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寫好演講稿,首先必須要了解聽眾對象,了解他們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使演講有針對性,能解決實際問題。優質的演講稿該怎么樣去寫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抗疫精神 抗疫精神演講稿(五篇)篇一
這個2020年,人們提起的第一個詞,應該就是新型冠狀病毒。這個令人談虎色變的字眼跳躍到了我們眼前,這是一場生命與病毒的對抗。成千上萬名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紛紛請戰,勇敢逆行于第一線,他們沒有被嚇到,憑著大無畏的氣概,守護著每一位病人。
我曾聽過一句話,哪有什么歲月安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在負重前行。你可曾記得2008年汶川地震時救援士兵背影的堅毅;你可曾記得2015年天津爆炸事故時,消防戰士背影的絕然;你可曾記得2019年四川大涼山火災時,消防戰士背影的無畏……當災難帶著恐懼無助向我們襲來時,總有一群人迎難而上,負重前行。而如今面對可怕的疫情,一群白衣天使挺身而出。
“大家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說完那位老者便乘上了去往武漢的高鐵。
“您為什么要去武漢。”
“因為情況特殊。那里需要我!”
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再次臨危受命,出任國家建委高級別組專家組組長。他義無反顧地前往防疫最前線,是為了國家的安寧,人民的幸福。
美國人喜歡神話一小部分人為英雄,在危難時刻就靠幾個人拯救世界。曾經我很喜歡超級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但是我現在不喜歡看了,之前以為是自己長大,現在想想,是因為我生活的國家一直都是一個無數平凡人奮斗付出并且創造奇跡的地方,所以我才不相信超級英雄。醫者就是最偉大的英雄,沒有超能力卻一樣可以拯救世界。
他們只是普通人,他們也和我們一樣,有家人朋友和愛人。他們甚至可能只比我們大上幾歲,在換了一身衣服后,學著前輩的樣子,與時間賽跑,和死神搶人。他們不是有神力的天使,卻以凡人之軀,比肩神明。
請你們平安歸來!
抗疫精神 抗疫精神演講稿(五篇)篇二
單占生
所有的災難都是人面對的災難。在災難面前,人,呈現出一種什么樣的精神狀態,這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也是我們的文學工作者所應關注所應回答的問題。我國著名詩人郭曰方先生,用他的詩集《戰“疫”之歌》(海燕出版社出版),給出了他的態度,也做出了他的回答。
郭曰方先生的這本詩集,共計收入他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后創作的15首詩,大約近2000行。現年已有79歲高齡的老詩人,在短短不到一個月內,忍受著巨大的生命悲痛,創作出如此豐厚的一部詩集,這種精神著實令人感動。而他在詩中對在這次戰“疫”中上至將軍院士,下至草根公民——即我們的人民——所表現的人的精神,更準確地說就是對中國人文化傳統和當下國民精神的真誠贊美,更是讓人感受至深,誠以為然。
患難與共
同舟共濟
縱然隔著千山萬水
沒有任何艱難險阻
能把骨肉親情分離
我仿佛聽見
范仲淹老先生
遠望浩渺煙波
發出的那一聲吟嘆
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
……
啊 偉大的中國精神
偉大的中國力量
也許,不用再說什么,答案就在這里:我們是被五千年優秀文化養育的民族,我們是擁有善美心靈的人民。
軍人在
人民安寧就在
軍人在
祖國強盛就在
白衣天使,綠色長城,用他們大無畏的行動,完美詮釋了他們的職業操守和舍生忘死,永遠向前的神圣使命。
其三,崇尚一種向上的科學精神。任何時代,都必須有一批仰望星空的人,都必須有一批肩負起黑暗的閘門、放光明于世間的人。這些人,就是我們敬仰的科學家與思想家。詩人郭曰方在這部詩集中,濃墨重彩,用三首長詩《天地英雄——獻給鐘南山院士》《東方女神——獻給李蘭娟院士》《耿耿丹心——獻給錢七虎院士》,歌詠了三位科學家的勇氣、擔當、責任意識和科學精神。在此次抗疫之戰中,詩人書寫的這幾位科學家的作為,倍受國人關注與敬仰。在他們身上所呈現的那種大無畏的科學精神,仰望星空永遠向上的意志品質,正是我們當下社會最需要也是最缺失的高貴品質。雖然他們早已是巍巍泰山,但他們心中永遠膨脹著一際更高遠的天空。無論是醫術,還是做人,他們對自己都有著更高更遠的要求。在醫術上,追求科學的真;在做人上,追求無私的愛,可謂大真無偽、大愛無疆。因此,詩人在其詩中飽含深情地吟詠:“鐘南山先生/你的名字/將永垂史冊。”“尊敬的李蘭娟院士/此刻請允許我/以人民的名義/向你致敬。”鐘南山、李蘭娟這樣的科學家為什么受到詩人如此的敬仰,這正如詩人在書寫科學家錢七虎院士時所吟詠的,是因為他們身上都有著永遠向著科學的高峰攀登的意志,都有著一種“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科學的追求/永無止境”的向上向遠的追求。他們的這種永遠向上的精神,本身就是詩,就是永遠的天空。
姑娘 停停
你不知道嗎
武漢剛剛封城
很多道路
禁止通行
哦 我知道的
可是 我是醫生
那么多病人
不去不行啊
……
都說 這位95后的
白衣戰士
是一位了不起的姑娘
她搖搖頭
微微一笑
我只是一個普通醫生
是的,一個普通醫生,一個普通戰士,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普通司機,一個普通農民,一個普通快遞小哥,就是這一個個最普通的人,做出的一件件最普通的事,鑄成了我們今天的抗疫壯舉,鞏固了我們的鐵打江山,延續了我們中華文明的優秀傳統。我們可以把這種優秀的文化傳統視作向低的文化精神。中國古代文化先賢老子在他的《道德經》中有句名言,叫做“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這意思是說,具有至高境界的人,就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與之紛爭,有能容天下的胸襟與氣度。這才是最完美的善,即上善。避高趨下,謙恭淡泊。在中國儒家圣人孔老夫子那里,這種趨下東流的水,具有“九德”。“孔子觀于東流之水。子貢問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于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洸洸乎不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絜,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利萬物而不爭”“其萬折也必東”,不正是華夏民族最基本的精神品質嗎?用一句略帶悖論的語式來說,這就是我們諸多普通人身上所具的“向低的高貴”品質。就是這次抗疫之戰中,正如詩人所說的那樣,“在中國各地/究竟涌現出多少/這樣普普通通的/無名英雄”。正是這些普普通通的水滴、細流,匯聚成滔滔江河的奔流不息,才有了中國此次抗疫之戰的春天的到來。由此,我們正可見出中國文化精神在今日社會所擁有的強大活力、非凡價值和恒久意義,也可以見出老詩人郭曰方先生身上所凝聚的文化品格、精神向往以及作為一位中國公民、一個詩人面對疫情所表現出的責任擔當。
(單占生,詩人,評論家,資深職業出版人,曾任河南文藝出版社總編輯,編審。鄭州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新文學學會理事,河南當代文學學會會長,著名詩歌理論評論家。)
來源: 新華網
抗疫精神 抗疫精神演講稿(五篇)篇三
人們常說,“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這場眾志成城的疫情防控阻擊戰里,有太多的他、他們臨危不懼,用逆行的背影繪就這個春天里最美麗的風景。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時期,洪雅縣公安局嚴格貫徹落實市局黨委工作部署,全警發力,以基層黨支部為核心,以政治建警為動力,充分利用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
強化政治站位,始終保持最強的執行力
__,男,30歲,中共預備黨員,20__年8月參加公安工作,20__年8月成為一名政工民警。他是一名政工戰線上的新兵,疫情阻擊戰打響后,他同樣義不容辭地加入了疫情防控的后方陣地。為確保抗疫工作落到實處,不斷強化政治建警,始終把政治紀律、政治矩規挺在前面,20__年1月31日,按照縣局對疫情防控工作的總體安排部署,在全市率先制定戰時思想政治工作、戰時表彰獎勵實施方案進一步堅定了民輔警的理想信念,極大地鼓舞了隊伍斗志。短短時間內,100余名民輔警涌躍報名請求到防控疫情一線,有巡特警、交警,也有機關、基層派出所民警和協輔警。同時,各疫情防控卡點臨時黨支部也即時產生,有3名青年再次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他們按上紅手印,亮出紅決心,紛紛簽下請戰書。戰時慰問、談心、心理治療、表彰獎勵、入黨、提拔重用等措施,振奮人心,催人向上,勇往直前,警營士氣一片昂揚,全局上下在局黨委的率領下,戳力同心,眾志成城,日日夜夜奮斗在抗“疫”最前沿。
強化戰時表彰,鼓舞了隊伍斗志
為進一步激勵抗疫一線同志的戰斗士氣,2月5日,及時啟動了戰時表彰工作,發布嘉獎、記獎令2篇,表彰通報1篇,對一線表現突出的6名民警嘉獎、6名輔警記獎,表彰了5個先進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向市局推薦先進事跡5人次,其中1名同志被市局記個人三等功,并親自參與送獎到一線巡特警、派出所等值勤卡點,戰時表彰工作極大地鼓舞了同志們敢于戰勝疫情的信心。
“對不起”成為他這段時間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他想念孩子們,家里離單位只有不到10分鐘的路程,可他沒有時間回家, “等著爸爸回家”成為他和孩子們每天的約定。多少次,這個外表剛強的漢子也會偷偷抹淚,可他說:“我首先是一名警察,是一名黨員。義無反顧是我們唯一的選擇。只有老百姓都安全了,我才能回家”。
抗疫精神 抗疫精神演講稿(五篇)篇四
我是一只口罩,當然不是n95那樣的行中大佬,只是一只普普通通的醫用口罩,要說我還有什么特別的,那便是我來自大洋彼岸的國家——日本。
“我們這是要去哪?”
“什么病毒啊?“
“好像叫什么新冠疫情的……哎呀能別問就別問了”對方很不耐煩地說。
我抿了抿嘴,有點擔憂,但看旁邊的醫用口罩已然開始假寐,就沒再問。
原來我是被一個普通人買下了啊,那么我這一生也算是物盡其所了吧,我幸福地閉上眼睛,正準備聽包裝袋撕開的聲音,突然顛簸停止了,我睜開眼看到我的買家在一個愛心募捐攤前停住了腳步,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身著紅色旗袍的日本女孩,她不住地朝路人鞠躬,身后的幾個箱子上印著鮮紅的醫藥標志,已經快要封好,發往地址上寫著“武漢”。
再看我的主人,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朝著那個女孩走去,把我和幾個兄弟遞了出去,我的頭頂上傳來了交談聲。
“這些都是要捐給中國的嗎?”
那個女孩愛憐地看了我一眼,纖纖玉手輕輕撫摸著塑料包裝,眉眼間是掩飾不住的笑意與疲憊,我又被小心地放入一片黑暗中,準備進行一次跨越大洋的征程。
再次醒過來的時候,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大的建筑,上面還印著鮮明的三個字“火神山”。
我在倉庫里安頓下來后,周圍的口罩都湊了過來。
聽著它們熱情洋溢的呼聲,我也不由得熱血沸騰起來,大喊道
“親們!我們要什么時候上戰場!我等不及了!”
旁邊的口罩拍了拍我,說:
“來了。”
一隊年輕的女孩朝著我們走了過來,我有點詫異:
“這就是戰士嗎?可她們不還是孩子嗎?”
旁邊的兄弟點了點頭:
一雙溫柔的手將我拿起,我才驚詫地發現,她年輕的臉上卻布滿勒痕,明顯是防護服的痕跡,鼻梁上更是貼了一個創可貼,黑眼圈濃重,整張漂亮的臉傷痕累累,而她卻是不在意地一笑,和周圍的姐妹們相互加油鼓勁了之后,把我套到了臉上。
“女孩子最在乎的不是臉嗎,怎么……”
我小聲問上面的護目鏡兄弟。
“誰知道呢,只不過我覺得呀,她們就是最美的天使。”
隨著生命的流逝,我在汗水的浸透下也露出了一個幸福的燦爛笑容。
啊,櫻花也快要開了吧,聽說武漢的櫻花也非常美麗。
抗疫精神 抗疫精神演講稿(五篇)篇五
2020年的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突然襲擊武漢,并且迅速蔓延至全國各地,毫無疑問,這個春節過得冷清且彷徨。
面對疫情,我們無能無力,只能把自己“隔離”在家中,默默地祈禱什么時候能出門,能上學,能恢復我們正常的生活……!可當我們全家人還能在一起團聚的時候,又有多少日夜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勇士們不能歸家,不能團聚,甚至英勇殉職,為的是讓我們更多的人免于病毒侵害,盡早擺脫對病毒的恐懼,他們的偉大事跡,值得我們每個人去致敬!
從1月20日開始,一位84歲高齡的老人在高鐵餐車靠背閉目休息的照片在手機上被刷屏了,這是作為00后的我第一次知道了鐘南山這個名字,這張照片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我帶著敬畏之心看了關于鐘爺爺的好多視頻和資料,我知道了他就是我們真正的英雄:鐘南山院士,中國呼吸系統傳染病防治的領軍人物,這距離人們上次認識他,已經整整過去了17年。
17年前,非典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奪去了不少人的生命,面對未知的病毒,人們陷入恐慌,鐘南山院士沉著冷靜,帶領他的團隊在全世界率先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顯療效的非典型肺炎的防治經驗,在這場關系著人類共同命運的殊死斗爭中以勇敢無畏的精神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他是我們的抗非英雄。
17年后的今天,84歲的他從新披甲上陣,沖到抗擊新疫情的第一線,給全國人民吃下定下丸。他提醒大家說帶口罩有用,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在勸說別人不要去的同時,自己卻做了逆行者,連夜趕往武漢,因當天已買不到機票,他擠上了傍晚5點從廣州開往武漢的高鐵列車,由于春運高鐵票緊張,他被安頓在了餐車一角,剛一落座便拿出文件研究,到武漢開完會后又立刻趕往武漢金銀潭醫院了解病人的收治情況。有媒體曾這樣評價鐘老:有院士的專業,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一路奔波不顧疲倦,滿腔責任為國為民,被人們親切的稱他為“最美逆行者”。而他卻只說自己是一個醫生。
更令我感到敬佩的是:鐘爺爺常年堅持體育鍛煉,曾在1959年9月的首屆全運會上以54.4秒的驚人成績創造了當時的男子400米欄全國紀錄,鐘爺爺用自己的言行告訴我們:健康的體魄真的很重要,我們作為祖國的未來,應該向鐘爺爺學習,多運動多健身,在這個灰色的寒假,鐘爺爺就像燈塔一樣照亮著全國人民的心,有了他,我們面對病毒才沒那么恐慌,我們堅信,在鐘爺爺的帶領下,在數以萬計的白衣天使的共同努力下,很快我們便可以摘下口罩,走進校園,擁抱我們身邊的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