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廬山紅色旅游心得篇一
各位旅客,大家好,歡迎來到遠近聞名的廬山風景名勝區觀光。我是今天為你們服務的導游,我姓馬名穎瑤,大家可以叫我小瑤姐姐。不過要注意衛生哦!希望能給你們帶來美好的一天!
你們看!這就是世界聞名的廬山!美麗嗎?現在就讓我來介紹介紹廬山吧!
廬山位于中國中都江西省九江市南,北瀕長江,東接鄱陽湖。山體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全山共有90座山峰,最高山峰為大漢陽峰,海拔1473.4米群峰間散布著許多壑谷巖洞,瀑布、溪澗。
廬山風光以奇,秀,險,雄聞名于世,素有國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
廬山不但素有國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而且還是我國的明珠之一。
廬山水氣繚繞的萬頃江湖,使廬山夏日清涼,雨水充沛。早晨,一層層濃郁的云霧覆蓋著廬山;一遍遍幼細的雨露灌溉著花草;一陣陣柔和的微風呼喚著各種小生命。青松在濃郁的云霧中,在幼細的雨露中,在柔和的微風下,挺直而生。那郁郁蔥蔥的綠葉堅硬、挺拔,就像我們的人格和意志。山間的水流又是那樣的清澈,就像我們的心靈。周圍的艷花給山間的水流織了一個樸素的花環,綠樹倒映在水流間,讓這座山披上了綠色的圍巾。就像進入了一個美麗的仙境。
既然我們來到了廬山,那旅客們,你可知道廬山古有神仙之廬的傳說嗎?
據說,匡俗在廬山尋道求仙的事跡,為朝廷所獲悉。于是,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其人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成仙去了,自然是無稽之談。后來人們美化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為神仙之廬并說廬山這一名稱就是這樣出現的。因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稱匡山,或稱匡廬。到了宋朝為了避宋太祖趙匡胤匡字的忌諱,而改稱康山。
那彌漫的云霧為廬山增添了許多迷人景色和神秘色彩。這就是廬山。讓我們再次向廬山個別!
廬山紅色旅游心得篇二
我們的祖國有大好河山和許多美麗的風景。我迫不及待地想有一天走遍祖國。這個暑假,我要去想有多少詩人贊美廬山。
一大早,我和朋友們出發去廬山。車到廬山,我們下車走到廬山感受這里的氣息。走了不到一會兒,就能看到廬山。比起眼前的廬山,之前游的很多地方都太差了,立馬被美景吸引。我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面,但真的很美。群山起伏,形狀各異。山中有水,水映山,山映水,山河相映。這只是廬山的一面,我懷著對廬山全景的憧憬來到廬山。
走進山里,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鼻而來,感覺仿佛置身天堂。沿著廬山的小路走,很快就形成了一層薄薄的霧。我心里是歡喜的。這是游覽廬山的好時機。廬山隨著霧變得神秘而朦朧。霧在山里來回晃蕩,像天上飄著的云。不知怎的,天開始下起毛毛雨,霧逐漸消散了。身后有一塊傘狀的石頭,我們站的地方成了看山雨的最佳地點。誰能說這不是上天的恩賜?我們面前的山隨著雨上下起伏,像一條綠色的龍在盤旋。水隨著雨水向前傾瀉,眼前的廬山有一陣子像面鏡子,現在卻源源不斷。
雨停了,我們繼續走,整個廬山煥然一新。聽著,這是水。太吵了。我們爬上了山。是廬山瀑布。我們在瀑布上面,從上面流下來的水像白帶。在這種情況下,我想到了一句詩,“飛下三千尺,我懷疑銀河系已經淪陷九天了。”廬山名不虛傳。
晚上,我們在瀑布上方的水面上露營。廬山在夜間自有風格,山峰如老人摸胡子。水面反射月光,瀑布更美。月亮似乎被水沖走了。我聽著瀑布和蟬鳴,感受著廬山的氣息,安然入睡。
“我不知道廬山的真面目,但我只在這座山上。”希望下次能看到更全面更美麗的廬山。
廬山紅色旅游心得篇三
各位團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歡迎來到廬山,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廬山的概況:
1970年10月,廬山南部登山公路開工,第二年7月1日通車,人們把這條路稱作南山公路。南山公路的修成,為上廬山的國內外游客,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條件。以后,又有人在廬山修筑數條纜車道與公路。
廬山位于中國江西省北部,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面積302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面積500平方公里。北瀕一瀉千里的長江,南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險峻與秀麗剛柔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
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地貌。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游觀賞價值。
廬山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xx余種,鳥類170余種,獸類37種。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鶴的王國”,有世界最大的白鶴群,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座萬里長城”。
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攝氏度。良好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廬山地區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類活動。長久以來,人們在這里創造了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的廬山文化。
傳為大禹時所作的《禹貢》及稍后的《山海經 》,均有廬山古稱的記載。公元前120xx年,司馬遷“南登廬山”,并將“廬山”載入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東晉淘淵明、謝靈運、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陸續來到廬山,進行了杰出的文化藝術創作,使廬山成為中國田園詩的誕生地、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中國山水畫的發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康有為、陳三立、胡適、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余位詩人相繼登山,寫詩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燦若珠璣。
廬山“道釋同尊”。公元四世紀,高僧慧遠在廬山建東林寺,首創觀像念佛的凈土法門,開創中國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禪師竺道生在廬山精舍,開創“頓悟說”。天師張道陵,一度在廬山修練;道教禪師之一的陸修靜,在廬山建簡寂觀,編撰藏道經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礎,并創立了道教靈寶派。從公元四世紀至十三世紀,廬山宗教興盛,寺廟、道觀一度多至500處。1942年,世界佛教聯合大會在廬山召開。本世紀初,二十余國的基督教教會匯集廬山。至今,廬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廟、道觀、教堂多座。
經過一天的愉快行程,我們的旅游活動馬上就要結束了。希望通過這次旅游,能給大家帶來一個好的心情。我們真誠地期望大家再次光臨。謝謝大家!
廬山紅色旅游心得篇四
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介于東經115°52′—116°8′,北緯29°26′—29°41′之間。東偎婺源、鄱陽湖,南靠滕王閣,西鄰京九鐵路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長約25千米,寬約10千米,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斷塊山。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江西廬山導游詞精選5篇,歡迎借鑒參考。
各位團友,大家好!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個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日照香爐生紫煙,要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大家知道這兩首詩,是寫哪里的嗎,對了,廬山。
“不識廬山真面目”,已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用語了,那么,廬山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樣子呢,從我下面的介紹中,也許能讓大家略知一二。
廬山位于江西省的北部,地處長江南岸,鄱陽湖西北,南接星子,北鄰九江。
廬山雖然沒有列入“五岳”之列,卻又“廬岳”之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封得),自古就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贊譽。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他的《廬山草堂記》中,贊嘆它是“匡廬奇秀家天下上”。廬山的山體呢,呈長橢圓形,從高空鳥瞰,仿佛一個腎臟,山勢由西北向東南方向傾斜,長約20公里,寬約16公里,總面積約300平方米,廬山由99座山峰組成,最高峰為漢陽峰,海拔1474米,那么廬山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約6000萬年以前,這一地區是汪洋大海,經歷了一場“燕山運動”的造山運動,大致形成了今天的摸樣,又在200萬年前,又經歷了第四紀冰川。
簡單的說,就是地殼運動,褶皺隆起,斷裂上升而成,地質史上稱之為“地壘式斷塊山”。 那么廬山,是屬于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溫和宜人,也許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個常識:地勢每升高1000m,溫度會降低6度左右,而廬山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上,這樣的氣候就形成了廬山:春天遲、秋天早,夏天短、冬天長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1度,歷史上最高溫32度,最低溫,-16度,在炎熱的夏天,廬山相對于山腳下的九江南昌南京武漢等幾個火爐來講,是一片熱海中的清涼島嶼。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廬山牯嶺鎮的中心公園,這里是牯嶺街的標志,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牯嶺---這座山城。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接下來由我給大家做個介紹,今天為各位朋友開車的這位師傅是我們旅行社派出資深的司機(——)師傅。好,現在我給大家做個自我介紹,我是朋友們這次江西(廬山或南昌)之旅的導游,我姓胡,大家叫我小胡就行。大家的這次江西(廬山)之旅就由我陪同大家度過。希望這次的江西(廬山)之旅能給大家留下美好的記憶(回憶)。正所謂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既然大家到了江西,就要對江西有所了解,那就先由我先為大家介紹一下江西的概況。
江西省位于中國的東南部,長江中下游交接處的南岸。因唐代屬江南西道管轄而得名“江西”。
又因贛江系境內最大河流,故簡稱“贛”。
全省面積16.69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土地面積的1.7%,其中山地及高丘占60%,平原及盆地占30%,水面占30%,俗稱’ 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江西省界輪廓呈樹葉形,南北長約620公里,東西寬490公里.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內側丘陵廣亙,中北部平原坦蕩,整個地勢由外及里從南向北漸次向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傾,開成了一個向北開口的大盆地。江西氣候四季比較分明。春秋季較短,冬夏季較長。年平均溫度為16.9度到19.7度。年降水量為1341.4---1934.4mm。具有亞熱帶濕潤氣候特色。江西現有人口4100萬。其中漢族占99.93%,其余為回畬、苗、壯、滿、瑤等少數民族。其中畬族構成了群居規模。
行政區域:全省轄11個設區市(南昌,九江,萍鄉,景德鎮,鷹潭,新余,上饒,宜春,撫州,吉安,贛州)省會設在南昌市。江西歷史悠久,向以經濟繁榮,文化發達,享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之譽。是名符其實的“江南昌盛之地”和“文章禮儀之邦”。農業中的糧油木竹茶果,手工業中的冶金,制瓷,造船,文化中的名人書院宗教等,都在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
江西是個富有革命斗爭傳統的省份,特別是在現代民族解放革命戰爭中,曾做出過巨大貢獻和犧牲而載入史冊。中國共產黨老一輩的革命家和領導人有多數都曾在江西從事過多年的革命活動,組織領導了著名的安源路礦工人運動、八一南昌起義、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以瑞金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據地,粉碎過國民黨反動派的多次軍事圍剿,舉行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江西的革命根據地(簡稱蘇區或老區),從面積到人口,都占了全省一半以上。江西為革命犧牲的烈士達二十五萬人,占了全國烈士總人數的1/6。
礦產資源:在全世界已知的167種礦產中,江西就有140多種。在實現工業生產的礦產中,鎢銅鈾鉭鈮稀土,被譽為江西的“五朵金花”。
,轉載請保留此標記,謝謝!
森林資源:全省森林覆蓋率居全國第二位,是世界上典型的中亞熱帶植物王國。
旅游資源:我省旅游資源數量多,分布廣,類型全,品位高,現有對外開放的風景名勝區(點)400余處。其中廬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八處(廬山,三青山,井岡山,龍虎山,三百山,仙女湖,龜峰,梅嶺,騰王閣)。江西旅游資源特色是:絕特山水、紅色搖籃、陶瓷藝術和宗教文化。江西已夠成紅色文化名山瓷都文化,名山道教文化等三條旅游精品線路為主干的全省旅游網絡。
好,給大家介紹完江西的基本情況,就得給大家說說我們廬山山下的這個魅力城市---九江。九江市位于長江中下游南岸,與緗鄂皖三省毗鄰,是江西省的北大門和唯一沿江開放城市。現轄一市(瑞昌市)、兩區(潯陽區和廬山區)、九縣(星子、都昌、永修、德安、武寧、修水、湖口、九江、彭澤)和廬山風景名勝管理局。總面積1.88萬平方公里,人口432萬,城區33平方公里,人口46萬。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江西省北部,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面積302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面積500平方公里。北瀕一瀉千里的長江,南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險峻與秀麗剛柔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便這樣贊美廬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 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地貌。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游觀賞價值。
廬山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xx余種,鳥類170余種,獸類37種。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鶴的王國”,有世界最大的白鶴群,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座萬里長城”。
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攝氏度。良好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廬山地區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類活動。長久以來,人們在這里創造了豐富、影響深遠的廬山文化。
傳為大禹時所作的《禹貢》及稍后的《山海經 》,均有廬山古稱的記載。公元前120xx年,司馬遷“南登廬山”,并將“廬山”載入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東晉淘淵明、謝靈運、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陸續來到廬山,進行了杰出的文化藝術創作,使廬山成為中國田園詩的誕生地、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中國山水畫的發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康有為、陳三立、胡適、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余位詩人相繼登山,寫詩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燦若珠璣。
廬山“道釋同尊”。公元四世紀,高僧慧遠在廬山建東林寺,首創觀像念佛的凈土法門,開創中國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禪師竺道生在廬山精舍,開創“頓悟說”。天師張道陵,一度在廬山修練;道教禪師之一的陸修靜,在廬山建簡寂觀,編撰藏道經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礎,并創立了道教靈寶派。從公元四世紀至十三世紀,廬山宗教興盛,寺廟、道觀一度多至500處。1942年,世界佛教聯合大會在廬山召開。本世紀初,二十余國的基督教教會匯集廬山。至今,廬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廟、道觀、教堂多座。
廬山導游詞匯總。接下來這兩天將由我陪大家度過。下面我跟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廬山的優美風光。
廬山座落于江西省北部,位于長江中游南岸,北接鄱陽湖,是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的旅游圣地。
廬山是中國第四紀冰川學說的誕生地,被稱為中國的"地質公園",眾多的奇峰、怪石、瀑布、巖洞形成了奇特瑰麗的山岳景觀。它的風光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以"奇、秀、險、雄"聞名于世,現主要有12個景區、37個景點、230個景物景觀,"春山如滴,夏山如翠,秋山如醉,冬山如玉"是廬山風景的最好寫照。
廬山的生物資源豐富,有植物3000余種,鳥類170多種,在鄱陽湖鳥類保護區越冬的鳥達100萬余只,真可以稱為鳥的天堂呢!
廬山自古就是旅游圣地,眾多歷史名人留下了描寫廬山美景的詩篇。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聽完我的介紹,你們被廬山秀麗的風景吸引住了嗎?讓我們一起到廬山中去領略大自然的美景吧!
廬山紅色旅游心得篇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太乙村旅游。
去過廬山的人很多,但去過太乙村的人卻很少。其實太乙村實在是一個值得一去的地方。傳說當年有十八位粵籍將軍厭倦于塵世,決定退出江湖,隱居深山。經過一番策劃,他們在廬山的太乙峰下修建了十八棟別墅,這就是今天的太乙村。因為有了這樣有趣的故事,太乙村就格外令我向往。為了給湖北美術出版社寫一本《到廬山看老別墅》的書,今年春天,我專程跑了一趟太乙村。
太乙村在廬山山南太乙峰下。因地質的變化和溪水長年的切割,廬山山南山高谷深、層巒疊翠,到處可見兀立千仞的絕壁和飛流直下的瀑布,風景比之山北要漂亮得多。所以,廬山一直都有一個說法:廬山美景在山南。但風景如果只是自然風景,沒有人氣的注入,沒有這十八個將軍隱居的傳說,沒有充滿人性色彩的別墅建筑群組,沒有太乙村暗殺蔣介石的驚天秘聞,太乙村也就沒有多少的吸引力。正因為傳說的存在,建筑的存在,秘聞的存在,同時,又因為這所有的存在都置放在太乙峰下空寂清幽、禪意深濃的風景里,那么,太乙村留給我們的印象就全然不同于普通的風景了。
走進太乙村,沿著竹林一幢幢別墅看過,覺得太乙村真是一處修身養性的好地方。它避開了公路,躲開了人群,單獨成村落,獨自成風景。村中每一幢別墅都倚勢借景,或利用巖石,或背靠山崖,或瀕臨小溪,或深藏竹林。有一股山泉從山間宛轉流出,繞行于每一幢別墅,然后流走;起伏于樹間的石級小徑,有如串珠一樣,將十八幢別墅一線串連,很有“曲徑通幽”以及“小橋流水”的中國之風。
太乙村最居高臨下的一幢房子雅號叫“晚庵”。別墅的主人是原粵軍第八師師長曾晚歸。最初在廬山隱居的動議似乎就是他提出來的。曾經當過湖北省代主席的嚴重的別墅位于柳莊,因別墅門前有兩棵松樹緊緊地相依相伴,因此這幢別墅又叫同松別墅。嚴重在此隱居了十年,他是最像隱者的一個人。三柳巢別墅的主人是蔡廷鍇,這是一個我們熟悉的名字,它的門口有三棵漂亮的柳杉,別墅的名字也因此而來;吳氏院是曾經做過江防司令的吳奇偉的,站在院子里抬頭上望,太乙峰有如一個睡美人躺在天邊。松莊別墅是陳誠的,這幢別墅與蔣介石的桂莊別墅相比,就顯得沒什么看相了。老蔣的別墅房屋一側有汩汩泉水,因而又被叫作“月泉別墅”。這幢別墅前有宋美齡親植的桂花樹兩株,“桂莊”一名正是由此而來。1975年蔣介石在中國臺灣去世之時,桂樹突然死去一株,剩下的一株仍然花枝繁茂。太乙村最初的住戶倒是隱士,不過,大多的人隱了沒幾年,又都出山做官了。到后來,一些并非隱士的人也住進了村里。比方蔣介石,他住在太乙村當然不是為了隱居 整個別墅群坐北朝南,雖是山中,陽光卻是十分充足。明鏡似的鄱陽湖盡鋪眼前。站在每一家別墅的陽臺上,都可以看到廣闊的鄱陽湖面和層疊的山巒。村里有游泳池,有練武場。最有意思的是,為防不測,村頭村尾還修有碉堡,這碉堡一下子就把文人和武人的做派區別開來。文人沒有防范之心,他們是斷斷不會想到隱居生活還需要這些玩藝。1937年,日本人打過來了,多少防線都沒能擋住鬼子,太乙村的兩個碉堡自然也抵擋不住,自此太乙村人去樓空。
今天,將軍們的身姿早已不在,但太乙村卻依然保持著當年的格局。人們修復了一半以上的別墅,又新辟了登山公路,把這里變成了旅游度假村。旅游旺季時,紛至沓來的游客以他們特別的喧鬧,打碎太乙的寧靜,時尚的服飾和流行音樂,使隱居的氣息蕩然無存。只是在淡季,游人離去,太乙村立即就回復到它舊日的情調,清冷而幽靜。有幾縷炊煙,有幾句低吟。夜風起來時,村里飄著淡淡的幽香,歷史的余味便夾在這幽幽的香氣里,在山間飄浮。
廬山紅色旅游心得篇六
廬山,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這里曾經是中華民國夏都,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長約25公里,寬約10公里,綿延的90余座山峰,猶如九疊屏風,屏蔽著江西的北大門。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與雞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稱四大避暑勝地。
1)廬山氣溫比九江低4-5度之間,早晚氣溫比較涼請備好外衣;
4)用餐口味南北各地有別,如方便可帶些本地的小吃或開胃菜;
7)乘坐景交車應注意,每次下車時應物品隨身攜帶,如有遺失很難找回;
8)廬山交通部門為了確保安全,特別規定旅游車在22:00到早6點之間不允許上山,請組團社在安排行程時要注意!!!
9)在景點要注意一切消費和活動要遵紀守法小心上當,有什么不清楚的可咨詢導游或相關機構!!!
10)自助游的朋友可以在九江火車站公交專線到九江汽車站(公交1元),九江汽車站買票坐車(車票18元)直達廬山景區(牯嶺鎮)。
安全是享受快樂旅程的保證。出發廬山前最好購買旅游意外保險,如果發生意外能得到及時的救助。
廬山旅途中盡量少帶現金,不要將錢放在行李中,要貼身保管。最好到正規商店購物,買了東西要發票證明。
重要證件身份證、信用卡、機船車票要隨身攜帶、妥善保管。出發廬山前最好各復印一件放在手提包中,原件放在貼身的.內衣口袋中。遇到有人查證件時也不要輕易答應,應報告領隊處理。如領隊不在場,可要求對方出示身份證或工作證件,否則應予拒絕。若對方是警察,也應記下其證件號、胸牌號和車號。
在廬山旅游過程中,游客應當保存好一切可能用得著的證明材料,如旅游合同、旅游發票、景點門票、醫療單據等,不要僅憑口頭承諾。必要時,消費者可將與旅行社進行商談交涉的過程以錄音的形式記錄下來,以備用。遇到侵權更要及時向旅行社、消費者協會、旅游質量質監所等機構反映。
廬山紅色旅游心得篇七
廬山不僅有美麗的風景,還有很多歷史文化遺跡,蔣介石曾經居住的美廬別墅,周恩來紀念堂,廬山會議舊址,毛澤東舊居,每一處風景都令人流連忘返。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江西廬山旅游作文,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星期日上午,我們乘著路橋到九江的汽車,開了八個小時,我們到了九江,天色已經非常暗了,我們就在阿姨家住下了。
第二天早上,我們乘著小面包車上廬山,廬山真是名不虛傳,可卻讓我頭暈腦脹,車轉來轉去,俗話說得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好像轉了一百五十個圈。終于到了廬山,廬山上我第一眼看見得就是成千上萬的樹木,山上涼涼的。
廬山上最風光無限的就是三疊泉了。三疊泉是由三個瀑布組成的,三疊泉大得很,如果我們不乘纜車的話,要走三個小時的路程,如果我們乘纜車的話,還要走一千四百個臺階,終于來到了三疊泉,呀!來到這里,真的有三個瀑布,上面一個瀑布,聽導游說,三疊泉景區位于廬山東南,是國家江西廬山旅游作文aa景區,世界文化景觀、世界地質公園,聯合國優秀生態旅游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因其著名的“廬山第一奇觀……”三疊泉大瀑布而得名,素有“不去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景區山川人文薈萃,一步一景,舉目成趣,有總落差達215米,分三級跌下的三疊泉瀑布,它以其“飄者如雪,斷者如霧,遺漂流位于景區內李白慕名的屏風疊下,全程落差192米,一路飄過16淮、18灣、30潭、50條瀑布,蕩舟峽谷平湖中,遠眺五老峰秀美身姿,無比愜意,素有”江南山泉第一潭“美譽。
廬山上的三疊泉真厲害,1996年,廬山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時首度專家桑塞爾博士在欣賞三疊泉秀景色后,由中贊嘆”這是我所見到的世界上最美的景色之一。
到了三疊泉上,我覺得累了,但是我看到了這陡峭的山峰和那么壯觀的景色,我就覺得我一點也不累了。三疊泉真是太美了,我長大以后一定會再來的。
暑假里我去江西廬山游玩了三天。江蘇和江西雖然只有一個字不同,但是江西是發展很落后的一個省份,從江蘇南京坐汽車去江西九江需要6個多小時。
經過6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終于到了第一個景點“龍宮洞”,龍宮洞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洞穴,里面有許多的溶石,還有一條地下河道。龍宮洞里有三個洞穴,從第二個洞穴走出后會有一個籃球場,在這個籃球場里舉行許多場比賽,這個籃球場被評為世界之最。第三個洞穴是恐龍洞,里面有許多恐龍模型。參觀之后我們去玩漂流,導游說漂流運后會混身濕透,開始我不以為然,漂流很刺激,還有游客翻船了,干脆站在水里嬉戲,果然大家渾身濕透,真有趣!晚上我們住在廬山頂上的旅館里,我們坐觀光車上廬山,盤山公路彎來彎去,好險啊!
第二天,我們去參觀仙人洞,半路上我看到了廬山被云霧纏繞,從山頂向下俯視,只見懸崖峭壁,雜草叢生。我們終于到了目的地,只見上方的巖石上刻著“仙人洞”三個字。我們先通過一條過道,然后就能看到太上老君的銅像。看完仙洞,我們又去了三疊泉,由于三疊泉在半山腰,而我們在山頂,下山的路非常陡,好不容易才看到三疊泉。
第三天,我們去了鎖江樓和潯陽樓。我登上了鎖江樓的樓頂,看到了長江,江面上有許多貨船駛過。然后我們又去了白鹿洞書院,聽講解員說,這個書院就是以前的清華北大,院里有一個狀元橋,只有每年的高考狀元才能走上去,我還參觀了狀元榜,上面刻著所有高考狀元的名字。院子的角落里有一個白鹿園,園內有三只白鹿,我還摸了白鹿的頭呢!白鹿洞書院參觀后我們就坐車返回了。
廬山真美!云霧環繞著山腰;廬山真高,我好不容易才登了了廬山!這三天我玩得很累。但是我很開心!
哇!可以去廬山了!”我坐在車上興奮地大叫起來。
一路上,我們沿著蜿蜒盤旋的山路往山上開去。路邊豎立著許多關于廬山的詩句,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朱熹、朱元璋都留下了永流傳的詩句。林間堆滿了積雪,樹上掛滿了霧凇,好一個冰清玉潔的世界!我們把車停在了山路上,一個小池子全被厚厚的冰給封住了。
放眼望去,整個廬山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是冰雪女王來了嗎?人們常說廬山“春山如夢,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冬山如玉”剛好可以形容現在的場面——現在路上全是雪,我的腳踩在松松軟軟的雪地上,就好像踩在白云上。我和媽媽玩起了打雪仗,我先拿起一個大雪球扔向媽媽,媽媽被打得掩面而逃,趁我不注意,媽媽也向我拋來“雪彈”,我們跳著、笑著,好不快活!
“堆雪人了!”媽媽一聲叫喚,我跑了過去。我和媽媽一起運雪,一起堆雪人,我們用樹葉做眼睛,彎曲的樹枝做嘴巴,還給雪人戴帽子,系圍巾,一個漂亮的雪人終于誕生了!媽媽似乎也回到了童年,開心得手舞足蹈,我們一家是快樂的小神仙!
來廬山一定得去看瀑布,冬天的瀑布不像詩句中寫的那樣雄偉壯觀,但依然可以感受到瀑布的高度,“疑是銀河落九天”真不是吹的。
廬山不僅有美麗的風景,還有很多歷史文化遺跡。蔣介石曾經居住的美廬別墅,周恩來紀念堂,廬山會議舊址,毛澤東舊居。
廬山的風景太美了,我多么希望每個季節都能來領略廬山不同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