆時縣領導將赴各單位檢查和指導宣傳工作開展情況并進行通報。
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感悟體會 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感悟體會心得優質篇四
一、5月5日,學校開辟了“防災減災”櫥窗宣傳專欄,張貼了宣傳畫,組織全校師生觀看。同日的升旗儀式上,政教處號召全體師生做到: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提高自我參與防災減災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認真學習防災減災知識,提高綜合減災能力。積極配合學校的抗災防災演練,防患于未然。防災減災,從個人做起。
二、擬定“防災減災”公約并宣布實施。重點從安全防范和逃生等方面做了要求。充分利用晨會、班隊會、校報、校園櫥窗、校園廣播等形式,對學生進行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和教育。并要求學生將所了解的知識帶回家,講給家人、朋友、鄰居聽,增強全社會帶防范意識。
三、重溫防震防火緊急疏散演練,進一步檢驗了應急反應力量,提高了師生的應急反應能力,增強了防災減災意識。本次重點針對了室內進行演練。
四、在校門口圍墻處、教學樓正門處張掛宣傳標語,樹一塊警示牌提醒師生增強防災減災意識。也引起社會對防災減災的關注。
五、5月7日下午第三節全校班會課,以班為單位召開“防災減災”主題班會,擬定舉辦“遠離災害一起行動”的知識競賽。此項工作在進一步落實之中。
六、充分發揮校“朝華廣播室”的喉舌作用,進行了廣泛宣傳,把“防災減災”工作的宣傳落到實處,并擬定長期堅持開展下去。
七、進行了校園安全大排查,重點針對飲食衛生,把防食物中毒工作落到了實處。
總之,活動周中,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師生在活動中進一步增強了防災減災意識,提高了避災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今后,我們將繼續做好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工作,建立健全防災減災的長效機制。將安全放在第一位,繃緊安全教育這根弦不放松,加強生命教育,讓學生安全健康快樂的成長!
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感悟體會 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感悟體會心得優質篇五
5月9日,記者從河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全國防災減災日”河北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河北將開展宣傳教育、隱患排查、應急物資儲備等系列活動,著力提升基層防災減災應急能力。
據悉,20__年河北省共處理各地災情數據5171條,下撥省級救災資金1317萬元;重建倒塌農房788戶、修繕損壞農房3314戶;下達中央和省級冬春救災資金1.21億元,發放省級救災物資6.27萬件,價值631萬元;全省政策性農房保險試點縣區已拓展到117個,參保農戶968萬戶,保險救助1.33萬戶,支付保險賠付2300余萬元。
在災害預防方面,加強自然災害防治工作統籌力度,進一步明確了各地各部門的工作責任、工作任務和工作要求,建立了自然災害防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自然災害風險會商制度,積極推進災害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在全省啟動了自然災害防治九大工程,有力推動了全省自然災害防治工作的開展。
在災害救援方面,統籌整合了消防綜合救援、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地震和抗洪搶險救援等128支專業救護隊和316支兼職救護隊,建立了覆蓋省市縣三級,涉及12.01萬個單位、726.04萬件物資的救援救助物資數據庫。建立了由總體預案、專項預案、部門預案構成的“1+31+42”的省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構建了京津冀應急響應機制。研制開發了監測預警等30多個信息化綜合應用業務系統,實現了與各地、各涉災部門的信息互聯互通、實時調度及視頻會商。
在災害救助方面,建立了5萬余人的省市縣鄉村五級災害信息員隊伍,成為全國首批完成鄉鎮災害信息員培訓的省份之一。建立了全省救災物資信息共用共享機制、救災物資管理協調機制和規劃采購管理調撥機制。與北京市、天津市應急管理部門共同簽署《京津冀救災物資協同保障協議》,推進救災物資協同保障機制建設。
此外,20__年河北省防災減災日系列活動將從宣傳教育、隱患排查治理、應急物資儲備保障、提高救援能力和應急演練5個方面著手開展,著力提升基層防災減災能力。
在宣傳教育方面,各地各部門將突出“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這一主題,通過開放科普教育基地、開發科普宣教產品、錄制播放公益宣傳片、新媒體線上宣傳等多種形式,大力向社會公眾普及防災減災專業知識和技能。
在隱患排查治理方面,全省將把防災減災救災與基層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有機結合,支持引導社區居民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災害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活動,突出人員密集場所和重點設施、重點部位隱患排查整治,積極指導基層實行常態化、制度化隱患排查。
在應急物資儲備保障方面,各地將進一步加強縣域應急物資保障機制、物流管理平臺和捐贈管理平臺建設,加大對災害高風險地區救災物資儲備庫和儲備站點建設的支持力度,積極推動基層開展應急物資協議儲備,鼓勵引導企事業單位和居民家庭儲備基本應急物資和救生避險裝備。
在提高救援能力方面,全省將進一步推進鄉鎮(街道)應急消防站所建設和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建立完善社會應急力量管理平臺,規范引導社會應急力量參與救援,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常態減災工作,切實提高基層災害事故救援能力。
在應急演練方面,各地將根據實際需求,改擴建或新建一批應急避難場所,并加強應急標牌、圖表的設置與管理。進一步修訂完善基層各類應急預案,根據疫情情況,適時開展多種形式的演練活動。繼續扎實做好“生命通道”專題宣傳教育和集中整治工作,從源頭上消除風險隱患。
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感悟體會 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感悟體會心得優質篇六
地震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給人類帶來很大的自然災害,我國處于世界地震帶之間,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預測和預報地震,是現在的重要工作。
長久以來,地震帶給人們的威脅就如同夏天午后的雷陣雨般威力強大且令人走避不及。
還有許多人造災害。如火災、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類自己砍伐樹木而造成的。
所以,我倡議大家做好以下幾點:
1、保護森林,種植樹木,保護水土。
2、工廠不要排放太多廢氣,多用取之不盡的太陽能。
3、要保護臭氧層,汽車不要排放廢氣。
4、小心用火,不亂丟煙頭。
5、要多學防震、防災方面的知識,有防范意識。
6、節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總之,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但有時會出現一些事故,只有靠我們積極面對,發展科技,造福人類,才可以幸福快樂的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