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在成長和進步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寶貴財富。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體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接納信任孩子心得體會篇一
暑假期間,拜讀了小巫老師的《接納孩子》,感受頗深。沒有什么華麗的辭藻,沒有什么深刻的大道理,這本書用最平實最樸素的話語道出了一個教育的真理——接納孩子。
只有被無條件的接納的孩子,才能接納自己。如果孩子能夠確認,無論他什么樣子,父母都一成不變的愛他接納他,那么他就確立了最牢固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正象我的一個學生,姑且叫他kk。kk學習很刻苦,很努力,一天24小時中除了睡覺和吃飯,其他的時間幾乎都用在學習上,做完了學校的作業再做自己買的練習題,做完了練習題再看書背誦。他不停的在學習但是成績怎么樣呢?他的成績很普通,普通的讓人完全想象不到他的刻苦程度。他的努力可以說是事倍功半的。后來經過我深入的了解得知,kk對自己完全沒有自信,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習的非常死板,還有點患得患失,因此學習效率很低。kk的癥結在于他并沒有被他的媽媽無條件接納。他的媽媽對他要求相當的嚴格,總是要求他考全校第一,如果考不到第一,就說明他不優秀,就不是好孩子。長期的高壓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因為他從來都考不了第一名,而他學習所花的時間又比第一名多的多,所以他越來越認定自己很笨,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也就越來越遠離第一名的位置。我能夠理解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但是第一名畢竟只有一個,不考第一名的孩子是大多數,為什么一定要逼著孩子考第一名呢。換個角度,如果kk的媽媽接納了kk不考第一名的現實,不過分要求kk和別人比,只和自己比,無條件的愛他鼓勵他,kk取得的每一次進步都能得到媽媽足夠的肯定,那么kk就會成長為一個很有自信心的孩子,他會接納自己,肯定自己,從而變得更加優秀。更何況,成績好只是優秀品質的一部分,而非全部。過分注重成績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不過現在想要改變kk的媽媽已經很困難。我只能幫助kk,開解kk,從內心接納他,告訴他,他沒有自己想的那么笨,只是沒有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我鼓勵他多參加活動,游戲,有時間看看電視,看看新聞,看看課外書,開闊自己的視野。不是認為只有看課本才是學習,在生活和游戲的方方面面都能學習。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學習的能力和方法。幫助kk的路才剛剛起步,以后還很漫長。
“暴力不等于權威”。暴力更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以暴制暴”,看似有力量,實質上卻激化問題雙方的矛盾,甚至挑起更惡劣的對抗情緒。在學校教育中我們更不能使用暴力。孩子也是有尊嚴的,他們也會用生命來捍衛他們的尊嚴。暴力會讓人暫時的屈從。身體上的傷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痊愈,然而心靈上的屈辱卻會伴隨其一生。如果我們用暴力解決問題,那么傳達給孩子的就是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意識,長期成長在這種環境下的孩子,他們長大后也只會使用暴力來解決問題。百年方能樹人,教育需要的是耐心和時間。教師的權威是用對孩子們無私的愛樹立的。回憶我們的小時候,讓我們最臣服的老師不是使用暴力的老師,反而是用人格魅力感染我們的老師。我的高中語文老師許老師,他的人格魅力和他的教育理念使我受益一生。他不僅給了我們無私的愛,接納我們的個性,包容我們的缺點,給了我們極大的自由學習的空間,他還鼓勵我們每一個人,鼓勵我們用自己的方式自由的表達。如果不是因為他,我們班同學不會對語文這么感興趣,如果不是因為他,我們就不會樹立起學習語文的自信,更不會在高考時的語文均分取得第一名。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接納孩子,和他們做朋友吧。
“言傳不如身教”。孩子身上的缺點往往是我們自身缺點的放大。無論是有意的模仿還是無意的秉承,孩子的成長環境是什么樣的,孩子就會變成什么樣的人。尤其是初中階段,正是青少年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就對學校環境的要求格外的高。育人是教師的職責,如果想讓我們的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就要求我們自己會生活,會學習,會做人。我們要改變自己的心態,用樂觀的精神,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感染學生,一起感受這世界的美好生活的美妙;我們要端正自己的行為,要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只有我們把優秀當成習慣,才能給學生做好的表率;我們要學會和學生平等的溝通,站在他的位置上為他考慮,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愛并認同我們是出于好意;先改變自己,把自己變優秀,在去感化周圍的學生。
。。。。。。
接納孩子,給孩子一個夢。
接納孩子,給孩子的夢插上翅膀。
接納孩子,撐起孩子放飛夢想的天空。
接納信任孩子心得體會篇二
在這個暑假里,我有幸讀到了小巫的【接納孩子】,流著汗,讀著書,能量劇增,實在令人心曠神怡,深入淺出的寫法,道出富有深刻哲理的教育方法。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來談談自己一點微薄的看法。
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千差萬別的環境影響和生活經驗,教師愛學生就要接納尊重關心每一個學生,不論有什么缺點都要用愛心陶冶他,用耐心轉變他,用正確的方法誘導他,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的呵護和關愛,力爭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提高。我們教育的目的,不只是教學生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推動學生的人格成長,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假如我們善于接納每一個學生,那么每個學生都會心理健康,于是他們就都會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違法亂紀的人就會越來越少了。
我想,越善于接納學生的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就越高,一個善于接納學生的老師,會營造和諧健康的班風,接納有益于培養孩子們的優良品德和行為。不接納學生,寸步難行,接納學生,萬事亨通。我要把它作為我的座右銘,時刻提醒和對照自己的工作。相信我學會了接納學生,我的教學工作一定要更出色。
接納信任孩子心得體會篇三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是他們最重要的依靠和支持。然而,即便如此,很多父母仍然會面臨一個共同的難題——如何接納孩子,尊重他們的個性以及幫助他們成為獨立自信的個體。本文將從幾個方面分享我對于接納孩子的心得和體會,以幫助更多的父母能夠更好地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第二段:傾聽與尊重
傾聽和尊重是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基石。盡管作為大人,我們經常會認為自己知道孩子的需求,但事實上,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與其僅靠自己的推測與假設,不如真心傾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表達想法時,要用心地傾聽,表達支持和理解。在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時,我們也需要學會通過尊重對每個孩子的愛好和特長,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納和尊重的。
第三段:寬容與理解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會犯錯,犯錯誤是人們成長和學習的自然過程。作為父母,我們要學會寬容和理解孩子的過失,并給予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與其責備和指責,不如與孩子一起弄清楚錯誤的原因,并幫助他們找到解決辦法。通過與孩子的溝通,讓他們認識到錯誤隨時可以改正,只要他們認識到過錯并愿意改變,我們就應該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和鼓勵。
第四段:建立親密關系
建立親密關系是有效接納孩子的關鍵因素之一。通過分享親子時間,我們可以與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在孩子的內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回憶。我們可以與孩子一起做輕松愉快的活動,如共同做家務、閱讀和戶外運動等。同時,我們還需要學會與孩子分享內心,與他們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經歷。這樣的親密交流可以增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讓孩子感受到真摯的愛與關注,在此基礎上,他們更容易接受并理解我們的教導和引導。
第五段:培養孩子的自信
在接納孩子時,我們還需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作為父母,我們要給予孩子充分的認可和肯定。當孩子做的好時,發現他們的優點和長處,并給予及時的贊賞。這不僅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還能夠激勵他們在困難面前勇往直前。此外,我們還需要教導孩子如何正確地面對挫折和失敗,鼓勵他們從中學習并成長。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使他們在社交、學習和未來的人生中更加勇敢自信。
結尾:
在父母孩子的道路上,接納是一種珍貴的品質。通過傾聽與尊重、寬容與理解、建立親密關系和培養孩子的自信等方面的努力,我們可以建立起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讓孩子在成長中感受到無條件的愛和支持。接納是一個長期而持續的過程,期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夠發掘到自己與孩子相處的獨特方式,并從中獲得成長和滿足。
接納信任孩子心得體會篇四
《接納孩子》這本書是2016年我的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買的,那時候,兒子開始說“不”,一時不知所措,心想我的孩子脾氣怎么這么差,于是買了這本書,只是翻了一下,沒有很認真的去讀,當時覺得無法做到完全接納孩子,帶著質疑去讀的。
相隔兩年后,兒子已經四歲,更加的叛逆,他與家里每個大人對抗、吵架甚至是動手,我又重新拿起這本書,這一次讀,感覺完全不一樣,可能是這兩年接觸了點心理學,也可能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了新的經驗和體會,這一次讀是真正的入心了,帶著“對對對,就是這樣”的認同心理去讀的。
這本書,提倡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行為,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真正心理需求,無條件的接納孩子,無條件的愛孩子。
育兒也是育己。書中每一部分,幾乎都提到父母的狀態、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而我在過去四年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深深地感受到這點:如自己童年時期的心理創傷被察覺;發現自身發展的局限性;督促孩子行為習慣的過程中,首先要以身作則等等。
因為兒子一直都有分離焦慮癥,所以我總是很擔心他是否會安全感不足,當看到“安全依戀的孩子在父母離開時會表現出焦慮,但不是生離死別那種絕望式的哭鬧,他們會逐漸平息;在父母返回時他們會很樂意看到父母,跟父母親熱一番之后再松手去做自己的事情?!边@一句時,原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依戀母親是正常的表現,才放下心來。我想我可以放下“是否安全感不足”這個焦慮,全身心高質量的去陪伴孩子,對于建立他的安全感都是有積極的作用。
我們習慣了看到孩子哭,就受不了,立馬想辦法去制止他,否則就會覺得作為父母的失敗。
兒子最近特別熱衷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把所有的衣服穿好,會很有成就感。
一天,他又要自己穿衣服,我在旁邊看著,他生怕我伸手幫忙,強調“媽媽,我自己穿,你不要幫忙,你只幫我把保暖衣肩膀上的扣子扣上?!彼┑暮苈冶容^擔心這個速度到幼兒園會遲到,他可能感受到我的著急,很警惕的一再強調不需要幫忙。我在給他扣那兩個扣子的時候,不自覺得把卷到腰未拉下來的衣服往下拉了下,他暴跳如雷,用手就打我:“說了,不要你幫忙!”我感受到作為一個家長的權威受到挑釁,也非常生氣,一把把他推開推倒了。他更是怒火中燒,說:“你干嗎推我!”一場戰爭就這樣開始了,你打我一下,我推下你一下。當時有強烈的挫敗感!
如果我當時能理解孩子生氣的那個點,及時表達我的歉意:“剛才你已經提醒我不要媽媽幫忙,可是媽媽還是伸手幫你拉你的衣服了,你很生氣,對吧?媽媽非常抱歉,對不起?!苯蛹{孩子“生氣”這個負面情緒,這場兩個“孩子”似的沖突,就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意識到這一點,也不需要內疚、自責,因為至少我察覺到了,帶著察覺去探索親子關系,也是一種進步。
昨天,按照約定好的,一天只看一集動畫片《忍者神龜》,而且上午已經看過,到了晚上,他又要看,我平靜的告訴他:“早上約定好了,上午已經看過忍者神龜,下午和晚上就不能看了?!?/p>
他就哭了:“我就要看?!彼约撼兄Z的話完全忘了。
我說,“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特別想看,但是你自己說過的話要做到哦?!?/p>
“哇”的一聲,哭聲更大。
“媽媽愛你,可是我們要信守承諾哦?!?/p>
“你愛我,就要給我看。”哭聲小了些。
“看多了,眼睛會看壞的?!?/p>
“你不給我看,我就把你的東西全部拿走?!彼V沽丝奁?,拿起一袋我的東西。這時他已經從難過變成生氣。并且自己將不能看動畫片的注意力轉移到要占有我的東西,想引起我的生氣,而來證明自己的力量。
……
從頭到尾我都很平靜,未被他情緒所帶走,幾分鐘后,他放下我的東西,去看繪本,很快就自己轉移了注意力。
我如果也帶著情緒去處理,那他就將本來應該運用到自己身上的能量,轉而應用到對付我的情緒上來,只會讓矛盾升級。
這也是我實踐“溫柔而堅定”的執行規則的一個嘗試,效果果然比威脅、厲聲斥責要好很多。
兒子最近特別喜歡和小朋友開發新的游戲,這些游戲規則他們自己定,規則制定來源于他們以往玩過的游戲、看過的動畫片加上自己想象力。每想出一種新玩法,都讓他興奮不已。
這本書,給我啟發很多,感受也很多,希望自己能真正的做到接納孩子,無條件的愛他,不做孩子自我發展中的“絆腳石”。
接納信任孩子心得體會篇五
在現代社會中,很多父母對于孩子的成長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期望和要求。然而,要實現一個家庭的和諧與幸福,父母們需要學會接納自己的孩子。接納孩子不僅是對他們的尊重和關懷,更是一種教養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向。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在接納孩子方面的體驗和感悟。
第二段:接納孩子的意義
接納孩子是讓他們感受到被愛和被接納的重要途徑。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點。如果父母們能夠接納和尊重孩子的個性與差異,他們會感到更加自信和開心。此外,接納孩子還有助于增進親子關系的和諧。如果父母們能夠理解并接納孩子的需求和情感,他們會建立起更加緊密的關系,孩子也會更樂意與父母交流,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情感。
第三段:明白孩子需要被接納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逐漸認識到孩子們需要被接納的重要性。以前,我會根據自己的期望和標準對孩子們進行要求。然而,我發現這種做法并不能讓孩子們快樂和進步。相反,他們變得壓抑和失去動力。于是,我開始進行反思,并努力改變我的態度。我開始主動傾聽孩子們的想法和感受,并尊重他們的個性和選擇。這種改變不僅讓孩子們變得開朗和自信,也使我們家庭的氛圍更加融洽和愉快。
第四段:如何接納孩子
要想接納孩子,首先要學會傾聽。我們需要主動傾聽孩子們的話語和心聲,并給予他們適當的回應。其次,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意見。當孩子提出自己的觀點時,我們應該給予認真的回應,不要妄加評判或期望他們按照我們的意愿行事。最后,我們要給予孩子們充分的空間和自由。盡管作為父母,我們可能會擔心孩子的安全,但我們也應該相信他們有能力處理自己的問題,并從中成長。
第五段:接納孩子的影響和收獲
通過接納孩子,我發現我們的家庭關系變得更加緊密和和諧。孩子們開始更加信任和尊重我們,我們也更樂意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經驗。此外,孩子們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他們變得更加勇敢和積極。他們學會了自己思考,做出決策,發展出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作為父母,看到孩子們的成長和進步,這是最大的收獲。
總結:
接納孩子的過程需要父母們的耐心和努力,但它是非常值得的。接納孩子不僅使他們感到被愛和被尊重,更是有助于建立健康和諧的親子關系。通過傾聽、尊重和給予空間,我們能夠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和獨立思考能力。在接納孩子的道路上,我們同時也收獲了家庭的和諧與幸福。